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14 11:10
  2017年北京市多个部门联合发布《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管理暂行办法》,共有产权住房制度正式开始实施。为了防止共有产权住房限制投机和溢价目的落空,立法者在共有产权住房法律制度中介入了大量强制性规范,导致共有规则与物权规则存在冲突,难以实现理论依据与立法规则的自洽性。因此,单纯地依靠按份共有制度所构建的保障房形态,不能有效地实现政策目的。相较于共有产权住房制度,居住权制度在实现住房保障方面具有更大的优势。本文即分析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提出引入居住权进行完善的观点。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个部分绪论。对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的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等进行简要论述,确定本文研究的思路。第二部分研究理论基础。在共有权理论部分,阐述在我国一物一权的基本原则下,按份共有应有部分是对所有权量的分割,它能体现所有权的全部效力;在居住权理论部分,阐述居住权源起于保护弱势群体居住利益的习惯法,并在发展中呈现出社会性居住权和投资性居住权并行的形式。第三部分共有产权住房概述。对共有产权住房的概念进行剖析,说明共有产权住房由政府与购房人按份共有房屋产权,兼具保障房属性与商品房属性,并阐...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 创新点与不足
2 研究理论基础
    2.1 共有权理论
        2.1.1 共有权概述
        2.1.2 共有权溯源
        2.1.3 按份共有应有部分的性质
    2.2 居住权理论
        2.2.1 居住权溯源与发展
        2.2.2 居住权的性质
        2.2.3 居住权价值定位
3 共有产权住房概述
    3.1 共有产权住房的概念
        3.1.1 产权的概念
        3.1.2 共有产权住房的概念
    3.2 共有产权住房的特征
        3.2.1 具有政策保障房属性
        3.2.2 具有商品住房属性
    3.3 共有产权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关系
        3.3.1 保障性住房的含义
        3.3.2 共有产权住房与保障性住房的关系
4 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法律制度的现状及问题
    4.1 北京市共有产权法律规制的现状
        4.1.1 法律的规定
        4.1.2 管理办法的规定
    4.2 存在的问题
        4.2.1 对房屋的占有和使用权能存在差异
        4.2.2 对房屋的管理和维护义务存在差异
        4.2.3 对房屋的收益和处分权能存在差异
        4.2.4 优先购买权的行使存在差异
    4.3 分析与总结
5 居住权适用于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制度的妥适性分析
    5.1 居住权的理论优势分析
        5.1.1 用益物权:理论依据与规则设计的自洽性
        5.1.2 居住权:契合保障性住房的价值理念
        5.1.3 人役权:役权负担使所有权受到限制
    5.2 居住权的现实需要分析
        5.2.1 实践中购房人的产权利益被极大地削弱
        5.2.2 居住权价值对稳定北京房价的特殊需求
        5.2.3 社会性居住权开始在投资领域逐步演变
6 完善北京市共有产权住房法律制度的核心——建立居住权制度
    6.1 《民法典》之居住权规则
        6.1.1 居住权规则立法背景
        6.1.2 关于居住权主体的规定
        6.1.3 关于居住权取得方式的规定
        6.1.4 关于居住权能否无偿取得
        6.1.5 关于居住权流转的规定
        6.1.6 关于居住权消灭的规定
    6.2 居住权法律关系的设计
        6.2.1 居住权法律关系的主体设计
        6.2.2 居住权法律关系的客体设计
        6.2.3 居住权人的权利与义务设计
        6.2.4 居住权的取得和消灭设计
7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民法典应如何规定居住权?[J]. 申卫星,杨旭.  比较法研究. 2019(06)
[2]“居住”如何成为一种物权——从罗马法传统到当代中国居住权立法[J]. 肖俊.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9(03)
[3]民法典物权编用益物权的立法建议[J]. 房绍坤.  清华法学. 2018(02)
[4]从“居住有其屋”到“住有所居”——我国民法典分则创设居住权制度的立法构想[J]. 申卫星.  现代法学. 2018(02)
[5]试论典权在保障房产权中的应用[J]. 李显冬,申艳红.  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 2015(01)
[6]我国居住权设立的正当性[J]. 李显冬.  法学杂志. 2014(12)
[7]房地产产权内核的阐释[J]. 刘升.  现代城市研究. 2014(10)
[8]民法视野下产权型保障房退出机制的分析——以“有限产权”向“共有产权”理论的过渡为视角[J]. 陈耀东,任容庆.  理论与现代化. 2014(05)
[9]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论——基本住房保障制度的物权法之维[J]. 申卫星.  政治与法律. 2013(01)
[10]共有产权经济适用住房法律问题研究[J]. 蒋拯.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1(11)

博士论文
[1]保障性住房法律制度研究[D]. 周礼文.中南大学 2012
[2]居住权研究[D]. 王富博.中国政法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共有产权住房法律规制研究[D]. 魏思诺.河北大学 2019
[2]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居住权入典问题研究[D]. 郝丹丹.河北大学 2019
[3]居住权的制度构建探析和研究[D]. 陈曼.广西大学 2019
[4]我国共有产权住房法律规制的研究[D]. 黄田.长安大学 2019
[5]民法典编纂背景下居住权制度的构建[D]. 李恰.郑州大学 2019
[6]共有产权住房共有问题研究[D]. 李红.山东科技大学 2018
[7]居住权的引入和构建研究[D]. 陈艺婧.中央民族大学 2018
[8]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制度研究[D]. 魏苇.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5
[9]我国经济适用住房法律制度的问题分析与完善建议[D]. 马玥.华东政法大学 2014
[10]经济适用房共有产权制度研究[D]. 郭新辉.安徽大学 2011



本文编号:35883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35883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3e6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