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基础研究

发布时间:2017-08-04 23:17

  本文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基础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理解方法论 实证方法论 唯物史观等


【摘要】: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作为一种社会研究方法已经经过较长的历史演进和自身发展,具有了不同于传统的社会研究方法的特质与表征。当然,这并不是说马克思主义社会研究方法等同于一般哲学方法论,与其最大的区别尤其表现在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研究方法论的坚实基础———社会实践观,正是由于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与一般哲学方法论的主动扬弃和客观发展,才致使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独树一帜。自从社会科学诞生的一百多年里,诸多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尤以西方发达国家为甚。特别是将实证方法论和理解方法论相互结合,将二者兼具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具体功能应用在社会科学的研究之中,起到了很好的研究效果。同理,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方法论整体主义也是西方社会科学研究学者在近些年来热衷的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和改造,原本完全对立的两种方法现在也以彼此比对的形式被广大社会科学研究者所采用,成为社会研究方法的“显学”。然而勿论西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如何盛行都有着其无法避免的先天缺陷,那就是缺乏“社会实践观”作为其理论基础,为其提供理论大厦的“坚固基石”。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科学性当然不止仅仅依托于“社会实践观”,还包括它是以历史唯物主义为自身的合理内核的基本框架,正是对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本身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不合理因素进行了有效剔除和合理因素的全面集成才逐渐形成的一种综合的社会科学的方法论理论。究竟何种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才能真正将当代在西方发达国家盛行的实证方法论和理解方法论与方法论整体主义和方法论个人主义这样具有一定程度合理性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学以致用呢?唯一的办法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其进行全方位的改造。当然,尽管马克思主义科学研究方法最具科学性,但是也需要对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进行宏观掌控和细节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最终有效地实现消弭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冲突的目的。整篇论文总共包含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着重交代整篇论文研究的意义和价值、时代背景、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现状、社会科学方法论研究方法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文献等内容;第二部分则侧重于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进行展开式的研究,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根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思想源头、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鲜明特征几个问题进行了研究;第三部分为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思想框架的借鉴,主要对西方经典作家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理论的不足、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融合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论述;最后一部分是就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在经过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积极扬弃,使得传统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获得了历史唯物主义转向,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观对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批判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的历史地位与适当评价进行了阐释。总而言之,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方法正是对传统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和一般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高度总结和极致凝练的前提条件下,坚持以“唯物史观”为理论指导,以“社会实践”为目的,构筑起当代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新起点。它以全方位的视角、多层次的维度为整个社会科学的研究和发展铸造了“钢铁长城”般的研究方法论的基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理解方法论 实证方法论 唯物史观等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A811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Abstract6-10
  • 绪论10-13
  • 第1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13-17
  • 1.1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特点13-14
  • 1.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含义14-15
  • 1.3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基本原则15-17
  • 第2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哲学根源17-21
  • 2.1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本体论根源17-18
  • 2.2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认识论根源18-19
  • 2.3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实践论根源19-21
  • 第3章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思想渊源21-33
  • 3.1 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演变与进化21-25
  • 3.1.1 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的形成21-22
  • 3.1.2 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理论的进化22-25
  • 3.2 西方经典作家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25-29
  • 3.2.1 韦伯“理解社会学方法论”的思想25-26
  • 3.2.2 温奇在理解方法论与实证方法论的综合尝试26-27
  • 3.2.3 吉登斯“结构二重性”的理论探索27-29
  • 3.3 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张力与冲突29-33
  • 3.3.1 理解方法论与实证方法论的内在张力29-31
  • 3.3.2 方法论个人主义与方法论整体主义的对立冲突31-33
  • 第4章 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唯物主义转向33-40
  • 4.1 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33-34
  • 4.2 历史唯物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关系34-36
  • 4.3 马克思主义对传统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融合36-38
  • 4.4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地位38-40
  • 结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 致谢44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贺来;;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本性[J];中国社会科学;2012年03期

2 周晓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若干问题[J];南京社会科学;2011年06期

3 闻凤兰;;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J];长白学刊;2010年01期

4 张庆熊;;维特根斯坦的后期哲学和20世纪西方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发展[J];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5 闻凤兰;;论波普尔的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J];学习与探索;2009年06期

6 闻凤兰;;论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冲突及其消弭[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9年09期

7 闻凤兰;;论波普尔的方法论个人主义[J];新疆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3期

8 孙正聿;;历史唯物主义的真实意义[J];哲学研究;2007年09期

9 郑迎春;;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个体主义与整体主义辨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7年05期

10 孙正聿;;历史的唯物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新世界观[J];哲学研究;2007年03期



本文编号:6222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6222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619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