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解释规则的适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07:34
近代以来,肇始于德国耶林倡导的目的法学,目的解释乃法学方法论注重的根本领域。自改革开放以来,法学方法论研究逐渐为我国学界所重视,对于目的解释的研究也颇有成效。迄今为止,我国学者主要存在三种不同立场的目的解释学说,主观目的说、客观目的说以及折中说。其中,主观目的说以蒋惠岭教授、李国如教授为代表,客观目的说以陈兴良教授、梁慧星教授、黄茂荣教授为代表;而折中说则以张志铭教授和陈金钊教授为代表。然而,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我国目的解释研究整体水平仍然不高,存在诸多提升的空间。在理论上,对法律解释中的目的解释研究仍然欠缺统一的理论基础,疑难案例缺乏应有的理论解释力。而在实践方面,法官在裁判案件的过程中也产生了过多的歧义,目的解释分类不清,适用标准不明等,导致目的解释方法适用上的混乱。故,廓清目的解释的基本原理,探析我国目的解释适用问题,且对规范我国目的解释的适用提出具体对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问题导向为路径,综合采用规范分析法、案例分析法以及实证研究法,按照“提出问题-理论分析-对策研究”的思路推进目的解释规则的研究。本文的研究主要通过界定目的解释规则的分类标准与适用标准、目的...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目的解释规则概述
(一)目的解释的概念
(二)目的解释的特征
(三)目的解释的功能
(四)目的解释统一规则的必要性
二、目的解释规则的理论基础
(一)目的解释规则与其他解释规则
1.目的解释规则与文义解释规则
2.目的解释规则和体系解释规则
(二)目的解释规则的一般理论
1.主观目的解释论
2.客观目的解释论
3.融洽主观目的解释与客观目的解释
三、我国目的解释规则的适用现状及其问题
(一)我国目的解释规则的适用现状
(二)解释规则间分类标准问题
1.解释规则间分类不清晰
2.现存的不同解释规则分类准则
(三)目的解释规则运用标准问题
1.不同解释方法的位阶
2.解释方法间的冲突
(四)目的解释规则立法理念不足
四、完善我国目的解释规则适用的法律对策
(一)规范解释规则,明确分类标准
1.规范解释规则适用位阶
2.确定统一分类标准
(二)明确目的解释规则运用条件
1.目的解释规则运用标准
2.规范目的解释规则的适用
(三)目的解释规则的立法构建
1.明确目的解释规则立法理念
2.加大目的解释规则的立法投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法律解释规则[J]. 杨铜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2]法律解释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及其完善[J]. 孙光宁. 中国法学. 2018(01)
[3]刑事裁判文书中目的解释的实践运用[J]. 石聚航. 法学家. 2017(05)
[4]法律解释的方法性原则——对四种法律解释方法性原则之方法属性的辩驳与重构[J]. 魏治勋. 人大法律评论. 2016(03)
[5]法官职业的道德义务和美德[J]. 王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4)
[6]案例指导:法律解释方法法典化的制度探索[J]. 孙光宁. 学术交流. 2016(06)
[7]论我国的法律解释立法——基于形式和内容的探讨[J]. 魏胜强. 学术交流. 2016(06)
[8]法律解释方法的融贯运作及其规则——以最高院“指导案例32号”为切入点[J]. 宋保振.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3)
[9]疑难裁判中目的解释的效力扩展与规则约制——以“指导案例32号”为切入点[J]. 宋保振.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6(01)
[10]中国法学研究格局的流变[J]. 苏力. 法商研究. 2014(05)
博士论文
[1]法律解释规则分类研究[D]. 李亚东.山东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立法目的在司法中的适用[D]. 谢淑芳.苏州大学 2012
[2]目的解释方法及其适用研究[D]. 王大伟.中国政法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91368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目的解释规则概述
(一)目的解释的概念
(二)目的解释的特征
(三)目的解释的功能
(四)目的解释统一规则的必要性
二、目的解释规则的理论基础
(一)目的解释规则与其他解释规则
1.目的解释规则与文义解释规则
2.目的解释规则和体系解释规则
(二)目的解释规则的一般理论
1.主观目的解释论
2.客观目的解释论
3.融洽主观目的解释与客观目的解释
三、我国目的解释规则的适用现状及其问题
(一)我国目的解释规则的适用现状
(二)解释规则间分类标准问题
1.解释规则间分类不清晰
2.现存的不同解释规则分类准则
(三)目的解释规则运用标准问题
1.不同解释方法的位阶
2.解释方法间的冲突
(四)目的解释规则立法理念不足
四、完善我国目的解释规则适用的法律对策
(一)规范解释规则,明确分类标准
1.规范解释规则适用位阶
2.确定统一分类标准
(二)明确目的解释规则运用条件
1.目的解释规则运用标准
2.规范目的解释规则的适用
(三)目的解释规则的立法构建
1.明确目的解释规则立法理念
2.加大目的解释规则的立法投入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法律解释规则[J]. 杨铜铜.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2]法律解释方法在指导性案例中的运用及其完善[J]. 孙光宁. 中国法学. 2018(01)
[3]刑事裁判文书中目的解释的实践运用[J]. 石聚航. 法学家. 2017(05)
[4]法律解释的方法性原则——对四种法律解释方法性原则之方法属性的辩驳与重构[J]. 魏治勋. 人大法律评论. 2016(03)
[5]法官职业的道德义务和美德[J]. 王申.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4)
[6]案例指导:法律解释方法法典化的制度探索[J]. 孙光宁. 学术交流. 2016(06)
[7]论我国的法律解释立法——基于形式和内容的探讨[J]. 魏胜强. 学术交流. 2016(06)
[8]法律解释方法的融贯运作及其规则——以最高院“指导案例32号”为切入点[J]. 宋保振.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6(03)
[9]疑难裁判中目的解释的效力扩展与规则约制——以“指导案例32号”为切入点[J]. 宋保振.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6(01)
[10]中国法学研究格局的流变[J]. 苏力. 法商研究. 2014(05)
博士论文
[1]法律解释规则分类研究[D]. 李亚东.山东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立法目的在司法中的适用[D]. 谢淑芳.苏州大学 2012
[2]目的解释方法及其适用研究[D]. 王大伟.中国政法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19136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191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