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1:33
在“十二五”时期公共事业单位改革的宏观背景下,我国需要建立公益目标明确、治理结构完善、微观运行高效、监管制度健全的现代公共部门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构建绩效优先、服务优质、公平均衡的公共资源配置和公共服务供给体系。文章研究思路依照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理论探源—机理分析—经验借鉴—总体设计—实证检验”的分析脉络展开。本文首先从理论层面进行深度开掘,探寻公共事业单位改革演化的逻辑原点,剖析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治理机理;采用“中层设计”的视角,针对目前已出台的公共事业单位改革宏观框架和整体目标,延续和拓展改革路径和步骤;采用省际与微观数据,基于SBM—DEA模型测算公共事业单位的效率及非径向目标值;构建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评价P-G—P(P)模型,通过360度模式系统评价实证检验我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校绩效治理的模式,从而为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不断加强和改进提供可靠的决策依据;以财经类S校为例从外部拨款考评和内部治理两个层面分析高等院校绩效治理。本文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梳理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理论渊源。在明确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理念、内涵、原则的基础上,分别基于公共行政...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从公共服务供给的层面
1.2.2 从事业单位界定层面
1.2.3 从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层面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理论探源
2.1 理念、内涵、原则:基于公共经济理论
2.1.1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理念
2.1.2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内涵
2.1.3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原则
2.2 组织动因:基于公共行政理论
2.3 组织效率:基于交易费用理论
2.4 制度路径:基于公共选择理论
2.5 技术工具: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机理分析
3.1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静态选择
3.1.1 公共服务属性分析
3.1.2 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维度
3.1.3 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逻辑
3.1.4 小结
3.2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动态调整
3.2.1 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交易费用比较
3.2.2 交易契约安排维度模型
3.2.3 小结
3.3 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逻辑分析
3.3.1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维度分析
3.3.2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类型分析
3.3.3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特征分析
3.3.4 小结
3.4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治理分析
3.4.1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治理类型
3.4.2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治理范式
3.4.3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治理逻辑
3.4.4 小结
3.5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概念框架
3.5.1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概念
3.5.2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框架4W1P
3.5.3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P—G—P(P)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4.1 OECD国家公共组织绩效治理
4.1.1 OECD国家公共组织绩效治理改革动机
4.1.2 OCED国家绩效治理实施战略
4.2 英国的非部委公共机构绩效治理
4.2.1 绩效治理改革背景和制度框架
4.2.2 绩效治理模式和特点
4.2.3 绩效评估改革
4.3 日本的独立行政法人绩效治理
4.3.1 绩效治理改革历程
4.3.2 绩效治理内容
4.4 美国的非营利性组织绩效治理
4.4.1 绩效治理结构
4.4.2 绩效治理模式
4.4.3 政府规制和财政供给
4.5 经验与启示
第5章 基于绩效的我国公共事业单位治理体系
5.1 我国事业单位治理“失灵”
5.1.1 事业单位治理“失灵”表象分析
5.1.2 事业单位治理“失灵”理论缺陷
5.1.3 事业单位治理“失灵”现实障碍
5.2 基于绩效的公共事业单位治理体系
5.2.1 治理类型
5.2.2 治理结构
5.2.3 治理框架
5.2.4 治理机制
5.2.5 治理规则
5.3 基于绩效的公共事业单位内部治理
5.3.1 建立董事会/理事会治理结构
5.3.2 建立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
5.3.3 建立监管、问责、激励治理模块
5.4 基于绩效的公共事业单位外部规制
5.4.1 改善政府与公共事业单位的契约关系
5.4.2 改善公共事业单位的财政供给方式和依赖程度
5.4.3 改善政府对公共事业单位的规制路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治理的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优化
6.1 基于治理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优化分析框架
6.1.1 公共服务供给链视角下的绩效治理
6.1.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绩效治理
6.1.3 “善治”视角下的绩效治理
6.2 基于治理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优化内容
6.2.1 制度绩效优化
6.2.2 组织绩效优化
6.2.3 供给绩效优化
6.3 基于治理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优化流程
6.3.1 绩效计划
6.3.2 绩效测度
6.3.3 绩效评估
6.3.4 绩效监控
6.3.5 绩效反馈
6.3.6 绩效改善
6.4 基于治理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优化模块
6.4.1 绩效预算编制
6.4.2 绩效信息披露
6.4.3 绩效考核激励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实证检验
7.1 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测评及区域分布
7.1.1 公益一类之研究所绩效指标及测度
7.1.2 公益一类之公共图书馆绩效指标与测评
7.1.3 公益二类之医疗机构指标与测评—基于病患服务
7.1.4 公益二类之高等院校绩效指标与测评—基于人才培养
7.2 基于DEA—SBM模型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测评及非径向改进
7.2.1 DEA—SBM模型及数据说明
7.2.2 基于DEA—SBM模型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分析
7.2.3 非径向改进及目标值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实证研究
8.1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抉择
8.1.1 检验框架
8.1.2 实证检验
8.1.3 结论
8.2 我国公共事业单位P—G—P (P)模型的实证检验
8.2.1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8.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8.2.3 模型拟合与检验
8.2.4 P—G—P (P)模型内在关系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案例设计
9.1 绩效治理的基本思路
9.1.1 存在的问题分析
9.1.2 价值链梳理
9.1.3 绩效治理的逻辑构建
9.2 拨款考评模块设计
9.2.1 拨款考核的治理模式
9.2.2 完善拨款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议
9.3 成本核算与管理控制系统设计
9.3.1 构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
9.3.2 优化成本控制及信息披露机制
9.4 内部控制与绩效测评:CBSC的引入与创新
9.4.1 内部绩效测评体系设计
9.4.2 CBSC在公共事业单位的运用
9.4.3 公共事业单位CBSC的开发流程
9.4.4 CBSC绩效监控与反馈
9.5 湖南省财经院校S校拨款考评模块设计及应对
9.5.1 S校财务情况及应对措施
9.5.2 S校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分析
9.5.3 基于CBSC构建S校内部绩效考核体系
9.5.4 构建基于绩效的工资发放体系
9.5.5 小结
9.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 文中附表
附录C 我国公共事业单位P—G—P(P)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事业绩效的预测与评估[J]. 胡凯. 统计与决策. 2016(08)
[2]社会资本、组织创新能力互动下的组织绩效优化[J]. 宋文娟. 统计与决策. 2016(06)
[3]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治理:问题类型、制度特点及其有效性——基于5省160个样本村调查的实证分析[J]. 陈立辉,杨奇明,刘西川,李俊浩. 管理世界. 2015 (11)
[4]浅析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王国俊. 经济研究导刊. 2015(23)
[5]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探讨——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J]. 尹律,徐光华. 审计研究. 2015(04)
[6]论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整合式”视角[J]. 宋雄伟.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4)
[7]事业单位的退出机制——以英国非部委公共机构(NDPB)为例[J]. 句华.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7)
[8]政府购买服务中事业单位身份重构与治理绩效[J]. 徐家良,薛美琴.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7)
[9]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模式选择与指标构建[J]. 唐大鹏,吉津海,支博. 会计研究. 2015(01)
[10]国外组织绩效测量模型研究进展[J]. 林枫,杨付敏,徐金发. 商业研究. 2014(06)
本文编号:3170975
【文章来源】:湖南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9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从公共服务供给的层面
1.2.2 从事业单位界定层面
1.2.3 从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层面
1.2.4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3.1 研究思路
1.3.2 论文框架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理论探源
2.1 理念、内涵、原则:基于公共经济理论
2.1.1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理念
2.1.2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内涵
2.1.3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原则
2.2 组织动因:基于公共行政理论
2.3 组织效率:基于交易费用理论
2.4 制度路径:基于公共选择理论
2.5 技术工具:基于新公共管理理论和新公共服务理论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机理分析
3.1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静态选择
3.1.1 公共服务属性分析
3.1.2 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维度
3.1.3 公共服务供给制度安排逻辑
3.1.4 小结
3.2 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动态调整
3.2.1 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交易费用比较
3.2.2 交易契约安排维度模型
3.2.3 小结
3.3 公共服务供给的组织逻辑分析
3.3.1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维度分析
3.3.2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类型分析
3.3.3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特征分析
3.3.4 小结
3.4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治理分析
3.4.1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治理类型
3.4.2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治理范式
3.4.3 公共服务供给组织治理逻辑
3.4.4 小结
3.5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概念框架
3.5.1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概念
3.5.2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框架4W1P
3.5.3 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P—G—P(P)模型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国际比较与经验借鉴
4.1 OECD国家公共组织绩效治理
4.1.1 OECD国家公共组织绩效治理改革动机
4.1.2 OCED国家绩效治理实施战略
4.2 英国的非部委公共机构绩效治理
4.2.1 绩效治理改革背景和制度框架
4.2.2 绩效治理模式和特点
4.2.3 绩效评估改革
4.3 日本的独立行政法人绩效治理
4.3.1 绩效治理改革历程
4.3.2 绩效治理内容
4.4 美国的非营利性组织绩效治理
4.4.1 绩效治理结构
4.4.2 绩效治理模式
4.4.3 政府规制和财政供给
4.5 经验与启示
第5章 基于绩效的我国公共事业单位治理体系
5.1 我国事业单位治理“失灵”
5.1.1 事业单位治理“失灵”表象分析
5.1.2 事业单位治理“失灵”理论缺陷
5.1.3 事业单位治理“失灵”现实障碍
5.2 基于绩效的公共事业单位治理体系
5.2.1 治理类型
5.2.2 治理结构
5.2.3 治理框架
5.2.4 治理机制
5.2.5 治理规则
5.3 基于绩效的公共事业单位内部治理
5.3.1 建立董事会/理事会治理结构
5.3.2 建立相关利益主体参与的协同治理机制
5.3.3 建立监管、问责、激励治理模块
5.4 基于绩效的公共事业单位外部规制
5.4.1 改善政府与公共事业单位的契约关系
5.4.2 改善公共事业单位的财政供给方式和依赖程度
5.4.3 改善政府对公共事业单位的规制路径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治理的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优化
6.1 基于治理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优化分析框架
6.1.1 公共服务供给链视角下的绩效治理
6.1.2 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绩效治理
6.1.3 “善治”视角下的绩效治理
6.2 基于治理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优化内容
6.2.1 制度绩效优化
6.2.2 组织绩效优化
6.2.3 供给绩效优化
6.3 基于治理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优化流程
6.3.1 绩效计划
6.3.2 绩效测度
6.3.3 绩效评估
6.3.4 绩效监控
6.3.5 绩效反馈
6.3.6 绩效改善
6.4 基于治理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优化模块
6.4.1 绩效预算编制
6.4.2 绩效信息披露
6.4.3 绩效考核激励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的实证检验
7.1 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测评及区域分布
7.1.1 公益一类之研究所绩效指标及测度
7.1.2 公益一类之公共图书馆绩效指标与测评
7.1.3 公益二类之医疗机构指标与测评—基于病患服务
7.1.4 公益二类之高等院校绩效指标与测评—基于人才培养
7.2 基于DEA—SBM模型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测评及非径向改进
7.2.1 DEA—SBM模型及数据说明
7.2.2 基于DEA—SBM模型的公共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分析
7.2.3 非径向改进及目标值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实证研究
8.1 我国公共服务供给主体抉择
8.1.1 检验框架
8.1.2 实证检验
8.1.3 结论
8.2 我国公共事业单位P—G—P (P)模型的实证检验
8.2.1 问卷设计和数据收集
8.2.2 信度与效度分析
8.2.3 模型拟合与检验
8.2.4 P—G—P (P)模型内在关系分析
8.3 本章小结
第9章 我国公共事业单位绩效治理的案例设计
9.1 绩效治理的基本思路
9.1.1 存在的问题分析
9.1.2 价值链梳理
9.1.3 绩效治理的逻辑构建
9.2 拨款考评模块设计
9.2.1 拨款考核的治理模式
9.2.2 完善拨款考核评价机制的建议
9.3 成本核算与管理控制系统设计
9.3.1 构建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的成本核算体系
9.3.2 优化成本控制及信息披露机制
9.4 内部控制与绩效测评:CBSC的引入与创新
9.4.1 内部绩效测评体系设计
9.4.2 CBSC在公共事业单位的运用
9.4.3 公共事业单位CBSC的开发流程
9.4.4 CBSC绩效监控与反馈
9.5 湖南省财经院校S校拨款考评模块设计及应对
9.5.1 S校财务情况及应对措施
9.5.2 S校成本核算和管理控制分析
9.5.3 基于CBSC构建S校内部绩效考核体系
9.5.4 构建基于绩效的工资发放体系
9.5.5 小结
9.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情况
附录B 文中附表
附录C 我国公共事业单位P—G—P(P)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共事业绩效的预测与评估[J]. 胡凯. 统计与决策. 2016(08)
[2]社会资本、组织创新能力互动下的组织绩效优化[J]. 宋文娟. 统计与决策. 2016(06)
[3]村级发展互助资金组织治理:问题类型、制度特点及其有效性——基于5省160个样本村调查的实证分析[J]. 陈立辉,杨奇明,刘西川,李俊浩. 管理世界. 2015 (11)
[4]浅析农业科研院所科研经费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 王国俊. 经济研究导刊. 2015(23)
[5]关于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信息披露的探讨——基于国家治理的视角[J]. 尹律,徐光华. 审计研究. 2015(04)
[6]论中国公共政策执行研究的“整合式”视角[J]. 宋雄伟. 天津社会科学. 2015(04)
[7]事业单位的退出机制——以英国非部委公共机构(NDPB)为例[J]. 句华.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7)
[8]政府购买服务中事业单位身份重构与治理绩效[J]. 徐家良,薛美琴. 中国行政管理. 2015(07)
[9]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评价:模式选择与指标构建[J]. 唐大鹏,吉津海,支博. 会计研究. 2015(01)
[10]国外组织绩效测量模型研究进展[J]. 林枫,杨付敏,徐金发. 商业研究. 2014(06)
本文编号:317097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170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