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对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发布时间:2021-05-14 02:45
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是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主体的科学论述,是马克思对社会发展主体问题进行的充分思索和探究,对于各个不同社会形态的发展有着指导作用。自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基础之上,将其进行了发展,提出了适应新时代条件下的主体思想。本文从多视角探索习近平对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以及在发展的过程中给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启示,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与人民关系之间可以做一个全面的阐释和探讨。研究习近平关于社会发展主体地位的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更加清楚地熟知“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加深我们对习近平关于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认识,对于推进新时代社会的建设、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中国人民在我们党的领导下不断奋进、凯歌前行,实现中华民族蓬勃发展的质的飞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本文内容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从选题目的、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以及选题研究的创新之处来阐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的是关于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基本分析,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特点以及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集体的主体思想。第三部分,主要论述...
【文章来源】: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基本分析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主体及特点
(二)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局限性
(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特点
(一)科学性
(二)系统性
(三)时代性
三、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人民主体思想
(一)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思想
(二)邓小平的人民主体思想
(三)江泽民的人民主体思想
(四)胡锦涛的人民主体思想
第二章 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坚持站在人民的根本立场上
(二)坚持一切工作为了人民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二、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依靠人民群众
(三)努力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三、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一)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二)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
(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第三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继承
一、继承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发挥人民群众的决定力量
(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继承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价值导向
(一)追求人的本质发展
(二)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
(三)努力奋斗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三、继承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科学理念
(一)坚持唯物史观的观点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三)坚持矛盾分析法
第四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发展
一、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二)坚定人民的立场和观点
(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利益
(一)把群众工作摆在首位
(二)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三)维护人民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主体利益
三、必须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一)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实现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三)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J]. 刘彤,张等文.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12)
[2]略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代意义[J]. 习近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1(09)
硕士论文
[1]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 曹震.中国矿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85118
【文章来源】:中共湖北省委党校湖北省
【文章页数】:47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与选题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一)研究创新点
(二)研究难点
第一章 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基本分析
一、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马克思的社会发展主体及特点
(二)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三)主体在社会发展中的局限性
(四)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
二、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特点
(一)科学性
(二)系统性
(三)时代性
三、中国共产党历届领导人的人民主体思想
(一)毛泽东的人民主体思想
(二)邓小平的人民主体思想
(三)江泽民的人民主体思想
(四)胡锦涛的人民主体思想
第二章 习近平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
一、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一)坚持站在人民的根本立场上
(二)坚持一切工作为了人民
(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二、始终坚持“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共产党的奋斗目标”
(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二)发展依靠人民群众
(三)努力把握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
三、始终坚持人民利益至上
(一)扎实做好脱贫攻坚工作
(二)贯彻落实共享发展理念
(三)逐步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第三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继承
一、继承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基本观点
(一)注重以人为本的思想
(二)发挥人民群众的决定力量
(三)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二、继承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价值导向
(一)追求人的本质发展
(二)实现社会的整体进步
(三)努力奋斗实现共产主义社会
三、继承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科学理念
(一)坚持唯物史观的观点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三)坚持矛盾分析法
第四章 习近平对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的发展
一、突出人民的主体地位
(一)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主体地位
(二)坚定人民的立场和观点
(三)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二、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主体利益
(一)把群众工作摆在首位
(二)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三)维护人民在社会生活各方面的主体利益
三、必须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一)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二)实现共建共享发展成果
(三)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及参与课题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中国共产党民本思想对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与超越[J]. 刘彤,张等文.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12)
[2]略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时代意义[J]. 习近平.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1(09)
硕士论文
[1]马克思社会发展主体理论及当代价值研究[D]. 曹震.中国矿业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18511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1851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