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假买假”行为司法适用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17 20:52
随着现代商品经济不断壮大,消费问题更加突出和尖锐,为了保护消费者权益,维护健康的经济秩序,国家对消费关系采取了愈来愈直接的干预措施。在我国,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食品安全法》等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法规对侵犯消费者权益的行为都规定了严苛的法律责任,惩罚性赔偿制度便是其中之一。该制度不仅能够对经营者的“不诚信”经营起到威慑作用,还能对消费者主动维权起到激励作用,同时也是“知假买假”者始终活跃在“维权”一线的主要原因之一。“知假买假”类案件的大量涌入,给理论研究和司法实践带来了严峻的考验,各学者在与“知假买假”相关的问题上存在极大的争议,各法院在此类案件的审判上也仿佛失了阵脚,法院裁判相当混乱。尽管如此,相关法律和司法解释仍未对与“知假买假”相关的争议性问题作出清晰的规定。本文先将从司法实践中抽取的一千份裁判文书进行梳理归纳,了解“知假买假”行为的司法现状,从而对“知假买假”行为的争议性问题进行归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造成这些争议的原因,最后从理论、立法、司法解释等方面入手,对如何解决“知假买假”行为司法适用问题提出一些建议。总之,本论文共分为三大部分,具体内容如下。首先,以归纳整理的...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定量分析法
3、交叉研究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知假买假”诉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知假买假”案例的检索
(二)“知假买假”案件中法院的态度
1、法院支持的理由
2、法院反对的理由
(三)“知假买假”案件中的司法问题
1、如何准确辨析“知假买假”者身份的问题
2、《消法》上的“欺诈”与民事法律中的“欺诈”如何区分的问题
3、“知假买假”者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冲突问题
4、“知假买假”案件的大量涌入引发的滥诉问题
三、“知假买假”司法问题成因分析
(一)理论方面的问题
1、法教义学的思想束缚问题
2、“知假买假”之恶与“制假售假”之恶如何取舍的问题
(二)立法方面的问题
1、“知假买假”现象存在争议缘于消费者概念模糊
2、诉权滥用缺乏法律上的有效规制
(三)司法解释方面的问题
1、关于食品药品领域的“知假买假”受保护的范围界定问题
2、非食药领域中“欺诈”行为概念的同一性之争
四、“知假买假”司法适用问题的完善对策
(一)强化相关理论融合研究
1、强化法律与经济学的融合研究
2、强化法律与社会学的融合研究
(二)明晰相关立法内容
1、进一步明晰“消费者”的含义
2、进一步明晰“欺诈”的认定标准
3、加强对诉权滥用的规制
(三)明确相关司法解释
1、明确食品药品领域受保护的“知假买假”的边界与标准
2、明确对非食药领域中“欺诈”的态度
(四)加强案例指导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假买假”:基于功能主义的评价标准构建与实践应用[J]. 葛江虬. 法学家. 2020(01)
[2]禁止抑或限制?——知假买假行为规制研究[J]. 应飞虎. 法学评论. 2019(04)
[3]民法适用中的价值判断[J]. 姚辉.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3)
[4]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制度困境与出路[J]. 孙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5]职业打假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思考[J]. 高云涛.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8(04)
[6]职业打假人起诉资格的规制逻辑[J]. 王承堂. 法学. 2018(11)
[7]“以小博大型”消费索赔模式之辨——兼论消费诉讼领域的司法裁判方法[J]. 曹明哲.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7(14)
[8]加强职业打假立法与规范 促消费维权健康开展[J]. 刘中哲. 领导科学论坛. 2017(07)
[9]论职业打假人的立法规制问题[J]. 彭炜玉. 知与行. 2017(05)
[10]法律的形式与功能 以“知假买假”案为分析范例[J]. 熊丙万. 中外法学. 2017(02)
硕士论文
[1]市场监管部门应对职业打假问题的对策研究[D]. 陈嵩霖.华南理工大学 2019
[2]多源流理论视角下职业打假政策演变研究[D]. 冯靖婷.郑州大学 2019
[3]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职业打假行为的应对研究[D]. 袁燕儿.华南理工大学 2018
[4]职业打假人消费者身份司法认定的实证研究[D]. 王豪.西南政法大学 2018
[5]“知假买假”法律问题分析[D]. 宋倩倩.黑龙江大学 2017
[6]知假买假的成因、法律限度及治理对策[D]. 蔡莹.厦门大学 2017
[7]论职业打假人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中的地位[D]. 殷蔚.扬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92433
【文章来源】:江西财经大学江西省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定量分析法
3、交叉研究法
(四)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创新点
2、不足之处
二、“知假买假”诉讼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知假买假”案例的检索
(二)“知假买假”案件中法院的态度
1、法院支持的理由
2、法院反对的理由
(三)“知假买假”案件中的司法问题
1、如何准确辨析“知假买假”者身份的问题
2、《消法》上的“欺诈”与民事法律中的“欺诈”如何区分的问题
3、“知假买假”者适用惩罚性赔偿制度与诚实信用原则的冲突问题
4、“知假买假”案件的大量涌入引发的滥诉问题
三、“知假买假”司法问题成因分析
(一)理论方面的问题
1、法教义学的思想束缚问题
2、“知假买假”之恶与“制假售假”之恶如何取舍的问题
(二)立法方面的问题
1、“知假买假”现象存在争议缘于消费者概念模糊
2、诉权滥用缺乏法律上的有效规制
(三)司法解释方面的问题
1、关于食品药品领域的“知假买假”受保护的范围界定问题
2、非食药领域中“欺诈”行为概念的同一性之争
四、“知假买假”司法适用问题的完善对策
(一)强化相关理论融合研究
1、强化法律与经济学的融合研究
2、强化法律与社会学的融合研究
(二)明晰相关立法内容
1、进一步明晰“消费者”的含义
2、进一步明晰“欺诈”的认定标准
3、加强对诉权滥用的规制
(三)明确相关司法解释
1、明确食品药品领域受保护的“知假买假”的边界与标准
2、明确对非食药领域中“欺诈”的态度
(四)加强案例指导规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知假买假”:基于功能主义的评价标准构建与实践应用[J]. 葛江虬. 法学家. 2020(01)
[2]禁止抑或限制?——知假买假行为规制研究[J]. 应飞虎. 法学评论. 2019(04)
[3]民法适用中的价值判断[J]. 姚辉. 中国法律评论. 2019(03)
[4]公众参与食品安全风险治理的制度困境与出路[J]. 孙敏.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2)
[5]职业打假适用惩罚性赔偿的思考[J]. 高云涛.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18(04)
[6]职业打假人起诉资格的规制逻辑[J]. 王承堂. 法学. 2018(11)
[7]“以小博大型”消费索赔模式之辨——兼论消费诉讼领域的司法裁判方法[J]. 曹明哲. 法律适用(司法案例). 2017(14)
[8]加强职业打假立法与规范 促消费维权健康开展[J]. 刘中哲. 领导科学论坛. 2017(07)
[9]论职业打假人的立法规制问题[J]. 彭炜玉. 知与行. 2017(05)
[10]法律的形式与功能 以“知假买假”案为分析范例[J]. 熊丙万. 中外法学. 2017(02)
硕士论文
[1]市场监管部门应对职业打假问题的对策研究[D]. 陈嵩霖.华南理工大学 2019
[2]多源流理论视角下职业打假政策演变研究[D]. 冯靖婷.郑州大学 2019
[3]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中职业打假行为的应对研究[D]. 袁燕儿.华南理工大学 2018
[4]职业打假人消费者身份司法认定的实证研究[D]. 王豪.西南政法大学 2018
[5]“知假买假”法律问题分析[D]. 宋倩倩.黑龙江大学 2017
[6]知假买假的成因、法律限度及治理对策[D]. 蔡莹.厦门大学 2017
[7]论职业打假人在食品安全法实施中的地位[D]. 殷蔚.扬州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19243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1924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