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承诺研究
发布时间:2017-05-24 18:23
本文关键词: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承诺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广大群众体育健身参与意识空前高涨,全民健身活动日益繁荣。但是由于社会体育发展的基础比较薄弱,学校体育教育的相对落后,健身活动缺乏有效的组织,参与健身的普通大众在健身中虽然热情有余但健身方法和手段的科学性不足。国家先后出台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技术等级制度》和《社会体育指导员国家职业标准》)正是为了解决这样一个突出矛盾。然而,在体育行业推行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近10年后的今天,职业型社会体育指导员(以下简称社指)队伍的规模还远不能适应健身市场的需求。社指队伍的发展速度缓慢而且在职社指的流动性较大,离职现象突出。这一系列问题严重影响了社指队伍的稳定和发展。从职业心理学的角度,职业承诺是决定从业者从事或继续从事某一职业的内在心理动因。也是影响从业者的职业态度、职业行为和工作结果的决定性因素。因此,对社指这个职业群体的职业承诺展开研究不仅非常迫切,而且意义重大。 本文运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策略,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我国社指职业承诺问题进行研究,力图探求社指职业承诺发生和发展的状况和规律,为社指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依据。本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通过文献研究和前期访谈,在发展了社指职业承诺理论构想效度的基础上,编制并检验测量社指职业承诺的问卷和社指职业承诺的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社指职业承诺结构由情感承诺、机会代价承诺、理想承诺和规范承诺四个维度组成;社指职业承诺问卷具有较好的信效度,适用于社指职业承诺的测量。第二部分是社指职业承诺在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假设检验;社指职业承诺在性别上的差异未达到显著性水平,但是在年龄、项目、等级、从业年限和入职前社会角色上的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第三部分考察了职业保障感知对职业承诺的预测作用,以及职业承诺对职业成功的预测作用。第四部分是在心理弹性调解下社指职业承诺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模型假设检验;第五部分是社指职业承诺个案研究,结果表明上述实证研究的结果在访谈中得到基本证实,同时借助扎根理论分析方法构建出社指职业承诺形成与发展的过程。最后,基于上述五部分的研究结果及其结论,我们从社指制度发展、社指职业保障体系构建、俱乐部管理等三方面进行了对策研究,提出了社指制度发展和俱乐部管理的相应对策。
【关键词】:职业社会体育指导员 职业承诺 职业保障 心理弹性 职业成功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G812.4
【目录】:
- 中文摘要5-6
- Abstract6-11
- 1 引言11-17
- 1.1 选题背景与源起11-13
- 1.1.1 选题背景11-12
- 1.1.2 选题源起12-13
- 1.2 研究目的与内容13-15
- 1.2.1 研究目的13-14
- 1.2.2 研究内容14-15
- 1.3 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15-17
- 1.3.1 理论意义15-16
- 1.3.2 现实价值16-17
- 2 文献综述17-39
- 2.1 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综述17-23
- 2.1.1 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现状18-20
- 2.1.2 社会体育指导员研究思路的转变20-23
- 2.2 职业承诺研究综述23-32
- 2.2.1 职业承诺构念界定及其维度24-29
- 2.2.2 职业承诺的过程模型29-32
- 2.3 心理弹性研究回顾32-34
- 2.3.1 心理弹性概念表述与内涵32-33
- 2.3.2 心理弹性测量与研究进展33-34
- 2.3.3 心理弹性研究展望34
- 2.4 职业成功研究述评34-36
- 2.4.1 职业成功研究概况34-35
- 2.4.2 职业成功的测量35-36
- 2.4.3 职业成功的前因与结果变量36
- 2.5 职业保障研究综述36-38
- 2.5.1 职业保障概念界定36-37
- 2.5.2 职业保障研究进展37
- 2.5.3 职业保障感知构念的提出37-38
- 2.6 本章小结38-39
- 3 研究构架与研究假设39-47
- 3.1 研究方法的选择39-40
- 3.2 研究设计的构架40-41
- 3.3 研究假设41-46
- 3.3.1 社指职业承诺结构维度假说模型41-43
- 3.3.2 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社指职业承诺差异假说模型43
- 3.3.3 社指职业承诺与其前因与后果变量关系假说模型43-45
- 3.3.4 心理弹性调节下社指职业承诺与职业成功关系假说模型45
- 3.3.5 社指职业承诺的形成和发展——基于个案的分析45-46
- 3.3.6 职业承诺外的其他变量的测量46
- 3.4 本章小结46-47
- 4 测量工具开发与选择47-65
- 4.1 研究目的47
- 4.2 研究方法47
- 4.3 社指职业承诺问卷编制与检验47-60
- 4.3.1 社指职业承诺访谈研究48-52
- 4.3.2 社指职业承诺问卷初测52-55
- 4.3.3 社指职业承诺问卷的结构效度检验55-59
- 4.3.4 讨论与结论59-60
- 4.4 其他变量测量问卷的选择与信效度检验60-64
- 4.4.1 职业保障感知问卷的编制与检验61-62
- 4.4.2 心理弹性量表的选择与检验62-63
- 4.4.3 职业成功量表的选择与检验63-64
- 4.5 本章小结64-65
- 5 研究假设实证检验65-90
- 5.1 统计数据和各变量整体情况65-66
- 5.2 社指职业承诺人口统计学变量上的差异假设检验66-73
- 5.2.1 社指职业承诺在性别上的差异假设检验66-67
- 5.2.2 社指职业承诺在年龄上的差异假设检验67-68
- 5.2.3 社指职业承诺在从业年限上的差异假设检验68-69
- 5.2.4 社指职业承诺在项目上的差异假设检验69
- 5.2.5 社指职业承诺在入职前不同职业的差异假设检验69-70
- 5.2.6 社指职业承诺在等级上的差异假设检验70-71
- 5.2.7 讨论与分析71-72
- 5.2.8 小结72-73
- 5.3 职业保障感知对社指职业承诺的预测效应假设检验73-77
- 5.3.1 职业保障感知与情感承诺的分层回归分析73-74
- 5.3.2 职业保障感知与机会代价承诺的分层回归分析74
- 5.3.3 职业保障感知与理想承诺的分层回归分析74-75
- 5.3.4 职业保障感知与规范承诺的分层回归分析75-76
- 5.3.5 职业保障感知与职业承诺总体的分层回归分析76
- 5.3.6 讨论与分析76-77
- 5.3.7 小结77
- 5.4 社指职业承诺对职业成功的预测效应假设检验77-82
- 5.4.1 社指职业承诺对职业满意度的预测效应假设检验78-79
- 5.4.2 社指职业承诺对组织内部竞争力的预测效应假设检验79
- 5.4.3 社指职业承诺对组织外部竞争力的预测效应假设检验79-80
- 5.4.4 社指职业承诺总体对职业成功总体的预测效应假设检验80-81
- 5.4.5 讨论与分析81-82
- 5.4.6 小结82
- 5.5 心理弹性调节下社指职业承诺与职业成功的关系模型检验82-90
- 5.5.1 以职业满意度为因变量83-84
- 5.5.2 以组织内部竞争力为因变量84-87
- 5.5.3 以组织外部竞争力为因变量87-89
- 5.5.4 讨论与分析89
- 5.5.5 小结89-90
- 6 社指职业承诺形成与发展——基于个案的分析90-102
- 6.1 研究目的90
- 6.2 研究方法90-92
-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92-98
- 6.3.1 A教练——心甘情愿的投入者92-94
- 6.3.2 B教练——项目共性促成从业94-95
- 6.3.3 C教练——职业向事业的转变95-96
- 6.3.4 D教练——理想摇摆的八零后96-97
- 6.3.5 E教练——从尝试转变为投入97-98
- 6.4 讨论与分析98-101
- 6.5 本章小结101-102
- 7 管理对策与总结论102-112
- 7.1 社指制度发展和管理对策102-108
- 7.1.1 社指制度发展对策102-104
- 7.1.2 社指职业保障体系构建对策104-107
- 7.1.3 基于俱乐部管理对策107-108
- 7.2 总结论108-110
- 7.2.1 社指职业承诺的结构108
- 7.2.2 社指基本个人属性上职业承诺的差异108-109
- 7.2.3 社指职业承诺与其前因、后果变量之间的关系109
- 7.2.4 心理弹性调节下的社指职业承诺与职业成功之间的关系109
- 7.2.5 个案研究结论109-110
- 7.3 研究的主要贡献与创新110
-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110-112
- 7.4.1 研究不足110-111
- 7.4.2 研究展望111-112
- 参考文献112-131
- 附录131-142
- 致谢1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学民,申继亮;国外教师职业发展及其促进的理论与实践[J];比较教育研究;2003年04期
2 “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研制工作组;“社会体育指导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政策法规体系的研究与建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年04期
3 武笑玲,马美荣,高茂章,丁建岭,胡玲洁;城市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年09期
4 罗小兵;王斌;鲁长芬;;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不同阶段组织承诺与离职意愿关系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8年03期
5 史曙生;马小燕;;对社会体育指导员与私人教练职场竞争的思考[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张强强;林建健;李t熢,
本文编号:39161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391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