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网络个人数据私法保护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1-05 11:14
  网络个人数据是用户在互联网活动中直接生成的以数据形式存储的个人信息,是大数据产业发展的重要资源支撑。随着互联网技术的进步,数据产业发展与个人数据安全的矛盾日渐突出。在公法保护为主的背景下,网络个人数据的私法保护相对滞后。网络个人数据的私法保护面临保护边界不确定、法律定性不统一等问题,阻碍着保护路径的明确及后续制度的构建。通过对网络个人数据的多维解析可以发现网络个人数据既具有人身权和财产权的私权属性,又具有信息传播与社会识别的公共属性,既与隐私权等人格权利相互交织,又蕴含着潜在的财产价值,既承载着数据来源人个体的利益,又扮演着大数据产业基础资源的角色。对网络个人数据的私法规制重在寻求私权保护与公共开发的平衡点,在数据来源人与数据产业者之间的博弈中开辟一条共赢之路。现有的三种主要保护模式都无法满足互联网时代对网络个人数据保护的要求。人格权保护模式对数据交易造成了阻碍,财产权保护模式的低效性较难克服,而知识产权保护模式又缺乏正当性。理想的保护模式不应罔顾知识产权保护智力成果的原则将其盲目纳入知识产权保护范畴,不宜牺牲数据产业的发展效率过于超前地采用尚不成熟的财产权保护模式,而应该兼顾人身与财...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8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网络个人数据的保护现状述评
    第一节 网络个人数据的侵权概况
    第二节 网络个人数据的保护进展
        一、公法保护为主
        二、私法保护不足
第二章 网络个人数据的多维解析
    第一节 网络个人数据的概念
        一、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与数据
        二、网络个人数据的定义
        三、网络个人数据的“可识别性”
    第二节 网络个人数据的属性
        一、网络个人数据的性质之争
        二、网络个人数据的私权属性
        三、网络个人数据的公共属性
    第三节 网络个人数据的分类
        一、传统“领域区分”理论概说
        二、传统“领域区分”理论的弊端
        三、对传统“领域区分”理论的调整
第三章 网络个人数据私法保护模式探讨
    第一节 多元保护模式陈述
        一、人格权保护模式
        二、财产权保护模式
        三、知识产权保护模式
    第二节 多元保护模式评析
        一、人格权保护模式的交易阻碍
        二、财产权保护模式的低效性缺陷
        三、知识产权保护模式正当性的缺乏
        四、理想保护模式的条件限定
第四章 有限人格权保护路径的选择
    第一节 网络个人数据之上的权利保护位阶
        一、人格利益优先
        二、兼顾财产价值的实现
    第二节 人格权的弱化
        一、积极人格权与消极人格权
        二、财产价值实现对人格权的弱化
        三、网络个人数据有限人格权的初步构造
    第三节 财产价值的实现
        一、搁置权属争议
        二、非排他制度的设计
第五章 有限人格权路径下的制度构建
    第一节 数据来源人的权益
        一、知情同意权
        二、查询、更正、删除权
        三、损害求偿权
    第二节 数据产业者的义务与权利
        一、数据产业者的义务
        二、数据产业者的权利
    第三节 网络个人数据保护的制度设想
        一、《网络数据法》单独立法
        二、《网络数据法》总体立法思路及框架
        三、《网络数据法》之个人数据部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数据利用的根本矛盾何以消除——基于隐私、信息与数据的法理厘清[J]. 彭诚信.  探索与争鸣. 2020(02)
[2]论个人信息保护中的人格保护与经济激励机制[J]. 蔡培如,王锡锌.  比较法研究. 2020(01)
[3]论网络隐私政策的效力——以个人信息保护为中心[J]. 王叶刚.  比较法研究. 2020(01)
[4]个人信息保护与网络服务提供者信息披露制度的完善[J]. 陈炫伯.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1)
[5]个人信息的双重属性与行为主义规制[J]. 丁晓东.  法学家. 2020(01)
[6]论数字贸易背景下的个人隐私权保护[J]. 戴龙.  当代法学. 2020(01)
[7]数据确权的困境及破解之道[J]. 韩旭至.  东方法学. 2020(01)
[8]个人数据公共财产保护模式的证成[J]. 姜晓婧.  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9(05)
[9]在分享和控制之间 数据保护的私法局限和公共秩序构建[J]. 梅夏英.  中外法学. 2019 (04)
[10]民法典编纂视野下的个人信息保护[J]. 程啸.  中国法学. 2019(04)

博士论文
[1]个人数据权:社会利益视域下的法律保护模式[D]. 王秀秀.华东政法大学 2016



本文编号:2958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2958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aab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