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
本文关键词: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要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坚决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建设海洋强国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涉及到许多行业,其中建设航运强国则是建设海洋强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国家航运事业所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大都来自全国各个航海院校。而培养高素质的合格航运人才,满足航运事业的需要,则始终是各航海院校的中心任务。航海院校作为普通高校中的特殊高校,它所培养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毕业后所从事的航运事业具有独特的军事性、国际性、危险性及工作条件艰苦性等特点,因此,航海院校在大学生教育方面更多注重在校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教育,而对价值观教育重视程度有所不够,价值观教育的内容比较空泛、教育方式相对滞后、教育机制不够健全。本文正是在这一大背景下展开研究的。全文由五大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选题依据与意义,总结梳理了国内外关于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的现状及成果,最后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与基本架构。 第二部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概述。第一,阐述了价值的本质,价值观的含义与特征。第二,界定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含义与结构,阐述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概述了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过程。第三,厘清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内涵,梳理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轨迹,总结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变迁走势。第四,分析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阐述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与结构。 第三部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第一,从三个方面透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现状: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特殊性;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分析;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第二,从四个方面阐析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因素:家庭影响因素;学校影响因素;航运事业发展影响因素;文化影响因素。第三,归纳总结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三大矛盾: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与空泛的价值观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主体性接受需要与滞后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之间的矛盾;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运行需要与不健全的价值观教育机制之间的矛盾。 第四部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与内容。第一,从目标定位和目标设置两个方面阐述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第二,概括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确立的三大基本原则: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传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第三,总结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五大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同舟共济的海上团队协作精神教育;海洋环保意识教育;海员身心素质教育;献身航运事业自豪感教育。 第五部分,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第一,阐述了加强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三大基本原则: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灌输与疏导相结合;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言教与身教相结合。第二,提出了创新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四大方式:建设具有鲜明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发挥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主体作用:加强航海院校网络传媒阵地建设;探索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第三,提出了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四大运行机制: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全员育人机制: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协调控制机制;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科学评估机制;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环境育人机制。
【关键词】:航海类专业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方式创新 机制完善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海事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1
【目录】:
- 创新点摘要5-6
- 摘要6-8
- ABSTRACT8-14
- 第1章 绪论14-24
- 1.1 选题依据与意义14-18
- 1.1.1 选题依据14-16
- 1.1.2 选题意义16-18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18-21
- 1.2.1 国外研究综述18-19
- 1.2.2 国内研究综述19-21
-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基本构架21-24
- 1.3.1 研究思路方法21-22
- 1.3.2 基本构架22-24
- 第2章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概述24-39
- 2.1 价值观24-28
- 2.1.1 价值的本质24-26
- 2.1.2 价值观的含义与特征26-28
- 2.2 大学生价值观28-32
- 2.2.1 大学生价值观的含义与结构28-29
- 2.2.2 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29-30
- 2.2.3 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过程30-32
- 2.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32-35
- 2.3.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界定32
- 2.3.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变迁轨迹32-34
- 2.3.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变迁走势34-35
- 2.4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35-39
- 2.4.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35-37
- 2.4.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内涵与结构37-39
- 第3章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现状39-58
- 3.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现状39-48
- 3.1.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特殊性39-41
- 3.1.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的现状调查分析41-44
- 3.1.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存在的问题44-48
- 3.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因素分析48-53
- 3.2.1 家庭影响因素48-49
- 3.2.2 学校影响因素49-51
- 3.2.3 航运事业发展影响因素51-52
- 3.2.4 文化影响因素52-53
- 3.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存在的问题53-58
- 3.3.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健康成长需要与空泛的价值观教育内容之间的矛盾53-56
- 3.3.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主体性接受需要与滞后的价值观教育方式之间的矛盾56-57
- 3.3.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运行需要与不健全的价值观教育机制之间的矛盾57-58
- 第4章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与内容58-76
- 4.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58-61
- 4.1.1 目标定位58-59
- 4.1.2 目标设置59-61
- 4.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内容确立的基本原则61-65
- 4.2.1 主导性与多样性相统一61-62
- 4.2.2 民族性与开放性相统一62-64
- 4.2.3 传承性与发展性相统一64-65
- 4.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65-76
- 4.3.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65-70
- 4.3.2 同舟共济的海上团队协作精神教育70
- 4.3.3 海洋环保意识教育70-72
- 4.3.4 海员身心素质教育72-73
- 4.3.5 献身航运事业自豪感教育73-76
- 第5章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对策76-108
- 5.1 加强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原则76-80
- 5.1.1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论与实践相结合76-77
- 5.1.2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灌输与疏导相结合77-78
- 5.1.3 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言教与身教相结合78-80
- 5.2 创新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方式80-99
- 5.2.1 建设具有鲜明航海特色的校园文化80-92
- 5.2.2 发挥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的主体作用92-95
- 5.2.3 加强航海院校网络传媒阵地建设95-97
- 5.2.4 探索航海类专业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新模式97-99
- 5.3 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运行机制99-108
- 5.3.1 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全员育人机制99-101
- 5.3.2 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协调控制机制101-102
- 5.3.3 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科学评估机制102-105
- 5.3.4 完善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环境育人机制105-108
- 参考文献108-112
- 附录: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调查问卷112-122
- 攻读博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122-123
- 致谢123-124
- 作者简介124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观龙;关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思考[J];群众;2000年05期
2 姜南;;浅议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几点对策[J];煤炭高等教育;2005年06期
3 李向军;;新时期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综述[J];教书育人;2008年15期
4 姚军;;当代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之立体透析[J];教育与职业;2008年06期
5 江金妹;浅论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J];福建财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1998年02期
6 林榕华;关于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变化的几点思考[J];福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01期
7 朱漱玉,张文敏;市场经济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及其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04期
8 张剑英;当前加强大学生价值观建设的对策和措施[J];张家口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9 朱曲平,汪松明;当前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及几点思考[J];黔东南民族师专学报;2001年04期
10 黄成忠;;大众文化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探析[J];高教探索;2011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传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成人大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意义[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2 张佩珍;;嬗变与应变: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若干思考[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3 刘胜;;广东大学生价值观与消费行为倾向关系的实证研究[A];中国商品学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10年
4 胡近;;社会转型期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特点与教育探讨[A];社会转型与价值观研讨会论文专辑[C];2000年
5 张海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心理探索[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6 李军;;在模拟航海职业环境下工学一体是航海类专业工学结合的最佳模式[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7 赵闯;;对航海类专业学生健身意识培养的几点思考[A];2004防止船舶行事故新经验新技术学术研讨会论文集(下册)[C];2004年
8 梁超雄;;加强人文教育 提高航海类专业学生素质[A];中国交通教育研究会2008年度交通教育科学优秀论文集[C];2009年
9 耿鹤军;高德毅;;航海类专业准军事化管理模式探讨[A];船员管理与培训教育论文集[C];2005年
10 李勇;胡一民;;航海技能型人力资源情况调研报告[A];2006年苏、浙、闽、沪航海学会学术研讨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宗巍 高飞;革命纪念馆面临新挑战[N];华东旅游报;2008年
2 记者 亓欣欣 实习生 张彬彬 通讯员 穗妇宣;近六成女生愿嫁“富二代”[N];南方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宗巍 高飞;免费参观热潮过后面临新挑战[N];经济参考报;2008年
4 佟吉清;一场自娱自乐的口诛笔伐[N];中国妇女报;2010年
5 特约记者 吴琳;大连海事大学:航海类专业招收第二志愿考生[N];光明日报;2006年
6 记者 吕航;全国航海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达96%[N];中国水运报;2009年
7 顾艳伟;南宁高价文具热销令人忧[N];中国消费者报;2008年
8 ;《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中小学生读本面世[N];北京日报;2000年
9 王军;新时期高校价值观教育模式的思考与构建[N];中国改革报;2003年
10 李德顺;代际价值观研究的新成果[N];光明日报;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金保;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年
2 张兴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年
3 谢宏忠;基于文化多样性视野的大学生价值观导向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10年
4 李纪岩;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0年
5 刘济良;论我国青少年的价值观教育[D];华东师范大学;2001年
6 崔振成;现代性社会与价值观教育[D];东北师范大学;2011年
7 杨飞云;美国学校价值观教育研究[D];河南大学;2012年
8 朱俊林;当代生命价值观教育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9 席佩亚;价值教育模式:理论与实践[D];华东师范大学;2004年
10 龙秀雄;中国共产党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时代性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杜强;航海院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年
2 任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0年
3 巩文学;高校大学生价值观错位及对策研究[D];山东大学;2012年
4 阚妮妮;“90后”大学生价值观研究[D];南京理工大学;2010年
5 顾正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大学生价值观形态的变迁[D];上海师范大学;2010年
6 吕露;改革开放前后大学生价值观比较研究[D];延边大学;2010年
7 王晓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寓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0年
8 甘桔;大学生价值观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D];兰州大学;2010年
9 曲春妮;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青岛科技大学;2010年
10 李芳芳;多元文化背景下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D];重庆工商大学;2010年
本文关键词:航海类专业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13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671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