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社科博士论文 >

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30 03:50
  马克思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的异化特征。卢卡奇的物化理论,霍克海默、阿多诺启蒙的辩证法思想,马尔库塞关于单向度的人的思想,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等,都是对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延伸。而这些思想的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基础上吸收了韦伯的合理化思想。在终极价值缺席的背景下,如何克服理性与非理性之间的冲突,韦伯深刻地体会到价值问题是关键,而理智诚实便是韦伯对人们提出的新的要求。韦伯致力于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合理化以及祛魅世界后的意义丧失和自由丧失问题,他深刻地揭示出现代社会形式合理性和实质非理性的特征。理性和非理性之间的冲突是考察韦伯思想冲突和内在张力的重要一环。理解韦伯思想,探析其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价值问题离不开历史主义危机这一时代背景。面对形而上学体系的坍塌,新康德主义认为康德对理性的看法似乎可以解决这一危机,因此,提出了事实与价值二分的价值哲学。而德国一贯的思辨传统使自然科学和文化科学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自然科学的方法不能无条件地拿来应用到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有适用于自身的独特的方法论。西方的科学和信仰正是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发展,信仰永远不能用科学来解释和理解。韦伯以价值中立为原则,力...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5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论 终极价值的缺席和理智诚实的丧失
    一、问题来源
    二、研究现状
    三、论文研究框架
第1章 价值的出场: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历史背景
    1.1 历史主义危机
    1.2 新康德主义价值哲学
        1.2.1 洛采对存在领域与价值领域的区分
        1.2.2 文德尔班对历史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
        1.2.3 李凯尔特对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区分
    1.3 方法论之争
        1.3.1 方法论之争的历史过程
        1.3.2 个别方法与普遍方法之争
        1.3.3 社会科学的逻辑界定之争
第2章 价值的调和: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内在张力
    2.1 价值关联——先验前提
        2.1.1 李凯尔特的价值关联
        2.1.2 价值关联与价值判断
        2.1.3 解释性理解和因果性说明
    2.2 价值中立——基本原则
        2.2.1 事实与价值分离
        2.2.2 祛魅世界中的价值寻求
        2.2.3 对价值中立的评价
    2.3 理想类型——一般方法
        2.3.1 个别化和一般化的调和
        2.3.2 比较和衡量实在的理想类型
        2.3.3 以马克思辩证法看理想类型
    2.4 责任伦理——价值立场
        2.4.1 信念伦理与责任伦理
        2.4.2 学术作为一种志业
        2.4.3 政治作为一种志业
第3章 价值的彰显: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中价值问题的传承与影响
    3.1 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
    3.2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3.2.1 从合理化到物化的转化
        3.2.2 对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批评
    3.3 法兰克福学派的工具理性批判
        3.3.1 霍克海默、阿多诺的社会批判理论
        3.3.2 马尔库塞对技术理性的批判
        3.3.3 哈贝马斯交往合理性理论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本文编号:3168776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168776.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ecb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