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视野下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9 18:05
自2008年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以来,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状况得到显著改善,知识产权工作取得巨大的进步。国务院《关于新形势下加快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推动知识产权保护法治化,完善行政执法和司法保护两条途径优势互补、有机衔接的知识产权保护模式,这就从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高度对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是一种具有中国特色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于这一制度设计,理论界有的建议“去”,有的建议“留”,见仁见智、争论不一。本文围绕“法治视野下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这一主题进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理论层面回答目前普遍关注的两个焦点问题:第一,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究竟应当“去”还是“留”?笔者从法理层面、国情选择、实践操作、司法保护等多个角度切入,预判行政保护将会在相当长一段时期予以保留并不断得以健全完善,在整个知识产权保护过程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第二,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制度将来的发展趋势?笔者从和司法保护的关系分析入手,认为行政保护和司法保护两种模式将长期并存、优势互补、紧密衔接,司法将发挥终局保护作用。在这一理论分析的前提之下,对如何健全完善行政保护制度...
【文章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介绍和现实意义
1.2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1.2.1 国内现状
1.2.2 国外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结构安排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理论研究
2.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基本含义
2.1.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内涵和外延
2.1.2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原则
2.1.3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理论基础
2.2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发展趋势探究
2.2.1 理论争鸣—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去留”之争
2.2.2 实践选择—我国采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2.2.3 发展态势—模式并存、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司法终局
2.3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经济效益分析
2.3.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2.3.2 专利权行政保护的经济分析
2.3.3 商标权行政保护的经济分析
2.3.4 著作权行政保护的经济分析
第3章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现状
3.1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取得的成效
3.1.1 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行政保护法律规范体系
3.1.2 多元化、多层级的行政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3.1.3 行政保护的方式和程序日益丰富和规范
3.1.4 “模式并存”—与司法保护协调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3.2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法律制度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
3.2.2 机构设置和职能安排有待进一步优化
3.2.3 行政保护的方式和程序需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第4章 域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比较考察
4.1 英美法系
4.1.1 美国
4.1.2 英国
4.1.3 印度
4.2 大陆法系
4.2.1 德国
4.2.2 法国
4.2.3 日本
4.3 经验和启示
4.3.1 合理的模式选择
4.3.2 健全的法律体系
4.3.3 规范的机构设置
4.3.4 完善的协调机制
4.3.5 非政府组织参与
第5章 法治视野下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建议
5.1 完善立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法律体系
5.1.1 推进有关单行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
5.1.2 修订和调整有关法律法规相关内容
5.1.3 注重与国际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法律规范的衔接
5.1.4 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法律规范法典化
5.2 顶层设计—深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5.2.1 探索建立统一、完整、权威、高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
5.2.2 积极构建政府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大管理体制
5.2.3 优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职能
5.2.4 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5.2.5 强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
5.3 机制建设—创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方式和程序
5.3.1 构建以提供优质行政服务为主的行政保护体系
5.3.2 细化完善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5.3.3 合理规范现行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程序
5.3.4 健全完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行政保护纠纷解决机制
5.3.5 推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进一步有效衔接
5.3.6 着力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
第6章 行政保护机制的创新研究—以新领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为例
6.1 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时代的挑战
6.1.1 互联网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6.1.2 电子商务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6.1.3 大数据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6.2 新领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网络技术发展客观上造成知识产权保护难度的加大
6.2.2 新领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6.2.3 现行执法机制有待于完善和创新
6.2.4 社会公众关于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有待提升
6.3 加强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6.3.1 健全法律规范—完善新领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有关的法律制度
6.3.2 建设公共机构—搭建提供优质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
6.3.3 创新保护模式—探索建立依托现代技术的新型保护模式
6.3.4 强化刚性约束—加大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
6.3.5 加强思想教育—提升社会公众保护知识产权的自主意识
6.3.6 完善分析预警—积极防范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潜在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商务立法的关键几步[J]. 吕斌. 法人. 2017(02)
[2]互联网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协同执法机制的构建[J]. 黄艳. 科技展望. 2016(27)
[3]专利行政执法制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J]. 汪旭东,尚雅琼. 知识产权. 2016(07)
[4]著作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 孙彦. 科技与法律. 2016(03)
[5]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J]. 于幸平. 法制博览. 2016(16)
[6]跨境电商视角下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研究[J]. 苏凯.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09)
[7]“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 李旭东.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05)
[8]“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 崔倩. 知识产权. 2016(04)
[9]国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借鉴[J]. 孙彩红,宋世明. 知识产权. 2016(04)
[10]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10)
博士论文
[1]国家干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 冯涛.南京大学 2012
[2]WTO框架下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问题研究[D]. 邓建志.同济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研究[D]. 蒋梦娴.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9798
【文章来源】:北京理工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3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介绍和现实意义
1.2 理论研究与文献综述
1.2.1 国内现状
1.2.2 国外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4 结构安排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理论研究
2.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基本含义
2.1.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内涵和外延
2.1.2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主要特点和基本原则
2.1.3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理论基础
2.2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发展趋势探究
2.2.1 理论争鸣—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去留”之争
2.2.2 实践选择—我国采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必要性分析
2.2.3 发展态势—模式并存、优势互补,有机衔接、司法终局
2.3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经济效益分析
2.3.1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经济学理论分析
2.3.2 专利权行政保护的经济分析
2.3.3 商标权行政保护的经济分析
2.3.4 著作权行政保护的经济分析
第3章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现状
3.1 我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取得的成效
3.1.1 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行政保护法律规范体系
3.1.2 多元化、多层级的行政保护管理体系不断健全
3.1.3 行政保护的方式和程序日益丰富和规范
3.1.4 “模式并存”—与司法保护协调机制不断健全完善
3.2 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法律制度体系尚需进一步健全
3.2.2 机构设置和职能安排有待进一步优化
3.2.3 行政保护的方式和程序需进一步创新和发展
第4章 域外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比较考察
4.1 英美法系
4.1.1 美国
4.1.2 英国
4.1.3 印度
4.2 大陆法系
4.2.1 德国
4.2.2 法国
4.2.3 日本
4.3 经验和启示
4.3.1 合理的模式选择
4.3.2 健全的法律体系
4.3.3 规范的机构设置
4.3.4 完善的协调机制
4.3.5 非政府组织参与
第5章 法治视野下完善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建议
5.1 完善立法—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法律体系
5.1.1 推进有关单行法律法规的制定工作
5.1.2 修订和调整有关法律法规相关内容
5.1.3 注重与国际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法律规范的衔接
5.1.4 积极推动知识产权法律规范法典化
5.2 顶层设计—深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5.2.1 探索建立统一、完整、权威、高效的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
5.2.2 积极构建政府和社会广泛参与的知识产权大管理体制
5.2.3 优化知识产权行政管理机关职能
5.2.4 积极发挥非政府组织的作用
5.2.5 强化对企业创新的激励机制
5.3 机制建设—创新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方式和程序
5.3.1 构建以提供优质行政服务为主的行政保护体系
5.3.2 细化完善知识产权发展规划
5.3.3 合理规范现行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程序
5.3.4 健全完善行政处罚、行政复议等行政保护纠纷解决机制
5.3.5 推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进一步有效衔接
5.3.6 着力加强知识产权维权援助工作
第6章 行政保护机制的创新研究—以新领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为例
6.1 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时代的挑战
6.1.1 互联网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6.1.2 电子商务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6.1.3 大数据与知识产权行政保护
6.2 新领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
6.2.1 网络技术发展客观上造成知识产权保护难度的加大
6.2.2 新领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的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6.2.3 现行执法机制有待于完善和创新
6.2.4 社会公众关于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意识有待提升
6.3 加强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建议
6.3.1 健全法律规范—完善新领域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有关的法律制度
6.3.2 建设公共机构—搭建提供优质服务的公共服务平台
6.3.3 创新保护模式—探索建立依托现代技术的新型保护模式
6.3.4 强化刚性约束—加大新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的行政执法力度
6.3.5 加强思想教育—提升社会公众保护知识产权的自主意识
6.3.6 完善分析预警—积极防范知识产权行政保护潜在风险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商务立法的关键几步[J]. 吕斌. 法人. 2017(02)
[2]互联网电子商务知识产权协同执法机制的构建[J]. 黄艳. 科技展望. 2016(27)
[3]专利行政执法制度的必要性与合理性[J]. 汪旭东,尚雅琼. 知识产权. 2016(07)
[4]著作权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研究[J]. 孙彦. 科技与法律. 2016(03)
[5]互联网环境下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的研究[J]. 于幸平. 法制博览. 2016(16)
[6]跨境电商视角下知识产权保护相关问题研究[J]. 苏凯. 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6(09)
[7]“互联网+”时代电子商务知识产权保护的影响因素及策略研究[J]. 李旭东.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16(05)
[8]“十三五”时期知识产权焦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学术研讨会综述[J]. 崔倩. 知识产权. 2016(04)
[9]国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的基本特征与经验借鉴[J]. 孙彩红,宋世明. 知识产权. 2016(04)
[10]国务院关于同意建立国务院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制度的批复[J].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 2016(10)
博士论文
[1]国家干预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研究[D]. 冯涛.南京大学 2012
[2]WTO框架下中国知识产权行政保护问题研究[D]. 邓建志.同济大学 2008
硕士论文
[1]我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行政裁决研究[D]. 蒋梦娴.复旦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0979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09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