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网络互动对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自主性的中介作用

发布时间:2017-12-25 14:08

  本文关键词:网络互动对社区社会组织服务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自主性的中介作用 出处:《浙江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更多相关文章: 社区社会组织 网络互动 自主性 策略性回应 服务绩效


【摘要】:在中国国家治理体系转型的背景下,国家与社会关系的格局将发生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政府作为向社会公众提供公共服务的天然主体虽然承担了社会当中主要的公共服务职责,但是无法有效满足公众对公共服务日趋多元化和异质化的需求。与此同时,社会组织(NGO)在政府和学界的扶持和倡导下得到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从数量上来看,其增长规模已成井喷态势。如果把社会组织视为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补充和优化角色,其功能已经得到了政府和城乡居民的广泛认可。与此同时,“社会组织的自主性”问题逐渐受到众多研究者的关注。理论界一般的观点认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可以正向影响服务绩效,然而从经验研究的结果来看,社会组织通过依附于政府亦可能达成较好的服务绩效,这种在经验与理论上的矛盾,一方面可能源于社会组织与政府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独立”或“依附”所能涵盖,它们的关系是复杂和动态的,对于自主性概念的学术延展还有待挖掘,另一方面社会组织提供公共服务的机制尚未完全被揭示。我们可以认为对于提供公共服务而言,无论政府,还是社会组织“各自为政”的时代已经过去,它们面临的将是“网络互动”下的协作变革。网络互动到底如何影响社区社会组织的自主性及其服务绩效的作用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特别是针对城市社区网络背景下的社区社会组织如何利用网络互动和自主性特征,采取对应的策略,实现服务绩效提升的实证研究有待深入。基于以上现实和理论背景,本研究借鉴社会网络、国家与社会关系两大理论视角,结合网络互动、社会组织自主性和策略性回应三大领域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本文的核心研究问题:自主性对网络互动与服务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并划分为两项子研究:(1)研究一:研究自主性对网络互动与服务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2)研究二:探讨组织策略性回应对自主性与服务绩效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上述研究工作的开展,本文得出如下主要结论:(1)网络互动、自主性分别对服务绩效起到显著的影响作用。第一,网络互动正向影响服务绩效。其中,社区网络互动对服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业网络互动对服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第二,自主性正向影响服务绩效。其中,资源性自主对服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决策性自主对服务绩效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网络互动正向影响自主性。其中,社区网络互动对资源性自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区网络互动对决策性自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业网络互动对资源性自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商业网络互动对决策性自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3)自主性在网络互动与服务绩效关系中发挥着中介作用。其中,资源性自主在社区网络互动与服务绩效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资源性自主在商业网络互动与服务绩效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决策性自主在社区网络互动与服务绩效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决策性自主在商业网络互动与服务绩效关系中起到显著的中介作用。(4)组织的策略性回应在自主性与服务绩效关系中发挥着调节作用。当社区社会组织采取与政府积极合作的策略性回应时,资源性自主与服务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加强;当社区社会组织采取与政府积极合作的策略性回应时,决策性自主与服务绩效的正相关关系加强。由于自主性被视为社会组织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战略性课题,研究自主性如何在网络互动与服务绩效的作用机制中发挥中介作用更显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以上研究问题,本文从以下这些方面对现有研究进行了创新和贡献:第一,以社会网络和国家与社会关系为视角,构建了网络互动对服务绩效作用机制的概念模型。基于社会网络和国家与社会关系的理论基础,对二者进行视角上的整合,对网络互动、自主性、策略性回应以及服务绩效等概念进行相关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对网络互动、自主性概念、策略性回应概念进行了多维度的讨论,并以此构建了“网络互动——自主性——服务绩效”的网络互动对服务绩效的理论分析框架,全面地解读了网络互动对服务绩效的作用机制,深入地分析了自主性对网络互动与服务绩效的中介效应以及策略性回应对于自主性与服务绩效的调节效应。第二,论证了自主性对网络互动与服务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进一步打开了它们之间作用的黑箱,同时论证了不同的自主性导致了网络互动对服务绩效的差异性作用。这首先在理论上回应了“自主性正向影响服务绩效”的一般论点,为经验研究中组织越依附于政府,服务绩效越好的现象提供了理论解释。其次,对于社区社会组织根据自身的网络互动现状,重新审视与政府之间的关系,从而实现组织资源与能力的有效匹配,并最终实现组织优势扩大和服务绩效提升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实践参考。第三,以策略性回应为调节,进一步论证了自主性与服务绩效之间的作用机制,丰富了社会组织自主性概念的实证研究内涵。这对于嵌入于网络中的社区社会组织,在与其他行动者的互动中,根据自身的结构化特征制定策略,从而优化组织的网络结构,获得更多的资源,争取到更大的自主空间,实现组织目标有着重要的现实借鉴意义。
【学位授予单位】:浙江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669.3;D632.9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传海;马俊彪;;中国社区社会组织培育与发展研究——以美国社区非营利组织发展为借鉴[J];学会;2015年01期

2 费迪;王诗宗;;中国社会组织独立性与自主性的关系探究:基于浙江的经验[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4年01期

3 李军鹏;;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学理因由、典型模式与推进策略[J];改革;2013年12期

4 宋程成;蔡宁;王诗宗;;跨部门协同中非营利组织自主性的形成机制——来自政治关联的解释[J];公共管理学报;2013年04期

5 王诗宗;宋程成;;独立抑或自主:中国社会组织特征问题重思[J];中国社会科学;2013年05期

6 郁建兴;金蕾;;社区社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作用——以杭州市为例[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2年04期

7 吴素雄;郑卫荣;杨华;;社区社会组织的培育主体选择:基于公共服务供给二次分工中居委会的局限性视角[J];管理世界;2012年06期

8 夏建中;张菊枝;;我国城市社区社会组织的主要类型与特点[J];城市观察;2012年02期

9 吴建平;;理解法团主义——兼论其在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研究中的适用性[J];社会学研究;2012年01期

10 唐文玉;马西恒;;去政治的自主性:民办社会组织的生存策略——以恩派(NPI)公益组织发展中心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11年10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沈永东;变动环境中行业协会与政府之间的策略性互动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2 浦贵阳;价值网络对创新绩效的作用机制研究[D];浙江大学;2014年

3 袁鹰;银企嵌入性对中小企业融资影响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4 张鸣;政府信用与政府绩效关联机理研究[D];浙江大学;2013年

5 李慧凤;社区治理与社会管理体制创新[D];浙江大学;2011年



本文编号:133312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33312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726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