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24 04:58
信息时代,迅猛发展的信息技术融入社会生活各方面,对社会活动产生深远影响,信息技术的掌握和应用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信息技术课程是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培养信息素养的主要形式和载体。新时代人才培养需求背景下,更新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推进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变革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发展,是信息时代背景下课程改革要求。长期以来,信息技术课程的课堂教学形式主要是“教师先教,学生后练”,以教师为主的“教中心课堂”不利于学生发展。学本课堂是信息时代与素质教育下的教育理念,基于学本教育理念的学本课堂是“以学习者学习为本”的课堂、以学习为本的“学中心课堂”。本研究进行了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本研究中教学实践主要特点是学生是课堂主体,学生在导学支持资源支持和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完成学习任务,进而培养学习能力、提升学习成绩、发展核心素养。实践前:本研究对已有学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案例成果进行分析,对教师进行访谈,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学习者特征和学习现状为客观依据,立足教学实际,参考已有研究得出的成果,规避已有研究中的不足,设计出了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学本课堂研究现状
二、学本课堂研究综述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本教育
二、学本课堂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
二、活动理论
三、素质教育
第三章 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节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环境分析
四、教学目标分析
五、教学资源分析
六、教学策略分析
七、教学评价分析
第二节 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一、已有学本课堂研究得出的应注意问题及启示
二、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框架
三、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四、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第三节 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分类及课型分类
二、知识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三、技能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四、能力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第四章 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
第一节 实践内容
第二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变量
四、实验假设
第三节 实验实施
一、实验流程
二、实验实施
第五章 基于学本课堂的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第一节 成绩分析
一、知识型初中信息技术课成绩分析
二、技能型初中信息技术课成绩分析
三、能力型初中信息技术课成绩分析
四、期末考成绩分析
第二节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一、知识型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观察分析
二、技能型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观察分析
三、能力型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观察分析
第三节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一、知识型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后测问卷结果分析
二、技能型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后测问卷结果分析
三、能力型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后测问卷结果分析
第四节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学本式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本式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知识水平发展的影响
三、学本式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
四、学本式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学习兴趣的影响
五、学本式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六、学生对学本式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前测问卷
附录B 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后测问卷
附录C 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实践前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D 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实践后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E 学本式信息技术课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F 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后测阶段性内容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教学转型为中心全面深化课程改革——重庆市沙坪坝区推进“学本式卓越课堂”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龚雄飞. 今日教育. 2016(02)
[2]学本课堂:概念、理念、内涵和特征[J]. 韩立福. 教育研究. 2015(10)
[3]学本课堂推动深度课改[J]. 田慧生. 人民教育. 2014(16)
[4]“学本教育”内涵探析[J]. 陈庆. 基础教育研究. 2014(15)
[5]教育新视野:学本教育[J]. 韩立福. 人民教育. 2014(09)
[6]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J]. 钟启泉. 教育研究. 2005(05)
[7]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 马兰.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4)
[8]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J]. 管理信息系统. 2001(02)
[9]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9(21)
[10]试论教学策略的基本涵义及其制定的依据[J]. 张大均,余林. 课程.教材.教法. 1996(09)
硕士论文
[1]初中历史学本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D]. 李春梅.四川师范大学 2018
[2]小学高段学本式“卓越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D]. 何文豪.重庆师范大学 2018
[3]小学信息技术“学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陈蓄.上海师范大学 2018
[4]学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汪琦.云南师范大学 2017
[5]学本式教学改革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 郑巧弘.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6]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D]. 曹权.华中师范大学 2016
[7]通过导学单培养农村小学生英语语音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 李加.华中师范大学 2016
[8]不同实践安排对操作技能学习的影响[D]. 印钟佳.上海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48823
【文章来源】:云南师范大学云南省
【文章页数】:130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选题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缘由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三、技术路线
第四节 研究综述
一、学本课堂研究现状
二、学本课堂研究综述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一、学本教育
二、学本课堂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
二、活动理论
三、素质教育
第三章 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
第一节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分析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学习者特征分析
三、教学环境分析
四、教学目标分析
五、教学资源分析
六、教学策略分析
七、教学评价分析
第二节 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一、已有学本课堂研究得出的应注意问题及启示
二、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框架
三、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原则
四、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
第三节 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案例
一、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分类及课型分类
二、知识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三、技能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四、能力型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设计
第四章 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实践
第一节 实践内容
第二节 实验设计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对象
三、实验变量
四、实验假设
第三节 实验实施
一、实验流程
二、实验实施
第五章 基于学本课堂的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第一节 成绩分析
一、知识型初中信息技术课成绩分析
二、技能型初中信息技术课成绩分析
三、能力型初中信息技术课成绩分析
四、期末考成绩分析
第二节 课堂观察结果分析
一、知识型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观察分析
二、技能型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观察分析
三、能力型初中信息技术课课堂观察分析
第三节 学生问卷结果分析
一、知识型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后测问卷结果分析
二、技能型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后测问卷结果分析
三、能力型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后测问卷结果分析
第四节 学生访谈结果分析
一、学生对学本式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认识和理解
二、学本式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知识水平发展的影响
三、学本式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学习能力发展的影响
四、学本式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学习兴趣的影响
五、学本式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对学习态度的影响
六、学生对学本式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建议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一、研究不足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前测问卷
附录B 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后测问卷
附录C 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实践前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D 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实践后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E 学本式信息技术课课堂观察量表
附录F 学本式信息技术课后测阶段性内容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以教学转型为中心全面深化课程改革——重庆市沙坪坝区推进“学本式卓越课堂”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龚雄飞. 今日教育. 2016(02)
[2]学本课堂:概念、理念、内涵和特征[J]. 韩立福. 教育研究. 2015(10)
[3]学本课堂推动深度课改[J]. 田慧生. 人民教育. 2014(16)
[4]“学本教育”内涵探析[J]. 陈庆. 基础教育研究. 2014(15)
[5]教育新视野:学本教育[J]. 韩立福. 人民教育. 2014(09)
[6]教学活动理论的考察[J]. 钟启泉. 教育研究. 2005(05)
[7]合作学习的价值内涵[J]. 马兰. 课程.教材.教法. 2004(04)
[8]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J]. 管理信息系统. 2001(02)
[9]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1999(21)
[10]试论教学策略的基本涵义及其制定的依据[J]. 张大均,余林. 课程.教材.教法. 1996(09)
硕士论文
[1]初中历史学本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D]. 李春梅.四川师范大学 2018
[2]小学高段学本式“卓越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D]. 何文豪.重庆师范大学 2018
[3]小学信息技术“学本课堂”的教学设计与实践研究[D]. 陈蓄.上海师范大学 2018
[4]学本教育理念下的初中地理课堂教学设计研究[D]. 汪琦.云南师范大学 2017
[5]学本式教学改革下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研究[D]. 郑巧弘.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7
[6]基于学本课堂的初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D]. 曹权.华中师范大学 2016
[7]通过导学单培养农村小学生英语语音自主学习能力的研究[D]. 李加.华中师范大学 2016
[8]不同实践安排对操作技能学习的影响[D]. 印钟佳.上海师范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04882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0488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