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3 20:09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地理空间视角是地理学观察、认识地理事物的切入角度,是分析和解决地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它为人们提出、识别和解决地理问题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并为人们对地理事象的评价提供了参考框架。目前,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基础地理教育关注的热点。但我国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和制约,空间视角培养在课堂教学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由于部分地理教师缺乏相关的理论基础知识,培养学生从地理空间视角看问题的意识不强,方式方法不得当,使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尚未获得理想的教学成效。因此,明确高中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内容及培养基准,探明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现实状况,据此为高中地理教学中空间视角培养的有效实施提供理论指导与相关对策,既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又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文章在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首先对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内容进行了梳理,界定了地理空间视角的内涵及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从地理空间视角看问题的“思维路径”及其对地理教学的引领价值。文章根据对中学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调查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总结了空间视角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问题存在的原因,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教学策略。在具体策略中,结合案例分析进行阐释。文章还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中的作用、价值及运用策略,从理论到实践上为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提出了具体的方法与路径。全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论三大部分组成,正文部分是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主体,全文遵循了从理论研究到实证研究的技术路线。绪论部分从空间视角培养的重要价值及意义、目前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存在的现实问题等方面阐释了该研究的背景,明确了该研究的理论意义及实践意义,提出了研究内容、研究问题和目标,并阐释了具体的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正文部分首先从地理空间、空间视角、地理视角和地理空间视角等研究成果着手,系统的梳理了地理空间视角内涵,归纳了国内外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并结合我国人教版高中地理教材(必修1.2.3)的内容及《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对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重点领域和内容作了具体分析。文章认为,高中阶段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应该主要从“空间现象”的角度、“空间联系”的角度和“空间过程”的角度来研究,具体来说,空间现象涵盖了空间位置、空间分布、空间结构等内容,而空间联系内容包含要素之间的联系、地理因果联系和“人”、“地”关系等具体内容,地理空间过程主要指地理事物和现象随时间的推移而表现出来的动态变化过程和特征。全文以此为三个基本维度,提出了从地理空间视角看问题的“思维路径”及其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并以上述三个维度为基本方向,对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针对调查结果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为了提高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成效,实现高中生地理空间素养培养和教育的目标,文章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空间视角培养中的优势和功能,并阐释了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地理空间视角的具体形式,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策略,并对相关策略结合案例进行具体分析和阐释。结论与展望部分,概括了本研究在地理空间视角及其教学中的方法论意义、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的界定、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具体策略、基于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等方面研究的结论。同时,对该研究有待进一步研究的内容和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了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关键词】:地理空间视角 培养现状 培养策略 思维路径
【学位授予单位】:东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633.55
【目录】:
  • 中文摘要4-6
  • 英文摘要6-13
  • 第一章 绪论13-22
  • 一、研究缘起13-16
  • (一)从地理空间视角看问题是地理素养的重要体现13
  • (二)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是各国基础地理教育关注的热点13-14
  • (三)认识人类生存的空间环境往往要从地理空间视角入手14-15
  • (四)基础地理教育中的地理空间视角及其培养研究较为薄弱15
  • (五)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15
  • (六)地理信息技术是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视角的重要方法和有效途径15-16
  • 二、研究问题与研究目标16-17
  • (一)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基本内容16
  • (二)基于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的调查16-17
  • (三)探明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现实状况存在问题的原因17
  • (四)基于该调查为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提出相关策略17
  • 三、研究意义517-18
  • (一)为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提供参考依据17-18
  • (二)为高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视角提供理论依据18
  • (三)为高中地理教学开展地理空间视角培养提供具体对策18
  • 四、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18-19
  • 五、论文结构与内容概要19-21
  • (一)论文结构19-20
  • (二)内容概要20-21
  • 六、论文创新之处21-22
  • (一)梳理、推导出高中地理空间视角的内容结构框架21
  • (二)分析了地理空间视角教学的方法论意义21
  • (三)为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提出了相关教学策略21-22
  • 第二章 地理空间视角及其教学的方法论意义分析22-43
  • 第一节 地理空间视角内涵22-32
  • 一、关于地理空间的研究22-24
  • 二、关于空间视角的研究24
  • 三、关于地理视角的研究24-26
  • 四、关于地理空间视角的研究26-28
  • 五、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研究28-29
  • 六、地理空间视角内涵29-32
  • 第二节 地理空间视角教学的方法论意义32-43
  • 一、以空间现象为基础分析地理空间32-34
  • 二、以空间格局为依托认识地理空间34-36
  • 三、通过空间过程的分析认识地理空间36-43
  • 第三章 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及其培养目标43-62
  • 第一节 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的理论梳理43-54
  • 一、从相关研究文献看地理空间视角的基本内容43-44
  • 二、国内外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44-46
  • 三、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重点领域46-54
  • 第二节 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基本目标54-62
  • 一、美国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目标55-58
  • 二、国内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目标58-61
  • 三、对我国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目标的建议61-62
  • 第四章 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调查62-88
  • 第一节 调查问卷设计62-69
  • 一、调查目的62
  • 二、样本的选取和获得62
  • 三、调查问卷设计62-63
  • 四、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方法63-64
  • 五、问卷设计流程64
  • 六、预试64
  • 七、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问卷预试结果分析与修正64-69
  • 第二节 教师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状况调查分析69-88
  • 一、培养学生从地理空间现象的角度看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69-72
  • 二、培养学生从地理空间格局的角度看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72-75
  • 三、培养学生从地理空间联系与差异的角度看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75-77
  • 四、培养学生从地理空间过程的角度看问题的调查结果分析77-80
  • 五、教师对地理空间视角培养价值认知度调查分析80-82
  • 六、地理空间视角教学影响因素调查分析82-84
  • 七、结论和建议84-88
  • 第五章 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的培养策略88-108
  • 第一节 认识“区域空间”的培养策略88-91
  • 一、认识“空间特征”是培养空间视角的基础88-89
  • 二、“空间尺度转换”是培养空间视角的重要方法89-91
  • 第二节 地理“空间联系”视角的培养策略91-102
  • 一、考虑空间定位是认识空间联系的基础91-94
  • 二、认识空间内要素之间的联系是学习空间联系的核心94-96
  • 三、分析空间上的成因联系是学习空间联系的方法96-100
  • 四、分析“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是认识空间联系的目标100-102
  • 第三节 地理“空间过程”视角的培养策略102-108
  • 一、分析空间内的要素填充是认识地理过程的基础102-103
  • 二、从“标志性特征”入手认识地理过程103-105
  • 三、依据对“动因”与“条件”的剖析认识地理过程105-106
  • 四、从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看地理过程106
  • 五、通过地理空间推理认识地理过程106-108
  • 第六章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地理空间视角108-128
  • 第一节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空间视角培养中的优势和功能108-112
  • 一、地理信息技术在空间视角培养中的优势108-110
  • 二、地理信息技术在空间视角培养中的功能110-112
  • 第二节 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地理空间视角的具体形式112-117
  • 一、培养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的信息技术运用形式112-115
  • 二、空间视角培养中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的基本原则115-117
  • 第三节 基于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的地理信息技术运用策略117-128
  • 一、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从空间位置的角度认识地理问题117-120
  • 二、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从空间分布的角度认识地理问题120-124
  • 三、运用地理信息技术培养学生从空间联系的角度认识地理问题124-128
  • 结论与展望128-132
  • 一、主要结论128-131
  • (一)地理空间视角及其教学研究的相关结论128-129
  • (二)高中地理空间视角培养内容及要求研究结论129
  • (三)空间视角分析的“思维路径”对地理教学的指向性要求研究结论129
  • (四)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论129-130
  • (五)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空间视角培养中的运用相关结论130-131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131-132
  • 参考文献132-137
  • 附录137-143
  • 后记143-146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著作情况1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马广德;;试析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影响[J];宁夏社会科学;2007年04期

2 赵欣;;谈人类政治活动对地理空间的选择思想[J];鄂州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3 张光英;;闽东畲族群落文化特色及其地理空间响应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1年25期

4 徐志梅;袁孝亭;;高中生地理空间能力水平差异研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年12期

5 李培收;周妍华;;选准两个载体 做实课题研究——《学生地理空间感的建立与应用》课题载体的选择与研究[J];中国教师;2007年09期

6 林炳伟;;揉历史要素于地理空间概念的教学[J];教学月刊(中学版);2010年04期

7 龚倩;赵媛;;略论地理空间思维[J];地理教学;2010年21期

8 徐志梅;袁孝亭;;高中生地理空间能力测量量表初步编制[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3年08期

9 林元龙;;试论地理空间思维教与学的新视角[J];地理教育;2014年Z1期

10 李黎;大江 流日夜[J];课外语文;2004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霍伯承;张明祥;;美国地理空间情报局的未来发展概述[A];第二届“测绘科学前沿技术论坛”论文精选[C];2010年

2 陈昌令;;建设数字永州地理空间框架重在谋篇布局[A];2009全国测绘科技信息交流会暨首届测绘博客征文颁奖论文集[C];2009年

3 李才仙;刘金凤;张发勇;;基于地理空间统计促进全面、和谐、可持续科学发展[A];2009`中国地理信息产业论坛暨第二届教育论坛就业洽谈会论文集[C];2009年

4 陈昌令;;建设数字永州地理空间框架重在谋篇布局[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5 彭悦;向洪普;;湖南省地理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思路[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6 李军;曾澜;;自然资源和地理空间基础信息库建设框架设计[A];中国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第九届年会论文集[C];2005年

7 任树军;黄文俐;;地理空间数据库集成系统体系结构研究[A];山东省“数字国土”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8 任树军;黄文俐;;地理空间数据库集成系统体系结构研究[A];华东地区第十次测绘学术交流大会论文集[C];2007年

9 王龙波;黄日娟;秦绍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地理空间框架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A];全国测绘科技信息网中南分网第二十四次学术信息交流会论文集[C];2010年

10 李鹤元;韩鹏;谢鹏;周效东;;地理空间元数据和基于网络的数据分发技术研究[A];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中国科协2002年学术年会测绘论文集[C];200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州市国土资源局;构建数字徐州地理空间框架 全面提高为民服务能力[N];徐州日报;2009年

2 王瑜婷邋周建勋 徐小风;共建数字西安地理空间框架[N];中国测绘报;2007年

3 宋俭;“数字太原”地理空间框架试点项目启动[N];山西经济日报;2007年

4 龚雄毅邋黄滨;建设数字宜春地理空间框架[N];中国测绘报;2007年

5 薄云山邋王红杰;“数字太原”地理空间框架开始构建[N];中国国土资源报;2007年

6 本报记者 赫丽萍;重建基础设施 BIM大显身手[N];中华建筑报;2008年

7 黄继跃;黄石市湖北局共建数字黄石地理空间框架[N];中国测绘报;2010年

8 记者 潘燕;数字郑州地理空间框架下月建成[N];郑州日报;2010年

9 陈丽民;数字马鞍山地理空间框架共建共享协议签订[N];中国测绘报;2010年

10 记者 操秀英;中英联合成立地理空间信息研究中心[N];科技日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黄妍;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年

2 周新忠;面向水利地理空间元数据研制与应用的关键技术研究[D];武汉大学;2006年

3 徐志梅;中学生地理空间能力及其培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4 刘峰;基于网格服务的地理空间信息共享平台关键技术研究[D];山东科技大学;2007年

5 郭黎;多源地理空间矢量数据融合理论与方法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8年

6 韩金荣;基于中学生地理空间素养培育的GE运用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7 Pouran Behnia;伊朗中部Saghand-Chadormalu地区矿床勘查的地理空间数据建模[D];武汉大学;2004年

8 张皓;艺术地理——中国当代艺术现象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园园;美军地理空间情报研究[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9年

2 贾晨微;政务地理空间私有云技术研究[D];电子科技大学;2012年

3 许韶华;环境肖像中的地理空间和文化再现[D];清华大学;2011年

4 徐少坤;地理空间元数据可视化研究与实践[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13年

5 曹立娜;初中生地理空间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年

6 李瑞富;拉萨市高中生地理空间能力调查研究[D];西藏大学;2013年

7 许媛;江苏高考试题中地理空间能力的要求与特点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8 郭奎;边界信息系统地理空间数据处理技术[D];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2006年

9 周美娟;多媒体在培养学生地理空间观念中的应用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10 于永德;高中生地理空间能力现状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高中生地理空间视角培养现状与策略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448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6448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2d8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