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历史使命研究
本文关键词:“中国梦”与当代青年历史使命研究
【摘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共产党面对改革开放三十多年高速发展、面对建国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六十多年探索实践、面对近代以来一百多年中华儿女抗争奋斗、面对五千年中华文明传承发展所提出的伟大战略。当代青年有幸成长于这个伟大的时代、有幸将自己的个人梦想同祖国复兴之梦融为一体、有幸成为实践“中国梦”的重要力量。当代青年作为民族复兴伟业的中坚力量,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时代背景下,应当勇敢肩负起历史赋予的神圣使命,为“中国梦”的实现贡献青春和力量。具体而言,本文的主体部分如下: 第一部分导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 第二部分,阐述了“中国梦”与青年历史使命相关理论,对相关论点进行了深入论述,并且深刻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 第三部分,,以山西两所高校部分青年学生为样本,进行“‘中国梦’与青年历史使命认知”问卷调查。总结当代青年对“‘中国梦’与青年历史使命”这一课题的基本认知状况。 第四部分,分析了当代青年在机遇与挑战中肩负历史使命。其中,机遇部分包括承载国家厚望、相遇复兴伟业、肩负创新战略;挑战部分包括社会外部状况和青年自身状况。 第五部分,提出激励当代青年肩负历史使命实现“中国梦”的路径。当代青年要将自己的成长成才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融为一体,让自我的青春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丽事业共同出彩。
【关键词】:中国梦 青年 使命
【学位授予单位】:中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432.62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10
- 1 导论10-19
- 1.1 研究背景10-11
- 1.2 研究目的11-12
- 1.3 研究意义12-14
- 1.3.1 理论意义12-13
- 1.3.2 实际应用价值13-14
- 1.4 研究现状14-17
- 1.4.1 国内研究现状14-17
- 1.4.2 国外研究现状17
- 1.5 研究方法17-19
- 1.5.1 文献资料法17-18
- 1.5.2 问卷调查法18
- 1.5.3 理论结合实际法18-19
- 2 “中国梦”与青年历史使命的相关理论19-31
- 2.1 “中国梦”19-23
- 2.1.1 历史脉络19-21
- 2.1.2 科学内涵21-23
- 2.2 青年历史使命23-26
- 2.2.1 青年使命23-24
- 2.2.2 马克思主义青年观24-26
- 2.3 “中国梦”与青年历史使命的关系26-31
- 2.3.1 “中国梦”对青年历史使命的正向引导26-28
- 2.3.2 青年历史使命对“中国梦”的重要支撑28-31
- 3 进行“‘中国梦’与青年历史使命认知”调查分析31-38
- 3.1 以山西两所高校部分青年学生为样本进行问卷调查31-35
- 3.1.1 样本信息描述31-32
- 3.1.2 调研结果描述32-35
- 3.2 调查结果分析35-38
- 3.2.1 青年对“中国梦”与青年历史使命基本认同35-36
- 3.2.2 青年对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之间关系认知不足36-38
- 4 当代青年在机遇与挑战中肩负历史使命38-48
- 4.1 当代青年的机遇38-41
- 4.1.1 承载国家厚望38-39
- 4.1.2 相遇复兴伟业39-40
- 4.1.3 肩负创新战略40-41
- 4.2 当代青年的挑战41-45
- 4.2.1 社会外部状况41-44
- 4.2.2 青年自身状况44-45
- 4.3 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45-48
- 4.3.1 肩负继往开来的历史重任45-46
- 4.3.2 肩负学习创新的科技使命46-47
- 4.3.3 肩负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47-48
- 5 激励当代青年肩负起历史使命实现“中国梦”的路径48-53
- 5.1 当代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48-49
- 5.2 当代青年要锤炼高尚品格49-50
- 5.3 当代青年要练就过硬本领50-51
- 5.4 当代青年要发扬创新精神51
- 5.5 当代青年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51-53
- 6 结论与展望53-54
- 参考文献54-57
- 附录57-59
- 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所取得的研究成果59-60
- 致谢60-61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薛立芳;;儒家礼乐文化与修、齐、治、平之关系略论[J];湖北社会科学;2012年04期
2 黄群慧;;中国的工业大国国情与工业强国战略[J];中国工业经济;2012年03期
3 聂文渊;孟子政治观中的民本思想[J];贵州社会科学;1993年01期
4 朱继东;;“中国梦”和“美国梦”的差异在哪里?[J];党建;2013年02期
5 马静;;美国梦?欧洲梦?还是中国梦?——专访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赵汀阳[J];理论参考;2013年03期
6 顾海良;张岂之;靳诺;胡树祥;张大良;张东刚;苏雨恒;宋凌云;杨海英;王炳林;颜吾佴;郝立新;李松林;;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年07期
7 忻中;毛泽东的刻苦读书精神[J];党建研究;1991年12期
8 曾杰,张玉臣;谈谈由理论到实践的中介——信念[J];理论探讨;1993年04期
9 包红君;洋务运动与中国近代化[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03期
10 高全喜;姚中秋;许章润;何怀宏;任锋;泮伟江;许纪霖;任剑涛;马勇;翟志勇;单纯;黄卉;张千帆;邱立波;陈明;王焱;康子兴;李筠;明辉;田飞龙;;世界历史的中国时刻[J];开放时代;2013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陈文珍;马克思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的多维审视[D];湖南师范大学;2012年
2 刘德定;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3 兰亚明;关于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若干问题研究[D];南京大学;2013年
4 杨立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青年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3年
5 董立清;消费社会人的价值观的偏失与重建[D];北京交通大学;2012年
6 孙杰;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7 高彬;中国共产党指导思想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14年
8 吴永辉;马克思的全球全面生产理论研究[D];河南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96340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634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