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我国大学生学习信念的实证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08:12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学生学习信念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大学生学习信念是大学生内心的深层结构和行动的心理框架,是影响学生学习质量的根本决定因素。本研究基于问题意识和现实关切的综合考量,旨在了解我国大学生学习信念状态,把握大学生学习规律,探寻解决我国大学生学习问题的改革着力点。 由于大学生学习信念研究在我国仍属于起步阶段,因此,本研究在文献梳理、理论依据等方面做了较为扎实的梳理和找寻,并结合目前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阶段亟需回应的关键诉求,设计了自己的研究框架。在对学习信念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大学生学习信念系统的结构,编制了大学生学习信念调查问卷,并以“国家大学生学习情况调查研究”课题为依托,开展了全国范围的大规模的学习信念调查,收集了近6万份研究数据,对我国大学生学习信念的整体状态、群体差异、影响因素、作用因素等进行了多维分析。依据数据分析结果,又开展了以大学生为主体的高校多类型群体的访谈研究。质性研究与定量研究融合互补,使研究主题由最初的模糊隐约到不断的清晰明确,并在实证调查访谈的基础上,结合研究分析进行了一定的理性思考,对学习信念的内外部关系做了深度的阐述。构建了大学生学习信念系统三角模型和以学习为视角的大学生发展三要素模型。 本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主要结论: 一、大学生学习信念是以知识为逻辑起点的多维系统结构。大学生学习信念是一个内部存在紧密关联的半逻辑结构。包括学习实质信念和学习动力信念在内的主体学习信念,是整个系统最主要的中心信念,教师角色信念和学习环境信念起着基础和支撑作用。并由此构建了大学生学习信念系统的三角模型。 二、大学生发展包括“信念”—“学习”—“素质”三个基本要素。本研究依据实证研究结果,根据高等教育组织三要素理论,构建了以学习为视角的大学生发展三要素模型。“知识”是起点,“信念”是驱动,“学习”是任务,“素质”是目标。 三、我国当代大学生学习信念整体良好,不同类型群体存在差异,呈多样化特征。总体来说,大学生更倾向于应用知识的信念,具有较强的内在学习动力,对教师角色和学习环境的作用持肯定的积极态度。研究发现,不同性别、年级、院校类型、家庭背景、学习成绩等的大学生群体,学习信念存在较大的差异。当代大学生群体的学习信念彰显个性色彩,更加务实理性。 四、大学生学习信念受到大学环境、学习参与、教师信念、同辈效应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等的诸多影响。研究对以上方面做了大量的数据分析以及访谈研究显示,这些方面对学习信念的塑造发挥着各自的独特作用。 五、大学生学习信念在学习过程中起着价值支持与动力支撑的作用,决定着学习的总体方向。学习信念的作用机制较为复杂,并不是简单的线性逻辑关系,在有些方面需要借助其他中介因素起着间接的影响作用。良好的学习信念应能有效指导学习实践。 本研究根据研究分析和结论,提出了一系列研究的建议,希望从进一步深化对学习信念的认识,树立素质为本的教育质量观,建立常态的大学生学习信念测评机制,培育大学各成员共享信念的大学文化等方面入手,助燃大学生学习信念的火焰,更好地帮助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大学生 学习信念 实证研究
【学位授予单位】:厦门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645.5
【目录】:
  • 摘要4-6
  • Abstract6-15
  • 第一章 绪论15-29
  • 第一节 选题缘起15-19
  • 一、学习信念:大学生学习质量的决定因素15-16
  • 二、学习信念: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体现16-17
  • 三、学习信念: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指标17-18
  • 四、学习信念:学习研究纵向深入的必然要求18-19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思路19-22
  • 一、研究目的19
  • 二、研究思路19-21
  •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21-22
  • 第三节 相关概念22-25
  • 一、大学22-23
  • 二、大学生23
  • 三、学习23-24
  • 四、学习信念24-25
  • 第四节 研究意义25-26
  • 一、本研究对大学生学习研究的意义25
  • 二、本研究对高等教育质量保障研究的意义25-26
  • 三、本研究对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意义26
  • 第五节 研究的重点和难点26-29
  • 第二章 大学生学习信念的研究基础与现状29-55
  • 第一节 信念、学习信念的涵义29-37
  • 一、信念的涵义29-33
  • 二、学习信念的涵义33-37
  • 第二节 学习信念的研究方法37-44
  • 一、量的研究方法39-40
  • 二、质的研究方法40-42
  • 三、整合研究方法42-44
  •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信念的相关研究44-53
  • 一、学习信念的结构维度44-46
  • 二、大学生学习信念的影响因素46-51
  • 三、大学生学习信念的作用因素51-53
  • 本章小结53-55
  • 第三章 大学生学习信念的研究框架55-81
  • 第一节 理论依据55-67
  • 一、高等教育组织三要素理论55-58
  • 二、信念系统及学习信念的特征58-63
  • 三、大学生成长变化的院校影响理论63-67
  • 第二节 研究背景67-75
  • 一、内在图景: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特征67-70
  • 二、文化刻痕:“尊德性而道问学”的学习传统70-72
  • 三、时代特征:我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72-75
  • 第三节 研究设计75-79
  • 一、研究方法与过程75-77
  • 二、研究对象与内容77-79
  • 三、研究假设79
  • 本章小结79-81
  • 第四章 大学生学习信念问卷调查分析81-122
  • 第一节 问卷调查设计81-88
  •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81-84
  • 二、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84-87
  • 三、数据处理与统计分析87-88
  •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信念的整体状态分析88-94
  • 一、学习信念各维度的描述统计88-92
  • 二、学习信念系统内部关系分析92-94
  • 第三节 大学生学习信念的群体差异分析94-112
  • 一、性别差异分析94-95
  • 二、城乡差异分析95-96
  • 三、高考志愿情况差异分析96-97
  • 四、学生干部经历差异分析97-98
  • 五、毕业去向选择差异分析98-99
  • 六、大学年级差异分析99-102
  • 七、不同类型院校差异分析102-103
  • 八、高中阶段学习成绩的差异分析103-105
  • 九、大学阶段学习成绩的差异分析105-107
  • 十、家庭月收入差异分析107-110
  • 十一、在校月支出差异分析110-112
  • 第四节 大学生学习信念的影响因素分析112-116
  • 一、良好教学对学习信念的影响分析112-113
  • 二、同伴互动对学习信念的影响分析113-114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习信念的影响分析114-116
  • 第五节 大学生学习信念的作用因素分析116-120
  • 一、学习信念对学习策略的作用分析116-118
  • 二、学习信念对学习投入的作用分析118-119
  • 三、学习信念对学习收获的作用分析119-120
  • 本章小结120-122
  • 第五章 大学生学习信念的访谈分析122-159
  • 第一节 访谈研究设计122-133
  • 一、访谈目的及研究问题122-124
  • 二、访谈方法的选择124-125
  • 三、访谈对象的选择与确定125-128
  • 四、访谈实施与资料分析128-132
  • 五、信度效度与伦理132-133
  • 第二节 大学生学习信念的“深描”133-137
  • 一、学习是什么?133-135
  • 二、学习为什么?135-137
  • 第三节 学习信念的群体差异探因137-142
  • 一、性别差异137-138
  • 二、家庭背景差异138-140
  • 三、在校学习实践经历的差异140-142
  • 第四节 大学生学习信念的发展转变142-147
  • 一、大学阶段学习信念的发展142-144
  • 二、当代大学生群体学习信念的发展144-147
  • 第五节 学习信念影响因素的探析147-154
  • 一、教师因素对学习信念的影响147-150
  • 二、同伴因素对学习信念的影响150-151
  •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对学习信念的影响151-154
  • 第六节 学习信念的作用因素探析154-157
  • 一、学习信念的作用因素154-156
  • 二、如何促进学习信念的作用发挥156-157
  • 本章小结157-159
  • 第六章 大学生学习信念的讨论与思索159-176
  • 第一节 良好学习信念是素质教育题中之义159-163
  • 一、知识是学习信念系统的逻辑起点159-161
  • 二、学习信念推动学生素质的综合养成161-163
  • 第二节 文化之绳编织学习信念意义之网163-165
  • 一、学习信念受传统与社会文化影响的塑形163
  • 二、当代大学生学习信念的务实多元163-165
  • 第三节 学习信念与学习行动的互动彰显165-168
  • 一、学习信念重在对学习实践的有效指导165-167
  • 二、主体深层参与对学习信念的促进强化167-168
  • 第四节 人的因素对学习信念的关键影响168-171
  • 一、教师教书育人信念的从游濡染168-170
  • 二、同辈如切如磋互动的协同提升170-171
  • 第五节 象牙之塔给予学习信念的滋养引领171-174
  •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蕴含的信念能量171-173
  • 二、大学组织成员共享信念的精神共振173-174
  • 本章小结174-176
  • 第七章 研究结论和建议176-192
  • 第一节 主要研究结论176-184
  • 一、大学生学习信念系统基本结构的厘清176-178
  • 二、大学生发展三要素模型的构建178
  • 三、当前我国大学生学习信念的总体状态178-180
  • 四、大学生学习信念的影响因素180-181
  • 五、大学生学习信念的作用因素181-182
  • 六、研究发现的主要问题182-184
  • 第二节 提升大学生学习信念的建议184-192
  • 一、立德树人,进一步深化对学习信念的认识184-186
  • 二、转变观念,树立“素质为本”的教育质量观186-187
  • 三、科学决策,,建立常态的学习信念测评机制187-188
  • 四、和而不同,培育大学各成员共享信念的大学文化188-189
  • 五、关注差异,让所有学生都惠享教育改革的成果189-190
  • 六、践行梦想,助燃大学生学习信念的火焰190-192
  • 结语192-194
  • 附录194-203
  • 参考文献203-214
  • 后记214-215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德广;;中国高等教育办学理念的八大转变[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年02期

2 鲍威;;未完成的转型——普及化阶段首都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与学生发展[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1期

3 陈向明;;范式探索:实践—反思的教育质性研究[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10年04期

4 刘儒德;高丙成;和美君;宋灵青;;论学习信念的形成[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5期

5 常蕤;教育研究中的定量研究刍议[J];沧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01期

6 杨慧林;;英国高等教育观感[J];读书;2010年03期

7 周作宇;周廷勇;;大学生就读经验:评价高等教育质量的一个新视角[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年01期

8 陈文存;;语言学习理念研究综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9 维纳雅阁·奇纳帕;谷小燕;;教育改革:仍然在公平与质量之间权衡吗?[J];比较教育研究;2012年02期

10 李军;;公民教育研究的理论架构——探索一个儒家文化的本土模式[J];中国德育;2010年12期


  本文关键词:我国大学生学习信念的实证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85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685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5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