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划归训练管理部的院校_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6-11-28 12:13

  本文关键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  ]

划归训练管理部的院校_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

  作     者陈达云 著

  出 版 社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7-1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是民族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民族院校学科的发展直接关系着民族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由陈达云编著的《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比较研究法、实地调查法、个案剖析法等研究方法,将民族高校学科建设纳入民族高等教育发展总体范围内来考察,纳入党在新时期民族工作的总体目标来考察,与实现西部大开发目标与任务结合起来考察,纳入高等教育的范围内进行研究,以期做到学科建设与民族高教发展相结合。

  本书通过系统研究,本著主要探讨以下五方面问题:一是分五个阶段总结梳理了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历史与现状,二是深刻剖析了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矛盾,三是重点探讨了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定位,四是提出并分析了跨越式发展是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五是明确提出了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措施。

  陈达云,男,彝族,1958年3月生,四川冕宁人。1985年毕业于西南民族学院政治系政治专业,,华中科技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历任西南民族学院团委书记、学生处处长,1995年任西南民族学院党委副书记,2000年10月任中南民族学院党委常务副书记(正厅级),2002年12月任中南民族大学校长兼党委副书记。2005年1月任西南民族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2008年7月任中南民族大学党委书记。兼任教育部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教育部教学评估专家组成员、湖北省高校党建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高校领导科学学会副会长等职。主要研究高等教育管理。在《民族研究》、《光明日报》(理论版)、《中国高等教育》、《高校理论战线》等重要期刊发表论文近60篇,出版著作10部,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项,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3项。

  序

  前言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视角与方法

  五、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与局限

  第一章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历史与现状

  一、民族院校的发展历史

  (一)建国初期的民族院校(1949-1955年)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院校(1956-1966年)

  (三)“文化大革命”中的民族院校(1966-1976年)

  (四)恢复和发展时期的民族院校(1977-1991年)

  (五)深化改革、加快发展时期的民族院校(1992年-今)

  二、民族院校的学科发展历程

  (一)学科发展的准备时期(1949-1955年)

  (二)学科发展的起步时期(1956-1966年)

  (三)学科发展的曲折时期(1966-1976年)

  (四)学科发展的稳步前进时期(1977-1993年)

  (五)学科发展的调整优化时期(1994年-今)

  三、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现状

  (一)学科数量上有一定的突破,学科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二)改变了单纯的文理型学科结构,学科结构趋向合理

  (三)建立了一大批具有民族特色、符合民族地区实际需要的学科群和专业

  四、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学科建设缺乏总体规划

  (二)学科发展定位不准确,目标过高

  (三)学科结构失衡,专业设置重复现象严重

  (四)学科建设单兵挺进,忽视整体优化

  (五)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建设水平偏低,优势不明显

  (六)学科团队建设乏力,学科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七)学科环境建设未引起足够的重视

  (八)学科建设资金不足

  第二章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矛盾

  一、民族院校学科发展的基本动力

  (一)“民族院校的学科”释义

  (二)影响民族院校学科发展的主要因素

  二、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基本矛盾

  (一)外部矛盾:满足市场需求与满足政府规划之间的矛盾

  (二)内部矛盾:满足人才培养需要与满足科学研究需要的矛盾

  (三)内外矛盾:满足科学发展的内在逻辑需要与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矛盾

  三、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的具体矛盾

  (一)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矛盾

  (二)优势先行与整体优化的矛盾

  (三)跟踪学科主流方向与确定学科主导方向的矛盾

  (四)学科带头人与学科创新团队的矛盾

  (五)“硬件”建设与“软件”建设的矛盾

  第三章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定位

  一、学科建设定位的涵义及其意义

  二、影响学科建设定位的要素

  (一)影响学科建设定位的内部要素

  (二)影响学科建设定位的外部要素

  三、影响民族高校学科建设定位的要素

  四、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正确定位

  五、目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定位存在的问题及其影响

  六、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定位模式

  七、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科学定位的保障措施

  第四章 跨越式发展: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选择

  一、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现实意义

  (一)跨越式发展解析

  (二)推进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跨越式发展是办高水平民族大学的

  必然选择

  二、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后发优势:跨越式发展的理论依据

  (一)学科发展理念的后发优势

  (二)政策后发优势

  (三)技术性后发优势

  (四)制度后发优势

  (五)发展动力的后发优势

  三、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机遇与成就:跨越式发展的现实依据

  (一)民族院校学科建设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二)民族院校学科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四、民族院校学科建设跨越式发展的战略选择

  (一)非均衡发展战略

  (二)集群化发展战略

  (三)开放战略

  (四)学科创新战略

  五、学科创新个案研究:关于建立民族工作学的理性探索

  (一)建立民族工作学的目的和意义

  (二)民族工作学的理论来源和实践基础

  (三)民族工作学的学科名称和内涵

  (四)民族工作学的学科性质和理论特色

  (五)民族工作学的基本学科体系和研究方法体系

  第五章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的战略措施

  一、建立健全管理机构,为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二、加强学科基础设施建设,为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提供高水准的发展平台

  (一)加强学科基地建设

  (二)抓好项目建设,构建学科建设载体

  三、加强学科队伍建设,为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提供人力资源支持

  四、调整学科布局与结构,为提高民族院校的办学活力夯实基础

  五、塑造学科特色,发挥民族院校的比较优势

  六、实施非均衡发展策略,加强重点学科建设,尽快提升民族院校的学科水平

  (一)建立科学的学科发展决策机制

  (二)遵循学科发展规律,凝练学科方向

  (三)精心组织,集中优势力量攻关

  (四)突出重点、带动整体,处理好重点学科与一般学科之间的关系

  七、强化重点学科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一)民族院校必须强化重点学科为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

  (二)重点学科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贡献

  (三)加强重点学科建设,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八、加强合作与交流,扩大学科开放与影响

  (一)广泛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与合作,提高师资队伍学术水平

  (二)积极参与国际学术交流和合作科研,不断提高民族院校的

  学术水平

  参考文献

  后记

  

(编辑:张鹏

[字号:]



  • 前一则: 中国民族研究年鉴(2009年卷)
  • 后一则: 中国高校少数民族招生考试政策研究
  • 网站声明
    本网站是国家民委主管的大型公益性网站,所收集的资料主要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也不具有任何商业目的。如果您发现网站上内容不符合事实或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电话:010-82685629 电子邮箱:zgmzb@sina.com
    感谢您对我网的关注!


      本文关键词: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19669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19669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3c7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