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股权众筹中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
本文关键词:我国股权众筹中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
【摘要】:股权众筹是一种以互联网为依托的新型股权融资方式,涉及到融资方、平台方和投资方。股权众筹作为互联网金融的一种,与传统金融一样具有高度风险性,投资者遭受损失的事件已经在国内外有所发生。金融创新应当加以鼓励,而股权众筹中的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也应当与金融创新保持同步,用法律制度保障股权众筹中投资者的利益。本文在导言中通过介绍一例失败的咖啡馆股权众筹案例,引申出了股权众筹中投资者保护的主题。在第一章,首先通过对众筹的四个分类(捐赠众筹、消费众筹、借贷众筹和股权众筹)之间的对比分析,总结了股权众筹的定义和特点,股权众筹通常是指小微企业通过互联网面向公众筹得企业创立或发展资金。文中又针对股权众筹中投资者面临的合法性风险、融资方欺诈风险、股东权利行使风险和资金募集与存管中的风险依次进行了论证。股权众筹的合法性是投资者面临的第一位问题,如果投资者参与的投资项目不具有合法性,那么投资者所面临的保护力度也就微乎其微。信息的真实性在互联网金融中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而投资者面临着来自融资方的欺诈风险。股权众筹投资者在成为股东后,面临着高于传统股东的股东权利行使的障碍及风险。在股权众筹的资金募集过程中,既可能出现募得资金超出项目预期的情形,也会发生募得资金不足、未达到项目预期的情况。在这几种情形下,都可能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风险。此外,第一部分还概括性地介绍了国内外关于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的立法现状,包括中国关于私募的立法规定、美国JOBS法案及SEC《众筹规定》建议稿和英国FCA的众筹规定。在第二章,本章论述了股权众筹平台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规范。首先,本章论述了股权众筹平台在运营时应当坚持的效率与安全兼顾原则,效率与安全是经济法的基本原则,而结合到股权众筹之中,股权众筹是效率的体现,也暗含了诸多安全风险。其中,效率既包括投资效率也包括融资效率;安全既包括投资安全也包括融资安全。然后考察了我国股权众筹立法过程中对股权众筹平台的定位,美国JOBS法案及SEC《众筹规定》建议稿对中介机构的要求,以及英国对股权众筹平台的相关规定。接下来,论述了股权众筹平台的投资者保护方式:第一,在股权众筹平台的制度建设上,需要解决股权众筹平台的合法性,实行“小额公开发行豁免”制度。第二,股权众筹平台需要履行双重审核义务,对于投资方和融资方同样进行审核。第三,股权众筹平台应当将投资资金托管于第三方机构;第四,股权众筹平台还应当设立投资者保护基金,并引入互联网保险机制。在第三章,本章论述了股权众筹融资方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规范。首先,通过对信息不对称理论的研究,总结出了融资方应当遵循的信息披露和信息交互原则。其次,考察了我国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和资金募集的规定,美国JOBS法案及SEC《众筹规定》建议稿对发行人的要求。因此,融资方应当切实保障信息披露以及保障信息交换制度的实现:第一,融资方需要切实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对外披露涉及到融资的重大事项及关键信息;第二,融资方应当协助建立互联网信息交换促进制度,保障股东权利通过互联网的行使;第三,融资方有义务积极地引入第三方服务机构,针对融资方的信息进行调查,以及对融资方发布的信息进行保全,一方面可以为自身增信,另一方面第三方机构的专业、独立身份也是对投资者的有利保护。在第四章,本章论述了合格投资者及投资者特殊权利的制度规范。首先,通过对金融产品销售的适当性理论的研究,总结出了投资者风险分级原则。其次,考察了我国《私募办法》设定的合格投资者标准,JOBS法案对投资者的合格性要求,以及英国的合格投资人与合格程度测试。因此,我国需要建立股权众筹合格投资者的检验标准与认定的相关制度。接下来,文中分析了著名的羊群效应理论,指出了投资者具有盲目从众的投资心理,鉴于股权众筹投资者的“从众”特征,与传统的金融消费者有所不同,因此从投资者自身保护的角度出发,需要在立法过程建立股权众筹投资者的特殊权利保护体系,主要包括投资者的信息知情权利、投资后悔权利和ADR求偿权利三项特殊权利。股权众筹是“互联网+”时代的金融创新,理应以鼓励与支持的态度促进其为现代金融业的改革注入全新的活力,同时也是参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创新方案。但是,股权众筹暴露给投资者的风险,以我国股权众筹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更应当引起重视,在股权众筹伊始就要积极防范金融创新中的风险,保护处于相对弱势地位的投资者,方能为金融创新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股权众筹的投资者保护主要从股权众筹平台的制度规范、融资方的制度规范以及投资者自身的角度出发,务必要将股权众筹的参与主体全盘考虑,设计相应的权利、义务规范,多维度、多层次共同构建投资者保护的严密防线。
【关键词】:股权众筹 投资者保护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2.28
【目录】:
- 摘要2-5
- Abstract5-12
- 导言12-17
- 一、问题的提出12-13
-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13
- 三、文献综述13-15
- 四、主要研究方法15
- 五、论文结构15-16
- 六、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16-17
- 第一章 股权众筹的概念及投资者保护的必要性17-28
- 第一节 股权众筹的概念和特征17-19
- 第二节 股权众筹中投资者面临的风险分析19-25
- 一、股权众筹的合法性风险19-21
- 二、融资方的欺诈风险21-22
- 三、众筹投资的股东权利行使风险22-24
- 四、资金募集与存管风险24-25
- 第三节 国内外股权众筹投资者保护的立法现状25-28
- 一、我国关于私募的立法规定25
- 二、美国JOBS法案及SEC《众筹规定》建议稿25-26
- 三、英国FCA众筹规定26-28
- 第二章 股权众筹平台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规范28-36
- 第一节 股权众筹平台的效率与安全兼顾原则28-29
- 第二节 股权众筹平台的法律规制剖析29-32
- 一、我国股权众筹立法过程中对股权众筹平台的定位29
- 二、美国JOBS法案及SEC《众筹规定》建议稿对中介机构的要求29-31
- 三、英国对股权众筹平台的相关规定31-32
- 第三节 股权众筹平台的投资者保护方案32-36
- 一、股权众筹平台的小额豁免32-33
- 二、平台的双重审核义务33
- 三、投资资金的第三方托管33-34
- 四、投资者保护基金与投资保险34-36
- 第三章 股权众筹融资方的投资者保护制度规范36-43
- 第一节 信息不对称理论与信息披露及信息交互原则36-37
- 一、信息不对称理论36-37
- 二、信息披露与信息交互原则37
- 第二节 发行人的法律规制剖析37-40
- 一、《私募办法》中对私募基金管理人和资金募集的规定37-38
- 二、美国JOBS法案及SEC《众筹规定》建议稿对发行人的要求38-40
- 第三节 融资方信息披露及信息交换促进制度40-43
- 一、融资方信息披露40
- 二、互联网信息交换促进制度40-41
- 三、第三方信息调查及信息保全41-43
- 第四章 合格投资者及投资者特殊权利的制度规范43-51
- 第一节 适当性理论与投资者风险分级原则43-44
- 第二节 合格投资者的法律规制剖析及制度设计44-48
- 一、我国《私募办法》设定的合格投资者标准44-46
- 二、JOBS法案对投资者的合格性要求46
- 三、英国的合格投资人与合格程度测试46-47
- 四、合格投资者的检验标准与认定47-48
- 第三节 投资者特殊保护原则与特殊权利内容48-51
- 一、羊群效应理论与特殊保护原则48-49
- 二、投资信息知情权利49
- 三、投资后悔权利49
- 四、ADR求偿权利49-51
- 结论51-52
- 参考文献52-56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6-57
- 后记57-58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唐诗婕;;证券投资者保护法律体系的基本问题[J];广西金融研究;2008年05期
2 张银玲;王冬;张建红;;投资者保护研究综述[J];产权导刊;2008年11期
3 张学政;刘磊;;关于建立我国证券投资者保护长效机制的几点思考[J];理论界;2010年07期
4 赵劲松;;法律还是政治变迁?——以1904—1940年的投资者保护和金融发展为例[J];经济学(季刊);2012年02期
5 王亚楠;;国际板市场中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之构建[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12年04期
6 陈李健;;我国投资者保护立法问题研究[J];长沙大学学报;2014年03期
7 邹杨;;浅议法律、公司融资与投资者保护的关系[J];理论界;2007年08期
8 郎金焕;许盈盈;;法律缺失与替代性投资者保护机制——以配额制为例的研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09年04期
9 张学政;刘磊;;金融危机背景下的美国证券投资者保护[J];理论界;2010年08期
10 陈志平;;中国资本市场投资者保护的法律制度构建[J];云南大学学报(法学版);2012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郭葆春;徐露;;中小投资者保护——现状与对策[A];当代会计评论(第5卷第2期总第10期)[C];2013年
2 段华友;干胜道;;投资者财务权益保护:一个理论框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2010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0年
3 张建伟;;法律、投资者保护与金融发展——兼论中国证券法变革[A];城市经济与微区位研究——全国城市经济地理与微区位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4 陈胜蓝;魏明海;;投资者保护与财务会计信息质量——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中册)[C];2006年
5 李丹;韩晓舟;;投资者保护与现金持有价值关系研究[A];中国会计学会高等工科院校分会第十八届学术年会(2011)论文集[C];2011年
6 蒋庆峰;;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A];投资者保护与公司治理论坛论文集[C];2010年
7 崔学刚;张宏亮;王静;;会计信息质量、多元化与治理均衡——基于投资者保护视角[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8 张宏亮;崔学刚;;投资者关系、公司价值与投资者保护——基于金牌董秘评比结果的实证研究[A];首届内部控制专题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9 汤小琴;余宇莹;刘启亮;;投资者保护、客户重要性与上市公司审计质量[A];中国会计学会2007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下册)[C];2007年
10 贺建刚;刘峰;;司法体系、会计准则导向与投资者保护:一项案例分析[A];中国会计学会2006年学术年会论文集(上册)[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记者 谢小红 罗晶晶;上市公司会计投资者保护指数出炉[N];中国会计报;2011年
2 罗焱,,温秀;央行投石问路 680亿投资者保护基金热身[N];中国经营报;2005年
3 重庆证监局 马树卿;适应“三个转型” 加强证券营业部投资者保护[N];上海证券报;2012年
4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公司;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的五大问题和六个政策建议[N];证券日报;2012年
5 本报记者 申屠青南;投资者保护逐年改善 收益权保护尚需努力[N];中国证券报;2012年
6 上海 周义兴;处罚欺诈上市重在投资者保护[N];中国证券报;2013年
7 赤择远;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 夯实股市根基[N];证券日报;2013年
8 周科竞;如何让投资者保护基金发挥作用[N];北京商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郭新志;四川证监局启动上市公司投资者保护系列活动[N];中国证券报;2013年
10 记者 马婧妤 郭玉志;证券期货投资者保护专项规章完成初稿[N];上海证券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向琴;控制权私人利益与投资者保护[D];厦门大学;2005年
2 蒋国洲;中国上市公司中小投资者保护研究[D];四川大学;2005年
3 孟子平;A股盈余公告的投资者保护水平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0年
4 孙莉;政府主导下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选择[D];山东大学;2009年
5 倪泽强;投资者保护与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的省际差异研究[D];暨南大学;2010年
6 孙燕东;基于投资者保护的会计信息披露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6年
7 李摂伊;中国公司债投资者保护机制研究[D];复旦大学;2013年
8 李艳虹;投资者保护、绩效与风险控制[D];暨南大学;2006年
9 段亚林;论大股东股权滥用[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10 王冰;中国企业交叉上市研究[D];辽宁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璐;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D];暨南大学;2008年
2 杨雪琼;我国投资者保护制度的建立与完善[D];吉林大学;2007年
3 倪志平;媒体关注和投资者保护的相关性[D];东北财经大学;2013年
4 郭放;股权众筹立法问题研究[D];辽宁大学;2015年
5 王静;基于绑定假说的交叉上市与高管变更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2015年
6 孙哲;我国股权众筹中投资者保护法律制度的构建[D];华东政法大学;2015年
7 周长杰;投资者保护与现金持有价值关系的实证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8 李剑辉;关于投资者保护对上市公司意义的研究[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9 陈诚;投资者保护与金融风险防范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10 蔡敏;投资者保护与企业价值的实证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631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631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