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6 18:03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党的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从这次全会开始,全国上下思想解放,进入了波澜壮阔的与时俱进、改革开放的历史征程。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各项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其中,中国体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一定程度上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发展成就的缩影,,是由“边缘化”到对世界产生深刻影响的典型代表。 中国体育取得的成就与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是密切关联的,一定意义上,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的成就决定了中国体育的成就。 目前,关于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的研究甚少,特别是运用史学研究方法,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进行史料性研究没有相关的研究成果。选择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作为研究对象,是结合中国改革开放这一意义深远的鸿篇巨著的基本时代背景、结合30多年来国际形势的风云变幻对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情况进行描述,运用文献资料法、史学研究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中国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关系、中国与区域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中国与各个国家的双边体育关系为基本架构,以重大事件、主要人物为基本素材和索引,系统梳理,形成特定历史阶段的专题性文献。 通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的基本史料系统梳理,可以看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取得的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是与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是密切关联的,而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本身而言,改革开放是原始动力,世界变化是历史机遇,中国体育的自身努力是根本原因。在今天,中国体育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以来奠定的扎实基础、因为有了改革开放以来在国际体育领域获得的制高点与话语权,应该也能够在体育本质的回归、人类共同社会理想追求等方面做出进一步的诠释,从而影响其他,满足国家与世界的和谐发展需求,引领人类文化的大同。
【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 中国体育对外关系 变革与发展
【学位授予单位】:苏州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812.9
【目录】:
- 中文摘要4-5
- Abstract5-12
- 绪论12-26
- 一、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12-16
- (一) 研究背景12-14
- (二) 研究意义14-16
- 二、 国内外研究综述16-23
- (一) 国内研究综述16-22
- (二) 国外研究综述22-23
- 三、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23
- (一) 研究对象23
- (二) 研究方法23
- 四、 相关概念与内容安排23-26
- (一) 相关概念23-24
- (二) 内容安排24-26
- 上篇 1977-1992 年中国体育对外关系的变革与发展26-142
- 第一章 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28-48
- 一、 “奥运模式”28-39
- (一) 国际奥委会的努力29-31
- (二) 中国的努力31-34
- (三) “奥运模式”的意义34-36
- (四) 新中国的第一位国际奥委会委员36-39
- 二、 1977-1992 年,中国与奥运会39-44
- (一) 1980 年普莱西德湖冬奥会39-40
- (二) 抵制 1980 年莫斯科奥运会40-42
- (三) 洛杉矶、汉城、巴塞罗那42-43
- (四) 萨拉热窝、卡尔加里、阿尔贝维尔43-44
- 三、 受邀来访的国际奥委会委员44-48
- 第二章 中国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之间的关系48-86
- 一、 积极争取重新加入相关国际单项体育组织48-53
- (一) 足球、羽毛球、田径48-51
- (二) 其他项目51-53
- 二、 广泛邀请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负责人访华53-57
- (一) 1977-1984 年53-55
- (二) 1985-1992 年55-57
- 三、 全面参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事务57-61
- (一) 亮相国际单项体育组织57-59
- (二) 参加国际体育组织竞选59-61
- 四、 参加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各项重要赛事61-77
- (一) 1977-1984 年61-66
- (二) 1985-1992 年66-77
- 五、 承办单项国际体育赛事和承接国际体育组织会议与培训77-86
- (一) 承办单项国际体育赛事77-83
- (二) 承接国际体育组织会议与培训83-86
- 第三章 中国与亚洲地区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86-100
- 一、 亚洲运动会86-90
- (一) 1978 年曼谷亚运会86
- (二) 1982 年新德里亚运会86-88
- (三) 1986 年汉城亚运动会88-90
- 二、 成功举办第 11 届亚洲运动会90-95
- (一) 中国申办第 11 届亚洲运动会90-92
- (二) 第11 届亚洲运动会的筹办过程92-94
- (三) 第11 届亚洲运动会的胜利召开94-95
- 三、 努力在各种亚洲体育组织中发挥作用95-100
- (一) 承担亚洲体育组织委托的任务95-97
- (二) 争取在亚洲体育组织的话语权97-100
- 第四章 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体育双边关系100-140
- 一、 中国与欧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00-115
- (一) 中国与西欧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00-107
- (二) 中国与东欧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07-115
- 二、 中国与美洲大洋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15-121
- (一) 中国与美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15-120
- (二) 中国与大洋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20-121
- 三、 中国与亚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21-136
- (一) 中国与东亚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21-127
- (二) 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27-131
- (三) 中国与西亚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31-134
- (四) 中国与南亚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34-136
- 四、 中国与非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36-140
- (一) 中国与北非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36-137
- (二) 中国与东非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37-138
- (三) 中国与西非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38-139
- (四) 中国与中部和南部非洲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39-140
- 上篇小结140-142
- 下篇 1993-2008 年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142-248
- 第一章 中国与国际奥委会的关系144-159
- 一、 北京第一次申办奥运会144-146
- 二、 北京第二次申办奥运会146-153
- (一) 不申办 2004 年奥运会146-148
- (二) 酝酿申办 2008 年奥运会148-150
- (三) 确定北京再次申奥150
- (四) 北京获胜150-153
- 三、 1993-2004 年,中国与奥运会153-156
- (一) 亚特兰大、悉尼、雅典153-155
- (二) 利勒哈默尔、长野、盐湖城、都灵155-156
- 四、 北京成功举办第 29 届夏季奥运会156-159
- 第二章 中国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的关系159-188
- 一、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和中国的往来159-165
- (一)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负责人频繁来华159-162
- (二) 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中的中国声音162-165
- 二、 中国参加的国际单项体育比赛165-182
- (一) 世界锦标赛165-177
- (二) 世界杯赛177-181
- (三)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181-182
- 三、 中国承办的国际体育比赛和重要会议182-188
- (一) 世界锦标赛和世界杯赛182-184
- (二)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及其他重要国际比赛184-187
- (三) 国际重要体育会议和体育培训187-188
- 第三章 中国与亚洲地区国际体育组织的关系188-196
- 一、 中国在亚洲地区国际体育组织中发挥重要作用188-191
- 二、 中国与亚洲运动会和东亚运动会191-196
- (一) 中国与亚洲运动会191-193
- (二) 中国与东亚运动会193-194
- (三) 中国承办的亚洲锦标赛和亚洲杯赛194-196
- 第四章 中国与世界各国之间的体育双边关系196-246
- 一、 中国与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96-224
- (一) 中国与欧洲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196-209
- (二) 中国与亚洲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209-217
- (三) 中国与美洲、大洋洲等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217-224
- 二、 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224-243
- (一) 中国与亚洲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224-232
- (二) 中国与欧洲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232-237
- (三) 中国与非洲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237-239
- (四) 中国与拉美地区发展中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239-243
- 三、 中国与最不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243-246
- (一) 中国与亚洲最不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243-244
- (二) 中国与非洲最不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244-246
- (三) 中国与大洋洲最不发达国家的体育双边关系246
- 下篇小结246-248
- 研究结论248-252
- 参考文献252-257
- 致谢257-258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忠舜,汪俊祺;对外体育交往对我国竞技体育的积极影响[J];安徽体育科技;2002年01期
2 俞大伟;袁雷;;我国体育对外援助的历史回顾[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年08期
3 宋雪莹,李相如;国际体育交流对开拓新中国外交局面的历史作用与未来展望[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4 刘林生;中华武术国际化发展探析[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年05期
5 刘志国;;体育全球化表现模式研究[J];贵州体育科技;2010年02期
6 邰峰;何艳华;;中国体育60年发展的历程和基本经验[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年05期
7 罗时铭;;新中国体育对外交往60年论略[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8 韩波;刘西洋;王舒;;从文化融合视角看北京奥运会中中西文化之融合[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9 尹文博;试论体育活动在新中国外交中的作用[J];青岛大学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10 陈晋;;体育全球化特征探析[J];山东体育科技;2010年01期
本文关键词: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对外关系变革与发展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6914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69143.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