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中国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之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29 17:58
  本研究选取我国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作为研究对象,借助相关理论工具,通过文献查阅、专家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高尔夫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知识能力结构、影响要素、培养渠道及实施因素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已进入高尔夫发展的“敏感期”,对于高尔夫管理人才的市场需求日益增强,供需矛盾日益凸显,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才数量难以满足现实需求;二是人才素质参差不齐,制约了我国高尔夫运动更好发展。2.影响我国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的因素主要有四种:政策性因素、经济性因素、文化性因素和技术性因素。政策性因素方面,当前政策环境趋于紧收,但规范引导的氛围已经形成;经济性因素方面,从各相关指标来看,快速发展所必需的经济基础已经具备;文化性因素方面,高尔夫文化与我国传统文化有着诸多契合之处,加之文化性因素不断改善,人才培养的文化环境总体向好;技术性因素方面,科技进步推动着高尔夫运动不断发展,人才培养多元化、高效化已成趋势。3.高尔夫管理人才整体素质由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非智力性因素构成。知识结构由两个维度构成:代表知识宽度的横向维度和代表知识深度的纵向维度;能力结构由三个能力群组成... 

【文章来源】: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80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依据
        1.1.1 世界高尔夫球运动发展的大背景
        1.1.2 我国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的现状
        1.1.3 个人工作经历及兴趣关注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3.1 系统梳理
        1.3.2 路径探索
        1.3.3 决策参考
    1.4 研究对象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资料法
        1.5.2 访谈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数理统计法
        1.5.5 比较分析法
    1.6 相关概念与理论
        1.6.1 相关概念
        1.6.2 相关理论
    1.7 研究创新之处与局限性
        1.7.1 创新之处
        1.7.2 局限之处
2 我国高尔夫管理人才需求分析
    2.1 我国高尔夫管理人才需求的背景
        2.1.1 近年来我国高尔夫运动的快速发展
        2.1.2 我国高尔夫运动发展中的诸多困惑
        2.1.3 人才培养与实际需求之间的巨大反差
        2.1.4 高尔夫入奥带来的发展契机
    2.2 高尔夫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需求
        2.2.1 知识结构的理论基础
        2.2.2 高尔夫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
        2.2.3 高尔夫管理人才的知识结构要求
    2.3 高尔夫管理人才的能力结构需求
        2.3.1 基础关键能力群
        2.3.2 专业管理能力群
        2.3.3 特定发展能力群
        2.3.4 高尔夫管理人才非智力因素具体内容
    2.4 对我国高尔夫管理人才知识能力需求的调查分析
        2.4.1 调查对象的选择
        2.4.2 调查结果分析
    2.5 我国高尔夫管理人才需求预测
        2.5.1 预测工具介绍
        2.5.2 基本预测模型构建
        2.5.3 构建我国高尔夫管理人才需求模型
        2.5.4 我国高尔夫管理人才需求预测
3 影响我国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的因素分析
    3.1 政策性因素
        3.1.1 土地政策分析
        3.1.2 税收政策分析
        3.1.3 水资源政策分析
        3.1.4 环境政策分析
        3.1.5 旅游政策分析
        3.1.6 教育政策分析
    3.2 经济性因素
        3.2.1 GDP水平
        3.2.2 城市化水平
        3.2.3 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水平
        3.2.4 产业结构
    3.3 文化性因素
        3.3.1 传统文化特征
        3.3.2 高尔夫文化特征
        3.3.3 社会文化开放度
        3.3.4 国民受教育程度
        3.3.5 高尔夫文化社会认同度
    3.4 技术性因素
        3.4.1 信息技术
        3.4.2 教育技术
        3.4.3 高尔夫相关技术
4 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的渠道分析
    4.1 学历教育培养渠道
        4.1.1 学历教育的层次
        4.1.2 学历教育的性质
    4.2 非学历教育培养渠道
        4.2.1 在职岗位培训
        4.2.2 职业资格认证
        4.2.3 在职研究生培养
    4.3 混合型培养渠道——联合培养
        4.3.1 校企联合培养
        4.3.2 校际联合培养
        4.3.3 校协联合培养
5 中美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对比分析
    5.1 美国高尔夫管理本科人才培养现状
    5.2 学科归属比较
    5.3 培养目标比较
        5.3.1 中国高尔夫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特点
        5.3.2 美国高尔夫管理专业培养目标及特点
        5.3.3 比较分析
    5.4 课程设置
        5.4.1 课程横向结构
        5.4.2 科目构成分析
    5.5 教材情况
        5.5.1 中国
        5.5.2 美国
    5.6 师资配备
        5.6.1 中国高尔夫师资情况
        5.6.2 美国高尔夫师资情况
    5.7 专业教学设施
6 当前我国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面临的主要问题
    6.1 自身定位不够准确,培养目标不够清晰
    6.2 人才培养渠道的多样性和合理性尚存不足
    6.3 课程设置不够成熟,缺乏专业特色和深度
    6.4 协会职能缺位影响了人才培养的健康发展
    6.5 相关保障要素尚显薄弱,难以适应发展需要
    6.6 人才培养外部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
7 中国高尔夫管理人才培养发展对策分析
    7.1 以高尔夫回归奥运为契机,正确定位高尔夫运动
    7.2 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优化人才培养渠道
        7.2.1 以市场机制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7.2.2 以渠道优势提升人才培养水平
    7.3 强化高尔夫管理人才定位,明确人才培养目标
    7.4 加强行业协会建设,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相关职能
    7.5 加强人才培养要素建设,为人才培养提供有力保障
        7.5.1 课程设置
        7.5.2 教材建设
        7.5.3 师资建设
        7.5.4 实训基地及设施建设
    7.6 加强国际交流,引进和吸收国外先进经验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体育生态政策思考——高尔夫运动政策的启示[J]. 饶平,蒋德龙,梁朱贵.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6)
[2]对教育体制改革若干现实问题的初步探索[J]. 汪继征.  学周刊. 2012(34)
[3]基于灰色理论的船舶工程技术人才需求分析[J]. 宋雪静.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04)
[4]产业转移的新经济地理学解释[J]. 丁建军.  财经科学. 2011(01)
[5]建国6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性质的反思[J]. 周国华.  现代大学教育. 2010(05)
[6]浅谈高尔夫文化[J]. 周浦.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0(07)
[7]浅议中国传统文化的特征[J]. 杨永利.  青年文学家. 2010(14)
[8]我国高尔夫产业研究现状综述[J]. 李明.  经济研究导刊. 2010(11)
[9]中西文化交流与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创构[J]. 金雅,郑玉明.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1)
[10]论高尔夫文化在中国的传播[J]. 付成.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 2009(12)

博士论文
[1]中国高尔夫产业竞争力研究[D]. 詹国勇.北京体育大学 2011
[2]职业教育校企合作体制机制研究[D]. 耿洁.天津大学 2011
[3]高尔夫球场可持续发展研究[D]. 张家骕.暨南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数字出版人才知识能力结构探析[D]. 赵海宁.北京印刷学院 2009
[2]广东省高校高尔夫课程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D]. 刘文涛.武汉体育学院 2009
[3]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外合作办学[D]. 朱海蓉.苏州大学 2007
[4]论民办高校的发展优势及其发挥[D]. 朱依萍.天津师范大学 2006



本文编号:316791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16791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f01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