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6 23:05
李大钊的一生注重社会现实,又突破常规,始终保持思想理论与工作方法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些精神品质使得他在理论与实践领域的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贡献。面对当前社会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日趋活跃、社会思潮纷纭激荡的新形势,重新理解与反思李大钊思想政治教育历程及其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是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获取思想资源与历史经验的重要途径。本文除引论、结语之外,正文共分四个章节。引论部分是文章整体构架的简短呈现,该部分在系统梳理与分析李大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研究现状的基础上,详细介绍李大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第一章,李大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与发展轨迹。对研究对象所处历史背景的考察与分析不仅是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原则的内在要求,也是还原李大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原貌的根本研究方法。本章主要考察了李大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思想政治教育思想的基本特征。首先,在关于李大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方面,该部分从时代背景、理论渊源、实践基础以及李大钊的个人因素四个方面梳理和分析了李大钊思想政治教育...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所展示,这幅线性趋势图较为直观地展示了1956年至2017年期间学术界对“李大钊”这一研究主题的文献发文量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定位与运行特征[J]. 张澍军. 教育研究. 2015(04)
[2]论“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规范规约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观”创新探讨之二[J]. 张澍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3]论李大钊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基点和路径[J]. 胡言会.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4(04)
[4]论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J]. 蔡诗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4(02)
[5]何时转向暴力革命——论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J]. 黄琨. 江汉论坛. 2013(11)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和“第一人”——兼评李大钊研究的一个流行观点[J]. 王小拥.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09)
[7]河上肇和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探究[J]. 李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8]论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与批判辩证法[J]. 平飞.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 (02)
[9]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内在张力的意识及其意蕴[J]. 王南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10]陈独秀、李大钊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J]. 李玉宏,郝文清. 科学社会主义. 2012(03)
本文编号:3304549
【文章来源】:东北师范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172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所展示,这幅线性趋势图较为直观地展示了1956年至2017年期间学术界对“李大钊”这一研究主题的文献发文量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定位与运行特征[J]. 张澍军. 教育研究. 2015(04)
[2]论“政治”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规范规约作用——“思想政治教育观”创新探讨之二[J]. 张澍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01)
[3]论李大钊树立马克思主义理论自信的基点和路径[J]. 胡言会.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4(04)
[4]论李大钊的青年教育思想[J]. 蔡诗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2014(02)
[5]何时转向暴力革命——论李大钊的社会主义思想[J]. 黄琨. 江汉论坛. 2013(11)
[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起点”和“第一人”——兼评李大钊研究的一个流行观点[J]. 王小拥.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09)
[7]河上肇和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探究[J]. 李虹.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02)
[8]论马克思的批判精神与批判辩证法[J]. 平飞.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3 (02)
[9]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内在张力的意识及其意蕴[J]. 王南湜.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2(06)
[10]陈独秀、李大钊民主政治思想比较研究[J]. 李玉宏,郝文清. 科学社会主义. 2012(03)
本文编号:330454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04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