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之构建

发布时间:2017-07-04 21:10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之构建


  更多相关文章: 知识产权 三审合一 法院


【摘要】: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科技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国家对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不断加强。知识产权审判改革经历从传统民事庭分离出来成立知识产权审判庭,到目前全国部分法院进行的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模式改革,知识产权审判体制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现行的“三审合一”模式仍然未完全克服知识产权审判效率低、审判标准不统一等问题,无法保证知识产权案件审判的整体性和统一性。因此,我国应借鉴我国台湾地区及日本、德国、美国等国有关知识产权法院(专利法院)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自身国情和我国成立海事法院、军事法院等专门法院的实践经验构建知识产权法院。知识产权法院可以实现对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的综合审理。且知识产权案件所具有技术性和专业型的独特性,也更加呼唤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立。
【关键词】:知识产权 三审合一 法院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6.23
【目录】:
  • 内容摘要4-5
  • ABSTRACT5-10
  • 引言10-12
  • 第一章 我国现行知识产权审判机构体制存在的问题12-25
  • 第一节 传统知识产权“三审分立”制度12-14
  • 一、传统知识产权审判12-13
  • 二、传统知识产权“三审分立”制度存在的问题13-14
  • 第二节 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模式改革14-19
  • 一、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模式试点14-16
  • 二、“三审合一”六大模式16-19
  • 第三节 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模式利弊分析19-25
  • 一、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模式的制度优势20-21
  • 二、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模式的缺陷分析21-25
  • 第二章 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5-29
  • 第一节 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必要性25-26
  • 第二节 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可行性26-28
  • 第三节 小结28-29
  • 第三章 域外知识产权法院制度的比较与启示29-38
  • 第一节 美国联邦巡回上诉法院29-30
  • 第二节 日本知识产权高等法院30-31
  • 第三节 韩国专利法院31-32
  • 第四节 德国联邦专利法院32-33
  • 第五节 欧洲统一专利法院33-35
  • 第六节 我国台湾地区的智慧财产法院35-36
  • 第七节 域外知识产权法院制度的启示36-38
  • 第四章 关于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的建议38-47
  • 第一节 我国探索建立知识产权法院的尝试38-40
  • 一、江苏南京铁路运输法院转型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的启示38-39
  • 二、我国设置专门法院的经验参考39-40
  • 第二节 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知识产权法院40-47
  • 一、顶层设计与制度设计40-41
  • 二、构建我国知识产权法院应遵循的原则41-42
  • 三、构建符合知识产权审判实际的审级制度和综合管辖制度42-44
  • 四、专家陪审员制度的引入44-46
  • 五、完善知识产权法院内部机构设置46-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梅术文;曹新明;;日本知识产权法院的设置及其启示[J];电子知识产权;2005年12期

2 孙海龙;董倚铭;;知识产权审判中的民刑冲突及其解决 以构建协调的诉讼程序和专业审判组织为目标[J];法律适用;2008年03期

3 魏忆龙;;台湾设立智慧财产法院的评析 以泰国、日本、韩国为主的法制比较研究[J];法律适用;2008年Z1期

4 惷中林;;境外知识产权专门法院制度对我国的启示与借鉴[J];法律适用;2010年11期

5 郭寿康;李剑;;我国知识产权审判组织专门化问题研究——以德国联邦专利法院为视角[J];法学家;2008年03期

6 盛学友;;“三合一”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探访上海知识产权“三审合一”新机制[J];法律与生活;2009年24期

7 刘蓓;;知识产权民事审判中专家陪审员制度的运行及完善[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8 姚建军;;三审合一:知识产权立体保护资源配置探究[J];今日财富(中国知识产权);2010年03期

9 曹建明;;加快建设激励和保障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审判制度[J];科技与法律;2008年03期

10 钟莉;刘建新;王俊毅;;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与行政执法衔接策略研究——兼论知识产权“三审合一”审判机制[J];科技与法律;2009年05期



本文编号:519337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519337.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005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