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政府责任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20:35
当前中国已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一个多重转型期,经济市场化、政治民主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趋势日益明显,社会在价值观念、组织构成和利益格局等方面也发生了显著变化,所有这些都对国家治理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战略目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该目标的达成离不开多个治理主体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面对治理环境和治理条件的改变,政府已经无法再成为唯一的治理者;另一方面,鉴于我国现代化所处的阶段以及中国的国情,政府仍是该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主体,作为国家意志的体现者与执行者,它是“同辈中的长者”,处于主导地位。正因如此,探讨如何完善政府与现代社会相适应的权责体系、保障政府责任的有效履行就有了重要意义。从某种程度上讲,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之间的契合点就在于政府责任的充分有效履行。本文基于结构功能理论,借助对帕森斯“AGIL”模型的拓展,搭建起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中政府责任问题的理论分析框架。该框架的要点是,将国家治理视为一个整体系统,该系统由结构与功能构成,现代化是其要达成的目标;重点是明晰“国家治理现代化与政府责任之间的逻辑关系”,讨论在国家治理系统目标达成过...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国家治理体系示意图
图 4-1:中国的社会团体发展情况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2016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ca.gov.cn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组织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增长动力缺乏,发育水平参差不齐,尚处于一个“相对
图 4-2:G20 国家信息化发展指数排名1林尚立.政府改革:责任、能力与绩效[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68-73.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OL]. http://cnnic.cn(上网时间:2017-09-01).图片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2016)》,http://cnnic.c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向何处去——一种政治哲学层面追问[J]. 姚选民. 社会科学论坛. 2017(01)
[2]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演变轨迹及趋势探析[J]. 孙岩. 理论月刊. 2016(08)
[3]当前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叶德跃. 中外企业家. 2016(22)
[4]社会协同治理困境的探究[J]. 王培智,商洋. 理论探讨. 2016(04)
[5]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问题解析与体系完善[J]. 周德祥. 理论导刊. 2016(07)
[6]政府责任及其实现途径的研究视角探析[J]. 金东日.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6(04)
[7]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的问题与路径创新[J]. 史云贵. 理论与改革. 2016(03)
[8]价值引领与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J]. 张夏力. 科技创业月刊. 2016(08)
[9]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 葛洪泽. 文化软实力. 2016(01)
[10]有限理性、公共服务动机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 刘方,李文钊.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6(01)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国家治理[D]. 张兴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中国政府责任建设研究[D]. 汪浩.复旦大学 2014
[3]论我国政府责任实现的法制困境与出路[D]. 苗雨.山东大学 2012
[4]行动中心制度主义:重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D]. 李棉管.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D]. 刘翔.复旦大学 2010
[6]治理转型、政府创新与参与式治理[D]. 赵光勇.浙江大学 2010
[7]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动力学分析[D]. 姜国俊.复旦大学 2009
[8]社会转型与治理成长:新时期上海大都市政府治理研究[D]. 易承志.华东师范大学 2008
[9]当代中国政府责任问题研究[D]. 李蔬君.中共中央党校 2006
硕士论文
[1]行政问责视角下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现象研究[D]. 罗岩岩.云南财经大学 2010
[2]我国政府能力建设研究[D]. 赵任.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24419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238 页
【学位级别】:博士
【部分图文】:
国家治理体系示意图
图 4-1:中国的社会团体发展情况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网:《2016 年社会服务发展统计公报》,http://www.mca.gov.cn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组织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由于历史和制度方面的原因,其整体发展水平不高,增长动力缺乏,发育水平参差不齐,尚处于一个“相对
图 4-2:G20 国家信息化发展指数排名1林尚立.政府改革:责任、能力与绩效[J].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68-73.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 第 40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发布[EB/OL]. http://cnnic.cn(上网时间:2017-09-01).图片来源: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国家信息化发展评价报告(2016)》,http://cnnic.cn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向何处去——一种政治哲学层面追问[J]. 姚选民. 社会科学论坛. 2017(01)
[2]当代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历史演变轨迹及趋势探析[J]. 孙岩. 理论月刊. 2016(08)
[3]当前领导干部不作为、乱作为、慢作为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 叶德跃. 中外企业家. 2016(22)
[4]社会协同治理困境的探究[J]. 王培智,商洋. 理论探讨. 2016(04)
[5]服务型政府绩效评估:问题解析与体系完善[J]. 周德祥. 理论导刊. 2016(07)
[6]政府责任及其实现途径的研究视角探析[J]. 金东日. 上海行政学院学报. 2016(04)
[7]当前我国政府职能转变中的问题与路径创新[J]. 史云贵. 理论与改革. 2016(03)
[8]价值引领与政府社会治理能力提升[J]. 张夏力. 科技创业月刊. 2016(08)
[9]国家文化软实力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 葛洪泽. 文化软实力. 2016(01)
[10]有限理性、公共服务动机与国家治理现代化[J]. 刘方,李文钊. 公共管理与政策评论. 2016(01)
博士论文
[1]当代中国国家治理[D]. 张兴华.华东师范大学 2014
[2]中国政府责任建设研究[D]. 汪浩.复旦大学 2014
[3]论我国政府责任实现的法制困境与出路[D]. 苗雨.山东大学 2012
[4]行动中心制度主义:重构发展型社会政策的制度分析框架[D]. 李棉管.华中师范大学 2011
[5]中国服务型政府构建研究[D]. 刘翔.复旦大学 2010
[6]治理转型、政府创新与参与式治理[D]. 赵光勇.浙江大学 2010
[7]转型期中国政党主导型行政改革的动力学分析[D]. 姜国俊.复旦大学 2009
[8]社会转型与治理成长:新时期上海大都市政府治理研究[D]. 易承志.华东师范大学 2008
[9]当代中国政府责任问题研究[D]. 李蔬君.中共中央党校 2006
硕士论文
[1]行政问责视角下我国问责官员复出现象研究[D]. 罗岩岩.云南财经大学 2010
[2]我国政府能力建设研究[D]. 赵任.吉林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2441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3244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