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小学分数除法教学的中韩案例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8 04:09
  教师的知识是数学教育的一个热点。除了SMK、PCK等教师的教学知识理论以外,舍瓦拉德倡导的ADT理论和教学知识转变理论,带来了数学知识的新的观点。他提出学校的知识的来源不是学校自发,而是外部形成的知识转变到学校。教学知识的转变是从学校外部的学科知识转变到可教的知识开始,下一步可教的知识转变到教学知识。他说,观察课堂一般关注教师-学生之间的二元关系,但是其实在课堂中数学知识也是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所以他提出了教学三元因素——教师、学生、数学知识。因此,观察课堂不只是看师生的课堂活动,还需要研究课堂中知识的操作方法。跟据ADT理论,知识是在社会文化背景下,在社会制度内部通过人类的认知活动形成的,具有实践和理论的两个层面。“教学行为的实践和思维(Proxeology;PL)”是ADT理论的核心词。一般指的是人类的活动和行为,在理论中还包括行为的意图、思考等,具有比较广泛的意思.本文以小学数学教学的难点“分数除法”为例,观察并比较中韩小学数学课堂,分析小学课堂中“分数除法”的教学知识产生的过程以及师生互动中产生的社会数学文化规范,由此讨论数学课堂中形成的数学知识所具有的意义。研究问题是:1.在中...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9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意义和限制
    1.4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ADT理论(Anthropological Theory of the Didactic)
        2.1.1 布鲁索(Brousseau)的教学情境(Didactic Situation)理论
        2.1.2 教学(Didactic)的意义
        2.1.3 数学知识转变(Didactic Transposition)
        2.1.4 中韩教学知识变换研究
    2.2 分数与分数除法的教学
        2.2.1 分数的意义
        2.2.2 分数除法问题情境与概念
        2.2.3 分数和分数运算模型(model)
第三章 研究方法与设计
    3.1 研究阶段
    3.2 研究对象
        3.2.1 教材和教师用书
        3.2.2 教师和学校
    3.3 研究设计
        3.3.1 案例研究
        3.3.2 提前访谈和课后访谈
        3.3.3 教材分析
        3.3.4 课堂观察与录像
    3.4 收集数据
        3.4.1 提前访谈与课后访谈
        3.4.2 课堂观察数据
    3.5 数据分析方法
        3.5.1 知识分析框架
        3.5.2 教学知识变换分析框架
第四章 中韩教材的分数除法期望教学知识变换
    4.1 中国教材的分数除法期望教学知识变换
        4.1.1 中国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数除法内容的演变
        4.1.2 中国现行教材的分数除法教授知识转变
        4.1.3 C老师的单元教学设计
    4.2 韩国教材的分数除法期望教学知识变换
        4.2.1 韩国课程标准和教材的分数除法内容的演变
        4.2.2 韩国小学数学教材结构和分数除法教学流程
        4.2.3 K老师的分数除法单元教学设计
第五章 中国小学数学课堂分析
    5.1 第五节-分数的混合运算
        5.1.1 中国第五节的教材PL(CT-TP)
        5.1.2 中国第五节的课堂PL(C5-CP)
    5.2 第六节-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几个数
        5.2.1 中国第六节的教材PL(C6-TP)
        5.2.2 中国第六节的课堂PL(C6-CP)
    5.3 第七节-已知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求几个数
        5.3.1 中国第七节的教材PL
        5.3.2 中国第七节的课堂PL
    5.4 第八节-已知两个量的和(差),其中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分之几,求这两个量
        5.4.1 中国第八节的教材PL
        5.4.2 中国第八节的课堂PL
第六章 韩国小学数学课堂分析
    6.1 第一节-(分数)÷(分数)的认识(1)、(2)
        6.1.1 韩国第一节的教材PL
        6.1.2 韩国第一节的课堂PL
    6.2 第二节-(分数)÷(分数)的认识(2)
        6.2.1 韩国第二节的教材PL
        6.2.2 韩国第二节的课堂PL
    6.3 第三节-(自然数)÷(分数)的认识
        6.3.1 韩国第三节的教材PL
        6.3.2 韩国第三节的课堂PL
    6.4 第四节-以(分数)÷(分数)表示(分数)×(分数)
        6.4.1 韩国第四节的教材PL
        6.4.2 韩国第四节的课堂PL
    6.5 第五节-(分数)÷(分数)的运算和【挑战数学】
        6.5.1 韩国第五节的教材PL
        6.5.2 韩国第五节的课堂PL
    6.6 第六节-【数学探究】画图表示1÷1/2
        6.6.1 韩国第六节的教材PL
        6.6.2 韩国第六节的课堂PL
第七章 研究结果与建议
    7.1 中韩教材的期望教学知识转变比较
    7.2 中韩课堂的教学知识转换比较
    7.3 启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教师用)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本文编号:316477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16477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d6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