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我国高校国防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5 16:03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国防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国防体育是国防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国民体育的组成部分,加强高校国防体育的研究不仅对国防教育学科建设,而且对体育基础理论建设,特别是对国防后备力量培养以及综合育人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和个案分析法等,对我国高校国防体育理论与实践进行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先秦时期贵族子弟学校中的乐舞、射和御等课程,是我国高校国防体育的起源之一。清朝末年学堂开设的“操法科”和“体操课”、民国高校的“青年童子军”、抗日战争时期红军大学里的“军事课”,这都为高校国防体育的形成作了主要铺垫。现代大学生军事训练,是推动高校国防体育发展的主要力量。改革开放后的高校国防体育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高校国防体育的教育目的经历了培养统治工具、培养军事人才、综合育人这三个阶段。第二、国防教育、体育教育与国防体育是相辅相成的关系,既有普遍联系,也有本质区别。高校国防体育具有政治性、时代性、强制性等特征,并在国防建设、国防教育和体育教育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第三、高校国防体育的结构是由输入系统(主体要素、内容要素、方法要素)、过程系统(实施要素)和输出系统(目的要素)之间相对稳定的关联所形成的整体结构。高校国防体育的本质功能、辅助功能和派生功能是高校国防体育结构效能的反映。第四、大学生军事训练、国防生军政素质训练、具有国防性质的体育课程等,是高校国防体育的活动形式。在开展高校国防体育活动中应遵循集中训练与日常养成相结合、全体普及与个别提高相结合等原则。第五、高校国防体育的组织机构应为军事教研室和具有国防性质的体育运动项目教研室;鉴别高校国防体育内容的重要依据是国防意识和国防技能。第六、高校国防体育的性质决定了其工作开展具有相关部门多、专业知识面广、场地器材要求高、危险性大等特点。因此,在开展高校国防体育工作中,应重视组织机构间的协调配合、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场地器材的保障等。第七、当前高校国防体育的组织机构尚不健全,师资及场地器材相对紧缺,国防体育课程不够完善,这将影响我国高校国防后备力量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高校国防体育 国防体育 国防教育 体育教育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G807.4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2
  • 1 前言12-36
  • 1.1 研究缘起12-19
  • 1.1.1 高校国防体育理论研究是丰富和充实国防教育理论的重要途径14-16
  • 1.1.2 高校国防体育实践亟需相关理论指导16-18
  • 1.1.3 国防体育学科建设呼唤国防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18-19
  • 1.2 文献综述19-32
  • 1.2.1 国内高校国防体育的相关研究20-26
  • 1.2.2 国外高校国防体育的相关研究26-31
  • 1.2.3 国内外高校国防体育的研究评述31-32
  • 1.3 高校国防体育的理论基础32-35
  • 1.3.1 国防教育理论32-33
  • 1.3.2 军事体育理论33-34
  • 1.3.3 国防后备力量理论34-35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35
  • 1.4.1 研究目的35
  • 1.4.2 研究意义35
  • 1.5 研究的创新点35-36
  • 1.6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36
  • 2 研究对象与方法36-41
  • 2.1 研究对象37
  • 2.2 研究方法37-41
  • 2.2.1 文献资料法37
  • 2.2.2 实地考察法37-38
  • 2.2.3 问卷调查法38-40
  • 2.2.4 访谈法40
  • 2.2.5 个案分析法40-41
  • 3 分析与讨论41-135
  • 3.1 高校国防体育的历史嬗变41-61
  • 3.1.1 高校国防体育的起源阶段:先秦时期41
  • 3.1.2 高校国防体育的萌芽阶段:秦汉——前清41-43
  • 3.1.3 高校国防体育的形成阶段:(1840年-1949年)43-48
  • 3.1.4 高校国防体育的巨变阶段:(1950年-1977年)48-56
  • 3.1.5 高校国防体育的调整阶段:(1978年-1984年)56
  • 3.1.6 高校国防体育多元化探索阶段:(1985年至今)56-59
  • 3.1.7 小结59-61
  • 3.2 高校国防体育的概念与相关概念辨析61-70
  • 3.2.1 国防体育的概念61-67
  • 3.2.2 高校国防体育与教育、体育、国防的关系辨析67-70
  • 3.3 高校国防体育的本质与特征70-74
  • 3.3.1 高校国防体育的本质70-71
  • 3.3.2 高校国防体育的特征71-74
  • 3.4 高校国防体育的地位和作用74-77
  • 3.4.1 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75
  • 3.4.2 在体育中的地位和作用75-76
  • 3.4.3 在国防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76-77
  • 3.5 高校国防体育的结构与功能77-85
  • 3.5.1 高校国防体育的结构77-79
  • 3.5.2 高校国防体育的功能79-85
  • 3.6 高校国防体育的目的任务85-90
  • 3.6.1 高校国防体育的目的85-87
  • 3.6.2 高校国防体育的任务87-90
  • 3.7 高校开展国防体育的基本原则90-96
  • 3.7.1 集中训练与日常养成相结合的原则90-92
  • 3.7.2 全体普及与个别提高相结合的原则92-94
  • 3.7.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94-95
  • 3.7.4 严格要求与安全教育相结合的原则95-96
  • 3.8 高校国防体育的内容与组织形式96-101
  • 3.8.1 高校国防体育的内容97-100
  • 3.8.2 高校国防体育的组织形式100-101
  • 3.9 高校国防体育的管理101-110
  • 3.9.1 高校国防体育管理的方法与形式102
  • 3.9.2 高校国防体育管理的组织102-106
  • 3.9.3 高校国防体育管理的计划106-107
  • 3.9.4 高校国防体育管理的指挥107
  • 3.9.5 高校国防体育管理的控制107-108
  • 3.9.6 高校国防体育管理的决策108-109
  • 3.9.7 高校国防体育管理的协调109-110
  • 3.10 高校国防体育的实践状况与分析110-135
  • 3.10.1 高校军事教研室开展的国防体育110-120
  • 3.10.2 高校后备军官选拔培训办公室开展的国防体育120-126
  • 3.10.3 高校体育部开展的国防体育126-130
  • 3.10.4 其它部门开展的国防体育130-132
  • 3.10.5 高校国防体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132-135
  • 4 结论与研究展望135-138
  • 4.1 结论135-136
  • 4.2 研究展望136-137
  • 4.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137-138
  • 致谢138-139
  • 参考文献139-145
  • 附录145-155
  • 附件:A145-148
  • 附件:B148-151
  • 附件:C151-153
  • 附件:D153-154
  • 附件:E154-155
  •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错误155

【参考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庆文;中国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本文关键词:我国高校国防体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74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674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4dd3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