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中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15 13:10

  本文关键词:中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入,政府从“全能政府”转向“服务型政府”,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体制空间。非营利组织得到迅速发展,活跃在服务、慈善、环境、扶贫、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非营利组织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也不免会受到各种利益的诱惑与侵蚀,会出现在不自觉中渐渐丧失掉基本的社会道德伦理的可能性,最终会导致公共责任的缺失,对社会发展造成巨大的负面效应,打击社会公众的信念,最终导致社会资源的减少,使志愿活动所追求的社会目标受损。目前我国的许多非营利组织自身的发展都“无先例可循,无成法可依”,发展还不成熟,存在不少问题,更有甚者,有的组织和个人借非营利之名行营利之实,采取非法手段敛取不义之财,损害国家和公众的利益,所以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着眼于非营利组织的监督问题,以当前中国非营利组织监督的困境为切入点,旨在探讨实现对非营利组织有效监督的途径。本文首先在对非营利组织、机制及监督机制概念研究的基础上,从内部监督体系和外部监督体系两方面论述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构成。并从委托-代理理论、“经济人”假设、博弈论以及治理理论的视角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构建做了理论意义上的分析,实际上阐明了构建我国非营利组织有效监督机制的必要性。立足我国实际情况,对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的困境做了实证研究、从政府监管、社会监督以及组织内部监督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国外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比较分析,总结出其在法律框架和政府规制、社会监督、内部监督等方面存在的优势,从而为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体系的建设提供借鉴。最后在前文分析的基础上,基于我国实际情况,本文从加强政府监管、完善多元监督体系、健全非营利组织内部监督三个方面提出完善我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对策。
【关键词】:非营利组织 公共责任 监督 监督机制
【学位授予单位】:湖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7
【分类号】:D632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2
  • 插图索引12-13
  • 附表索引13-14
  • 第1章 绪论14-21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14-16
  • 1.1.1 选题背景14-15
  • 1.1.2 选题意义15-16
  • 1.2 文献综述16-19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6-18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8-19
  • 1.3 研究内容与思路19-20
  • 1.4 研究方法的选择20-21
  • 第2章 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概述21-35
  • 2.1 基础概念21-25
  • 2.1.1 非营利组织21-22
  • 2.1.2 机制22-24
  • 2.1.3 监督机制24-25
  • 2.2 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构成25-29
  • 2.2.1 非营利组织内部监督体系25-27
  • 2.2.2 非营利组织外部监督体系27-29
  • 2.3 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相关理论29-34
  • 2.3.1 委托-代理理论29-31
  • 2.3.2 “经济人”假设31-32
  • 2.3.3 博弈论32-33
  • 2.3.4 治理理论33-34
  • 2.4 本章小结34-35
  • 第3章 中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存在的问题35-44
  • 3.1 政府监督不力35-38
  • 3.1.1 法律体系不健全35-37
  • 3.1.2 监管体制不完善37-38
  • 3.2 社会监督薄弱38-40
  • 3.2.1 监督主体意识不强38-39
  • 3.2.2 监督主体缺位39-40
  • 3.2.3 缺乏有效的信息公开渠道40
  • 3.3 组织内部监督不完善40-43
  • 3.3.1 组织运作不科学40-41
  • 3.3.2 财务管理监督不力41-42
  • 3.3.3 人事制度缺乏民主42
  • 3.3.4 组织公共责任缺失42-43
  • 3.4 本章小结43-44
  • 第4章 国外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经验44-50
  • 4.1 法律框架与政府规制44-46
  • 4.1.1 注册登记44-45
  • 4.1.2 财务规制45-46
  • 4.2 非营利组织的社会监督46-48
  • 4.2.1 舆论监督46-47
  • 4.2.2 竞争环境47
  • 4.2.3 评估监督47-48
  • 4.3 非营利组织的内部监督48-49
  • 4.3.1 董事会治理48-49
  • 4.3.2 公共责任49
  • 4.4 本章小结49-50
  • 第5章 完善中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的对策50-64
  • 5.1 加强政府监管50-56
  • 5.1.1 健全非营利组织监管法律体系50-51
  • 5.1.2 推进政府对非营利组织监管体制改革51-52
  • 5.1.3 建立非营利组织评估体系52-55
  • 5.1.4 完善非营利组织信誉档案制度55-56
  • 5.2 完善多元监督体系56-59
  • 5.2.1 提高公众的监督意识56-57
  • 5.2.2 加大媒体监督的力度57-58
  • 5.2.3 设立独立的第三方评估机制58-59
  • 5.3 健全非营利组织内部监督59-63
  • 5.3.1 强化组织理念监督59
  • 5.3.2 加强规章制度监督59-60
  • 5.3.3 加强财务监管60-61
  • 5.3.4 加强内部监督机构的作用61-62
  • 5.3.5 完善社会交代制度62-63
  • 5.4 本章小结63-64
  • 结论64-66
  • 参考文献66-69
  • 致谢69-70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70-71
  • 附录B 非营利组织监督系统图71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金保德;宋静;;信息公开视域下对非营利组织财务管理的思考[J];前沿;2009年01期

2 黄丽;;试论公共事业组织监督机制的缺失与应对——以全国牙防组为例[J];学会;2011年06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孟志敏;志愿组织风险管理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雯灿;治理视域下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2 秦婷婷;非营利组织发展:制度体系与筹资模式[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3 杨洁敏;医院与社区双向转诊监控体系的信息化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年

4 金保德;大部制改革背景下非营利组织建设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5 彭鑫;我国非营利组织自主运作能力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6 曹霞;中国草根NGO公信力建设路径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0年

7 郭志年;非营利组织准入规制与运营规制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年

8 许姝;中国官办慈善组织转型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12年

9 李翠兰;社区中非营利组织运行状况研究[D];西北大学;2012年

10 孙继梅;慈善组织的法律监督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本文关键词:中国非营利组织监督机制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5252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45252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c754***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