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体育活动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挑战与变革
发布时间:2017-07-01 20:17
本文关键词:以体育活动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挑战与变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镇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人的城镇化”相对滞后。新生代“乡-城移民”无法在城市社会享受基本的公共服务,与城市居民缺乏有效的沟通、交流渠道,在工作和生活上遭遇各种社会排斥,难以融入城市社会。本研究以新生代“乡-城移民”的体育活动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个案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分析和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以体育活动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基本原理;第二,在我国当前的社会环境下,以体育活动促进该群体社会融入面临的挑战;第三,如何通过相应的变革建立一个适当的管理机制,支撑和保障体育促进社会融入的顺利进行。本研究的主要观点包括:1.体育活动是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理想方式和手段。体育的社会学习性和社会组织性可以拓展该群体的社会网络、增加社会资本和人力资本、促进他们的现代化和再社会化;体育的社会互动性可以增加该群体与城市居民的群际接触,消除偏见和歧视,营造有利于社会融入的友好氛围。2.以我国现有的政策环境和物质资源储备,将体育作为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方式和手段已经具备现实可行性。但仍然需要围绕这一目标在体育观念、政策法规、各类资源、组织管理和创新机制五个方面进行必要的调整。3.以体育活动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最大的挑战在于新生代“乡-城移民”群体的复杂性,以及由于该群体体育需求的多元化造成的群际接触渠道的多样性。既有个体、企业、社会、和政府层面的“乡-城移民”体育实践都面临着各自的问题和困境,无法凭一己之力应对上述挑战。只有通过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将相关主体及其利益整合起来形成合力,才能充分依托体育活动增加新生代“乡-城移民”与城市居民群际接触,促进社会融入。4.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理应成为公共体育服务建设的目标之一,并从以下方面进行优化和变革:在观念上,树立服务意识、充分重视体育活动在促进社会融入方面的功能和作用;在供给模式上,以体育社会组织为主体来整合资源、组织开展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体育活动;在组织管理上,将公共体育服务的组织管理结构由金字塔形态变为网络式,实现体育组织管理过程由“以过程为导向”向“以结果为导向”的转变,并在过程中加强闭环监督与评估。只有这样才能切实保障体育活动促进社会融入目标的实现。
【关键词】:体育活动 新生代“乡-城移民” 社会融入 挑战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体育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G812
【目录】:
- 摘要5-7
- ABSTRACT7-12
- 1 选题依据12-14
- 1.1 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具有现实紧迫性和重要性12-13
- 1.2 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需要13
- 1.3 挖掘新生代“乡-城移民”的体育需求可以发展群众体育,促进体育消费13-14
- 2 国内外研究现状14-26
- 2.1 移民的社会融入研究14-21
- 2.1.1 社会融入的概念界定14-16
- 2.1.2 移民社会融入的研究维度16-18
- 2.1.3 影响移民社会融入的因素18-21
- 2.2 体育与移民的社会融入研究21-23
- 2.3 体育与“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研究23-26
- 3 研究目的与方法26-31
- 3.1 研究目的26-27
- 3.2 研究方法27-31
- 3.2.1 文献资料法27
- 3.2.2 个案研究法27-31
- 3.2.3 比较分析法31
- 4 理论依据31-34
- 4.1 社会融入理论31
- 4.2 群际接触理论31-32
- 4.3 体育学中关于体育社会功能的理论32-34
- 4.4 公共组织理论34
- 5 研究框架与内容34-36
- 5.1 研究框架34-35
- 5.2 研究内容35-36
- 6 研究结果与分析36-152
- 6.1 社会融入的概述与分析36-42
- 6.1.1 社会融入问题的源起36-37
- 6.1.2 社会融入的概念内涵37-39
- 6.1.3 社会融入的过程步骤39-40
- 6.1.4 社会融入的核心要务40-42
- 6.2 国外以体育促进社会融入的经验与实践42-55
- 6.2.1 德国以体育促进国际移民社会融入的经验42-45
- 6.2.2 英国以体育促进弱势群体社会融入的经验45-54
- 6.2.3 发现与思考54-55
- 6.3 以体育活动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原理分析55-73
- 6.3.1 新生代“乡-城移民”的定义与特征55-56
- 6.3.2 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现状与本质56-61
- 6.3.3 体育活动是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理想手段61-63
- 6.3.4 以体育活动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作用机制63-69
- 6.3.5 以体育活动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独特优势69-73
- 6.4 我国新生代“乡-城移民”的体育实践与社会融入73-96
- 6.4.1 个体体育行为73-80
- 6.4.2 企业体育行为80-84
- 6.4.3 社会体育行为84-91
- 6.4.4 政府体育行为91-96
- 6.4.5 小结与思考96
- 6.5 以体育活动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所需条件分析96-112
- 6.5.1 体育观念97-99
- 6.5.2 政策法规99-101
- 6.5.3 各类资源101-108
- 6.5.4 组织管理108-111
- 6.5.5 创新机制111-112
- 6.6 以体育活动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现实可行性与挑战112-118
- 6.6.1 开展促进社会融入的体育活动所需的要素资源极大改善112-115
- 6.6.2 开展以体育促进社会融入所需要的政策环境已初步形成115-116
- 6.6.3 以现有体育实践促进社会融入仍然面临巨大的挑战116-118
- 6.7 公共体育服务是解决新生代“乡-城移民”体育社会融入问题的有效路径118-121
- 6.7.1 “公平均等”是公共体育服务的内在本质118-119
- 6.7.2 “以人为本”是公共体育服务的应有理念119
- 6.7.3 “多元合作”是公共体育服务的合理供给模式119-120
- 6.7.4 “结果导向”是公共体育服务的评价依据120-121
- 6.8 当前公共体育服务在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方面存在的问题121-135
- 6.8.1 以体育活动促进社会融入尚未成为公共体育服务的一项任务和目标121-122
- 6.8.2 公共体育服务的均等化尚未实现对新生代“乡-城移民”的有效覆盖122-124
- 6.8.3 现有的供给模式难以立足于多元需求形成多样化的群际接触渠道124-127
- 6.8.4 体育活动的组织管理难以保障促进社会融入目标的达成127-135
- 6.9 健全完善公共体育服务,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变革135-152
- 6.9.1 转变观念,提升意识136-137
- 6.9.2 以社会为本位提供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公共体育服务137-140
- 6.9.3 优化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社会融入的公共体育服务的组织管理140-152
- 7 结论152-154
- 致谢154-155
- 参考文献155-165
- 附录165-166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166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金萍;;推动群际接触 实现群际和谐——武汉农民工与城市居民关系的实证调查[J];学习与实践;2008年07期
本文关键词:以体育活动促进新生代“乡—城移民”的社会融入:挑战与变革,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50736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5073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