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瓶颈分析及模式选择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07 07:11

  本文关键词: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瓶颈分析及模式选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2004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提出把“健全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相衔接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措施。而如何扶持生活困难的人口,防止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保持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成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议题。2005年国家民政部和中华慈善总会召开了以“携手慈善,共创和谐”为主题的首届“中华慈善大会”。由此,如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充分发挥慈善事业的作用便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对慈善事业在我国的发展研究也是势在必行。 本文的选题目的旨在分析研究慈善事业在我国发展缓慢的原因,指出影响其发展的障碍,发现该项事业的发展瓶颈所在,以期提出一些有用的建议来解决这些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不同慈善事业发展模式的比较分析来为我国慈善事业今后的发展模式选择提出一定的建议,希望促进这一高尚事业的健康发展,,从而使其更好的为经济建设和道德体系建设服务。 全文共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对慈善事业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且明确了发展慈善事业的学理视角和现实意义;第二部分对我国的慈善事业发展状况进行了考察,指出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对国际上几种典型的慈善事业发展模式进行比较,以其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模式选择作出借鉴;第四部分从慈善事业主导模式的视角分析我国当前慈善事业的发展瓶颈,从宏观的角度来一一剖析阻碍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深层原因;第五部分针对也已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科学选择;第六部分对全文进行归纳总结。
【关键词】:慈善事业 慈善组织 公信力 主导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632.9
【目录】:
  • 中文摘要6-7
  • ABSTRACT7-8
  • 引言8-14
  • 1 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8-9
  • 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9
  • 3 分析框架9-10
  • 4 研究创新点和难点10-14
  • 1 慈善事业概念界定及发展慈善事业的学科理论视角和现实意义14-22
  • 1.1 慈善的内涵和定义14-15
  • 1.1.1 中国自古以来的慈善内涵14
  • 1.1.2 西方世界的慈善内涵14
  • 1.1.3 慈善的定义14-15
  • 1.2 慈善事业的基本概念明晰15-18
  • 1.2.1 慈善事业的概念界定15-16
  • 1.2.2 慈善事业的基本特征16-17
  • 1.2.3 慈善事业的基本要素17-18
  • 1.3 发展慈善事业的学科理论视角与现实意义18-22
  • 1.3.1 发展慈善事业的学科理论视角18-21
  • 1.3.2 我国当前发展慈善事业的现实意义21-22
  • 2 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状况考察22-30
  • 2.1 影响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几大主导思想22-24
  • 2.1.1 西周以来的民本主义思想22
  • 2.1.2 儒家的仁义学说22-23
  • 2.1.3 佛家的慈悲学说和因果报应论23
  • 2.1.4 民间善书所宣扬的道家思想23-24
  • 2.2 我国慈善事业历史发展路线回顾24-25
  • 2.2.1 宗族慈善24
  • 2.2.2 宗教慈善24-25
  • 2.2.3 政府慈善25
  • 2.2.4 社会慈善25
  • 2.3 我国当代慈善事业的发展状况25-30
  • 2.3.1 新中国建国初期慈善事业的低谷期25-26
  • 2.3.2 20世纪90年代慈善事业的徘徊前行26-30
  • 3 各国慈善事业不同主导模式解析30-40
  • 3.1 慈善事业主导模式的概念界定30-32
  • 3.1.1 模式的概念界定和研究重点30-32
  • 3.1.2 慈善事业主导模式的概念界定32
  • 3.2 比较几个典型主导模式国家32-40
  • 3.2.1 民间主导型—美国模式32-36
  • 3.2.2 政府主导型—新加坡模式36-38
  • 3.2.3 政府—民间合作伙伴型—英国模式38-40
  • 4 从慈善事业主导模式的视角下分析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瓶颈40-51
  • 4.1 我国现行慈善事业主导模式的性质界定41
  • 4.1.1 我国现行慈善事业主导模式是一种处于转型期的模式41
  • 4.1.2 我国现行慈善事业主导模式是一种带有探索性的模式41
  • 4.2 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瓶颈分析41-51
  • 4.2.1 从运作主体的视角来剖析——政府行政干预影响慈善组织发展42-45
  • 4.2.2 从运作动力的角度来解析——内动力的软弱与外动力的失效45-48
  • 4.2.3 从运作对象的角度来剖析——资源获得的分配不公与流转的无序48-50
  • 4.2.4 从运作流程的视角来解析——法律制度软环境的缺失50-51
  • 5 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科学选择51-60
  • 5.1 壮大慈善组织队伍,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51-56
  • 5.1.1 明确政府与慈善组织之间的关系51-52
  • 5.1.2 加强慈善组织自身建设52-53
  • 5.1.3 提高慈善组织公信力,建立透明化运作机制53-56
  • 5.2 培育慈善意识,塑造慈善环境56-57
  • 5.2.1 大力的弘扬传统的慈善美德56
  • 5.2.2 将慈善文化和企业文化相结合56-57
  • 5.2.3 发挥大众传播媒体的作用57
  • 5.3 建立起科学高效的劝募机制,将募款与项目实施分开57-59
  • 5.3.1 建立多层次劝募,加强慈善组织之间的协调合作57-58
  • 5.3.2 建立劝募和项目实施分开机制58-59
  • 5.4 制定慈善事业发展指导法律,完善法律法规体系59-60
  • 5.4.1 明确慈善机构的独立法人地位59
  • 5.4.2 明确慈善机构的行为准则,调整与政府监督部门的关系59-60
  • 5.4.3 提高免税额度,简化免税程序60
  • 5.4.4 规范捐赠资金管理规定,完善慈善项目运作监督60
  • 6 结束语60-62
  • 参考文献62-64
  • 作者简历64-66
  • 学位论文数据集66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郭亚楠;;“中国式慈善”的现状与未来——基于社会资本视角的分析[J];社会工作(学术版);2011年12期

2 林卡;吴昊;;官办慈善与民间慈善: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04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晓丽;慈善事业运行机制的缺陷与完善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2 叶全胜;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瑞安慈善组织发展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3 董文举;我国政府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11年

4 陈琦;社区慈善组织发展模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付嵩;我国慈善事业职业化发展研究[D];同济大学;2008年

6 毕贺;大连慈善事业发展对策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7 任琦;中国社会公益组织企业化运作的可行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学;2008年

8 赵红喜;当代湖南慈善事业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8年

9 张力文;社会营销导向在我国非营利组织中的应用分析及建议[D];西北大学;2010年

10 耿加峰;新时期中国慈善事业的发展[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瓶颈分析及模式选择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494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494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c9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