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及模型构建研究
发布时间:2021-05-06 02:58
在全球化、信息化和网络化催生出的新治理时代,摆脱固化的政府部门结构,通过跨部门协同治理对产业发展和社会诉求做出整体性回应,是新世纪以来多个国家政府改革的新趋势。推进跨部门协同治理也是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走向之一。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关于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的决定指出,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要遵循优化、协同、高效的原则。回顾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在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问题上,政府作用的充分发挥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政府诸多部门协同推进旅游业的治理上。在全域旅游下,发挥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重要性更加凸显。在此背景下,加强政府的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研究就显得必要和有价值,而有关这方面的研究目前整体上显然还较为薄弱。本文溯源了政府跨部门协同的有关基础理论,包括协同理论、治理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明晰了政府跨部门关系中的政府跨部门协同概念,并从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发生的逻辑过程入手,对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四种主要类型,从内外因的角度对演进的过程进行了分析,从而梳理出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有关脉络体系。在对国内外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实践的...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有关行政改革的研究
1.3.2 有关政府部门间关系的研究
1.3.3 有关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不足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不足
2 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理论
2.1 理论溯源
2.1.1 协同理论
2.1.2 治理理论
2.1.3 协同治理理论
2.2 政府中的跨部门关系
2.2.1 政府跨部门冲突
2.2.2 政府跨部门协同
2.3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
2.3.1 政府介入旅游业的原因
2.3.2 全球政府旅游协同治理的典型模式
3 中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
3.1 政府履行旅游治理职能的演进
3.2 中国政府旅游行政权力配置的演进
3.3 中国政府旅游协同治理演进的内因
3.3.1 政府组织协同的需要
3.3.2 政府干预的需要
3.3.3 部门行政资源交换的需要
3.4 中国政府旅游协同治理演进的外因
3.4.1 权责空档
3.4.2 权责固守
3.4.3 利益冲突
3.5 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主要类型
3.5.1 正式型横向协同
3.5.2 有特定职能的旅游议事协调机构
3.5.3 体制型的综合旅游机构
3.5.4 非正式型协同
4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
4.1 已有代表性模型述评
4.1.1 SFIC模型
4.1.2 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
4.1.3 公共部门旅游管理模型
4.2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完善思路
4.3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
4.3.1 确立治理目标
4.3.2 确定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的多中心治理主体
4.3.3 确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支撑
4.3.4 确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方式
4.4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
5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案例分析
5.1 宏观维度:江西青原区政府引导推动旅游业发展
5.1.1 案例基本情况
5.1.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5.2 中观维度:协同推动边境旅游试验区重大政策出台
5.2.1 案例基本情况
5.2.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5.3 微观维度:处理中国旅游团在老挝严重交通事故
5.3.1 案例基本情况
5.3.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6 结论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171101
【文章来源】: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31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
1.1.1 理论背景
1.1.2 实践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1.3.1 有关行政改革的研究
1.3.2 有关政府部门间关系的研究
1.3.3 有关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研究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研究不足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不足
2 政府跨部门协同治理理论
2.1 理论溯源
2.1.1 协同理论
2.1.2 治理理论
2.1.3 协同治理理论
2.2 政府中的跨部门关系
2.2.1 政府跨部门冲突
2.2.2 政府跨部门协同
2.3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
2.3.1 政府介入旅游业的原因
2.3.2 全球政府旅游协同治理的典型模式
3 中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演进
3.1 政府履行旅游治理职能的演进
3.2 中国政府旅游行政权力配置的演进
3.3 中国政府旅游协同治理演进的内因
3.3.1 政府组织协同的需要
3.3.2 政府干预的需要
3.3.3 部门行政资源交换的需要
3.4 中国政府旅游协同治理演进的外因
3.4.1 权责空档
3.4.2 权责固守
3.4.3 利益冲突
3.5 我国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主要类型
3.5.1 正式型横向协同
3.5.2 有特定职能的旅游议事协调机构
3.5.3 体制型的综合旅游机构
3.5.4 非正式型协同
4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
4.1 已有代表性模型述评
4.1.1 SFIC模型
4.1.2 多主体协同治理模型
4.1.3 公共部门旅游管理模型
4.2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完善思路
4.3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构建
4.3.1 确立治理目标
4.3.2 确定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的多中心治理主体
4.3.3 确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支撑
4.3.4 确立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的方式
4.4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
5 政府跨部门旅游协同治理模型的案例分析
5.1 宏观维度:江西青原区政府引导推动旅游业发展
5.1.1 案例基本情况
5.1.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5.2 中观维度:协同推动边境旅游试验区重大政策出台
5.2.1 案例基本情况
5.2.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5.3 微观维度:处理中国旅游团在老挝严重交通事故
5.3.1 案例基本情况
5.3.2 案例的综合模型分析
6 结论
6.1 本文的主要结论
6.2 本文的创新点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本文编号:317110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171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