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硕士论文 >

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05 23:49

  本文关键词: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志愿者 志愿服务 立法研究


【摘要】:志愿服务在每个文明社会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角色,志愿服务是指任何人在不计物质回报的情况下,自愿投入时间和精力来从事促进社会进步、社会福利和人类发展的活动。这个概念不仅包含一国之内的志愿行为,而且包括跨境、双边和国际的志愿项目。志愿服务不仅有助于改善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社会福利和社会进步,而且也是各个国家和联合国开展人道主义援助、技术合作、改善人权、促进民主和和平的重要工具。用原联合国秘书长安南的话说:志愿者精神是联合国精神的最终体现。 作为促进公众利益的重要社会项目,志愿服务在全球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和支持。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志愿服务在大多数的西方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成熟的运行模式,志愿服务的行为和活动通过立法得到了规范,成为西方国家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吸引了民众的广泛参与。中国以青年志愿者为主体的志愿服务事业自20世纪90年代初才开始启动,但在短短的十多年时间内,因为具有深厚的历史基础和巨大的社会需求,便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等领域产生了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然而作为新生事物,中国的志愿服务在发展过程中遇到了一些问题;特别是没有权威和统一的立法,这阻碍了中国志愿服务的发展。为了突破这一困境,中国必须加快对志愿服务法律法规的研究和制定,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法律体制以促进中国志愿服务的健康稳步的发展,为此,本文开展了有益的探讨。 本文首先阐述了志愿服务、志愿者精神、志愿者的基本概念,概括了志愿服务的基本特征,通过对中西方志愿服务发展进程和特点进行比较,提炼了西方国家志愿服务的成熟方法以推动中国的志愿服务的发展。本文以浙江省志愿服务立法实践为例,较全面地对浙江省志愿服务立法及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出台《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解读了《条例》的实质内容和亮点,并对《条例》正式实施四年多来的立法效果进行评估,总结了成效,深入分析了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浙江志愿服务立法的三点建议。通过对浙江志愿服务立法的实证研究,从而为促进中国志愿服务立法的健康发展理清了思路。
【关键词】:志愿者 志愿服务 立法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2.1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导言12-16
  • 第一章 志愿服务的基本理论16-21
  • 第一节 志愿服务的相关概念16-18
  • 1、 志愿服务16
  • 2、 志愿精神16-17
  • 3、 志愿者17-18
  • 第二节 志愿服务的特征18-21
  • 1、 自愿性18-19
  • 2、 社会性19
  • 3、 公益性19
  • 4、 非营利性19
  • 5、 组织性19-21
  • 第二章 国内外志愿服务立法现状21-28
  • 第一节 欧美国家志愿服务立法概况21-25
  • 1、 美国志愿服务立法21-22
  • 2、 英国志愿服务立法22-23
  • 3、 德国志愿服务立法23
  • 4、 法国志愿服务立法23-24
  • 5、 日本志愿服务立法24-25
  • 第二节 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现状25-28
  • 第三章 浙江省志愿服务立法实证研究28-40
  • 第一节 浙江省志愿服务发展概况28-29
  • 1、 探索起步阶段28
  • 2、 整体推进阶段28-29
  • 3、 规范提升阶段29
  • 第二节 浙江省志愿服务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29-32
  • 1、 促进志愿服务持续发展的需要29-30
  • 2、 开展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30
  • 3、 完善社会服务保障体系的需要30-31
  • 4、 建设法治浙江的需要31
  • 5、 推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需要31-32
  • 第三节 《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的实质内容和亮点32-35
  • 1、 《条例》的实质内容32-33
  • (1) 明确组织体系32
  • (2) 规范志愿行为32-33
  • (3) 强化激励保障33
  • 2、 《条例》的立法亮点33-35
  • (1) 界定志愿服务33-34
  • (2) 成立协调机构34
  • (3) 设立浙江省志愿者日34
  • (4) 保护非组织形式志愿活动34
  • (5) 协议明确各方权利义务34-35
  • (6) 规范省(境)外志愿活动35
  • 第四节 《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的立法效果评估35-40
  • 1、 《浙江省志愿服务条例》实施成效36-38
  • (1) 志愿服务队伍不断壮大36
  • (2) 志愿服务品牌逐步提升36
  • (3) 志愿服务成效日益明显36-37
  • (4) 志愿服务机制日臻完善37-38
  • 2、 存在问题38
  • (1) 资金保障不够有力38
  • (2) 激励机制不够健全38
  • (3) 社会宣传有待加强38
  • 3、 几点建议38-40
  • (1) 纳入社会保障体系38-39
  • (2) 完善志愿服务激励机制39
  • (3) 加强志愿服务管理功能39-40
  • 结束语40-41
  • 参考文献41-4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方力;;争当排头兵永做先锋队[J];前线;2010年S2期

2 ;志愿服务活动[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3 张永强;;志愿服务莫立法[J];法制与社会;2009年17期

4 ;心手相连,志愿服务点亮和谐中原[J];时代青年(月读);2010年02期

5 叶盛;关东;;志愿服务 温暖同行[J];当代广西;2011年09期

6 蔡宜旦,汪慧;试论青年志愿者参与动机的引导和激励[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4期

7 ;关于尽快制定《上海市志愿服务条例》的议案(第25号)[J];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报;2008年Z1期

8 张冉燃;;志愿者:中国社会力量的成长[J];w,

本文编号:97954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huoshibiyelunwen/97954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b8ed***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