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巴特勒操演理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3-28 16:11

  本文关键词:巴特勒操演理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巴特勒提出的“操演理论”在女性主义中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她对许多重要的范畴进行了深刻地反思,比如性、性别、女人、身体等等。一些研究者认为,这样的反思是必要的,它为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另一些研究者则认为,这种带有解构性质的反思实际上是对女性主义事业的破坏。该如何理解与评价操演理论呢?它在女性主义研究的系谱中处于怎样的位置呢?本文的目的在于舒伸巴特勒的操演理论,并对其做出严格地审视。 第一章,绪论。除了简要介绍巴特勒的重要作品之外,本章重点讨论两个内容:一是“国内外研究现状”——这是我们的研究借鉴、反思的基础;二是“研究意义与创新点”——本文将把其他研究者的成果当作一个尺度来衡量自己的研究工作。 第二章,操演理论概述。本章主要研究两个问题:首先是追溯操演理论的思想基础——福柯的话语理论、德里达的解构观点和弗洛伊德、拉康的精神分析是操演理论的重要的源泉;其次是大致地展示本文总结出来的操演理论的四个特征:操演的戏剧性、操演是行为、操演没有主体和操演受到话语的影响。 第三章,在“女人”的系谱上。许多人认为回答“女人何为(何为女人)”这个问题是女性主义事业的一个必要的出发点。在女性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曾出现了对这个问题两种重要的、不同性质的答案:本质论和建构论。本文认为,巴特勒摆脱了在上述两种观点中做出唯一选择的纠结,而是运用系谱学的方法,以解构的思路做出了新的探索。巴特勒对列维-斯特劳斯和盖尔·鲁宾的“交换的女人”的观点、拉康和里维埃尔的“伪装的女人”的观点和弗洛伊德的“抑郁的女人”的观点进行了新的考察,有批判,也有继承,并从而形成了自己“操演的女人”的观点:女人并不先在于“交换”、“伪装”、“抑郁”,女人是“交换”、“伪装”、“抑郁”的效应、结果。换言之,即女人是由“交换”、“伪装”、“抑郁”生产出来的。 第四章,在“身体”的系谱上。性与性别是女性主义研究中最基本、最复杂又最聚讼纷纭的两个概念。除了对“性别”有独特的看法之外,巴特勒对“性”也有与人迥异的理解。本文以“身体”作为“性”的重要代表——当然“身体”并不是“性”的全部内容——来观察巴特勒的观点。人们对“身体是什么”的回答十分不一样,对“身体对女人有什么意义”的回答也是不同的。巴特勒通过对克里斯特娃的“符号态”身体的观点、福柯对赫尔克林的身体的希望和维蒂格的“女同性恋”身体的提倡的反思逐渐明确了自己的答案:身体是操演的——身体是由“象征秩序”、“痛苦”、“询唤”产生的。巴特勒的身体观是她最受激赏同时也是她最饱受批评的观点之一。最后,本文将选取“生育”为切入点,测绘巴特勒在女性主义“身体”研究中的位置。 第五章,结语。巴特勒的操演理论对女性主义事业的发展是有独特贡献的:它以具有解构特征的思维方式跳出了女性主义与反女性主义、建构论与本质论之争的窠臼,为人们的研究、认识打开了新的可能。最后本文将借鉴詹姆逊将艺术作品看作是社会的象征行为和“客观的海市蜃楼”的观点来反思操演理论,既承认它的先锋性,又正视它的局限性,并进而从中揭示它的意义。
【关键词】:巴特勒 操演理论 性别 女人 身体
【学位授予单位】:陕西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C913.68
【目录】:
  • 摘要3-5
  • Abstract5-9
  • 第一章 绪论9-23
  • 第一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12-21
  • 一、国外研究综述12-16
  • 二、国内研究综述16-21
  • 第二节 研究意义与创新点21-22
  •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22-23
  • 第二章 操演理论概述23-47
  • 第一节 操演理论的思想基础23-40
  • 一、福柯的话语理论24-29
  • 二、德里达的解构观点29-34
  • 三、弗洛伊德与拉康的精神分析34-40
  • 第二节 操演理论的主要意涵40-47
  • 一、操演的戏剧性40-41
  • 二、操演是行为41-43
  • 三、操演没有主体43-44
  • 四、操演的“重复”与“引用”44-46
  • 五、结论46-47
  • 第三章 在“女人”的系谱上47-85
  • 第一节 女人为何(何为女人)47-52
  • 一、本质论的观点47-50
  • 二、建构论的观点50-52
  • 第二节 操演的“女人”52-85
  • 一、交换生产女人52-62
  • 二、伪装生产女人62-75
  • 三、抑郁生产女人75-82
  • 四、结论82-85
  • 第四章 在“身体”的系谱上85-131
  • 第一节 身体是什么?86-92
  • 一、“形成”的身体86-88
  • 二、难以划分的“身体”88-92
  • 第二节 操演的“身体”92-131
  • 一、象征秩序产生身体93-108
  • 二、“痛苦”产生身体108-115
  • 三、询唤产生身体115-126
  • 四、结论126-131
  • 第五章 结语131-141
  • 第一节 解构的操演理论131-137
  • 一、女性主义与反女性主义131-134
  • 二、建构论与本质论134-137
  • 第二节 作为客观的海市蜃楼的操演理论137-141
  • 参考文献141-151
  • 致谢151-153
  •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15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昀;万益;;巴特勒的困惑:对《性属困惑》的阿多诺式批判[J];当代外国文学;2006年02期

2 李银河;关于本质主义[J];读书;1995年08期

3 柯倩婷;;身体与性别研究:从波伏娃与巴特勒对身体的论述谈起[J];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01期

4 宋素凤;;《性别麻烦:女性主义与身份的颠覆》——后结构主义思潮下的激进性别政治思考[J];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01期

5 都岚岚;;论朱迪斯·巴特勒性别理论的动态发展[J];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06期

6 孙婷婷;;性别跨越的狂欢与困境——朱迪斯·巴特勒的述行理论研究[J];妇女研究论丛;2010年06期

7 郭R,

本文编号:27258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27258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68f2***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