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论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

发布时间:2017-08-13 21:42

  本文关键词:论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


  更多相关文章: 政治参与 互联网 网络政治参与


【摘要】: 网络政治参与是当今世界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蓬勃发展,我国网络政治参与也正在日新月异的发展。近几年来,由于原有政治参与体制存在的诸多问题,中国公民越来越多地通过互联网进行政治参与,并且这种情况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全面分析网络政治参与对于引导中国公民理性地进行网络政治参与活动,促进中国公民政治参与的有序化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政治文明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首先考察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的发展,认为伴随互联网的诞生,网络政治参与历经了起步、力量初显、到走向高点这三个阶段,并在这过程中形成了网络舆论、网络社群、网络政治人三种参与形态。接着阐述了网络政治参与具有的平等性、互动性、开放性、高效性、直接性、隐匿性、多元性等特点和优点,并通过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加以佐证。然后分析了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非理性、非法参与、“数字鸿沟”等问题及原因。最后,就如何规范有序推进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提出了三方面的对策建议:第一、创造条件,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第二、加强规范,正确引导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第三、缩小“数字鸿沟”提供平等的网络参与机会。
【关键词】:政治参与 互联网 网络政治参与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621.5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7
  • 一、导论7-15
  • (一) 问题的提出7-8
  • (二)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8-11
  • (三) 核心概念界定11-15
  • 1、政治参与11-14
  • 2、公民网络政治参与14-15
  • 二、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的发展状况15-37
  • (一)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在中国的发展15-24
  • 1、产生前提: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运用15-16
  • 2、参与形态:网络舆论、网络社群、网络政治人16-21
  • 3、发展历程: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三个阶段21-24
  • (二) 网络政治参与的特点24-37
  • 1、直接性和廉价性24-28
  • 2、平等性和开放性28-31
  • 3、多元化和互动性31-32
  • 4、匿名性和高效性32-37
  • 三、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37-42
  • (一)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数字鸿沟”37-38
  • (二)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存在的“非理性”因素38-40
  • (三) 公民网络政治参与中的非法参与扩大40-42
  • 四、规范有序推进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对策42-51
  • (一) 创造条件畅通公民网络政治参与渠道42-44
  • 1、完善我国公民政治参与机制为网络政治参与提供制度保障42-43
  • 2、从政府、社会和个人全面入手 促进公民网络参政43-44
  • (二) 加强规范 正确引导公民网络政治参与行为44-48
  • 1、加强对网络的监控和管理完善网络立法44-45
  • 2、加强对网上信息节点的控制与管理净化网络空间45-46
  • 3、健全网络伦理规范体系提高网民素质46-48
  • (三) 缩小“数字鸿沟”提供平等的网络政治参与机会48-51
  • 1、加快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行普遍服务政策48-49
  • 2、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加强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普及49-51
  • 结论51-53
  • 参考文献53-57
  • 攻读学位期间本人公开发表的论文57-58
  • 后记58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汪雪芬;;网络环境下公民的政治参与问题探讨[J];当代社科视野;2011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正玲;当代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夏云;网络政治参与有效性的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2 江聪;我国私营企业主政治参与中越轨问题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1年

3 张晓敏;当前我国的网络政治参与及其引导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1年

4 张冬平;城市居民基于网络参与社区治理研究[D];中南大学;2010年

5 孙泉;网络民意对公共决策的影响研究[D];苏州大学;2011年

6 李杨;从对立到协商:网络时代政府回应的变革[D];安徽大学;2010年

7 汤琳;中国公民网络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10年

8 易蓓;新社会阶层网络舆情分析与引导机制研究[D];湖南农业大学;2012年

9 黄碧钗;关于网络参政的哲学思考[D];福建师范大学;2012年

10 敖炀;我国网络政治参与的负效应及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6690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6690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10e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