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女性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11 13:47
本文关键词:金代女性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金代 女性 家庭关系 后妃 品官命妇 封赠 社会习俗
【摘要】:金代女性占据金朝社会总人口的一半,深入考察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家庭关系、教育与文学成就、社会生活与习俗等情况,无论是作为金朝社会整体研究的一个方面,还是作为中国妇女史研究的一个部分,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以下按行文顺序依次将各章主要内容及所得结论性观点阐述如下。 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全面梳理学术界目前对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分析总结研究中仍旧存在的不足之处,概述本论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以及论文创新点与难点,同时对论文中可能存在模糊的概念加以界定,明确本论文的研究范围。 第一章,金代女性的社会阶层与政治地位研究。金朝宫廷妇女地位等级明确,上下尊卑关系不可逾越。后妃、公主群体因封号和品级不同,享有相应的等级礼仪待遇。宫女作为宫廷中地位低下的阶层,不仅工作繁重、升迁困难,而且诸权益很难获得相应保障。金代宦门妇女政治地位主要通过受朝廷封赠品官命妇封号体现,依靠家庭成员中品官的推恩,参考品官爵级而受封。对于这一问题前贤并未有研究,笔者通过考证认为,当品官达到封赠标准时,作为品官妻室的正室、继室均可从夫荣而受封,次室受封赠,其夫至少为一字王或爵级正从一品以上。作为品官母辈,嫡母均可凭子贵受封赠为品官命妇;庶母、继母若凭子贵而受封赠,其子至少为一字王或正从三品以上爵。金代妇女亦可凭孙、曾孙辈贵而受封,但其孙、曾孙至少或为一字王,或为正从三品以上爵。同时,金代少部分妇女亦可通过自身功绩荣而受封。金代平民阶层妇女人数众多、社会地位卑下,大多以从事艰苦劳动为生。奴婢阶层更是被奴婢主如同对待物品般随意买卖、赏赐、标记甚至杀戮,不仅没有人身自由,生命权限亦难以得到基本保障。 第二章,金代女性的经济待遇研究。金朝宫廷妇女依品级与地位不同享有不同的俸给待遇,定制之外又有来自皇帝赏赉及非法所得等非常规性收入。宦门阶层妇女的经济来源主要是随嫁妆奁、家产继承、参加朝廷宴饮时皇帝的赏赉及进封命妇时的赏赐。平民阶层女性的经济来源主要包括劳作所得、政府赈恤与表彰。 第三章,金代女性与家庭关系研究。通过笔者详细考证认为,金代妇女与丈夫的关系从法律角度考察,家庭中妻、妾之于夫所承担的是较片面的义务,若妻、妾与丈夫犯同等罪行,妻、妾量刑要明显繁重于夫;无论是强奸还是通奸,金朝皆有从重处罚的习俗;金律在金朝社会上、中层执行效果与力度要明显优越于下层平民中,底层妇女基本法律权益很难获得相应保障。家庭生活中,夫贵妻荣、夫为妻纲终究为夫妻关系之本,倡导家庭内诸妻、妾之和谐为社会主流。金朝大多数离婚案例是妇女遭到丈夫休弃,有过婚史的妇女如若再嫁,并不受到太多来自社会舆论的压力与家庭的歧视。部分妇女出自自身的责任感,为了完成对舅姑的孝养、对子女的教育,于夫亡后守志不嫁。金朝妇女与婆家的关系方面,恭敬孝谨、勤勉克己的顺妇形象为金朝已嫁妇之基本剪影。收继婚风俗,于金建国前盛行,建国后至熙宗、海陵时期没落。本章还详细探究了金代妇女与本家的关系情况。金代后妃和本家的关系非常复杂,金朝皇后级别一般获封赠本家三代,即曾祖父、祖父、父,品级三公范畴,,爵级国公。封赠曾祖,降祖一等,祖降父一等。皇后本家曾祖母、祖母、母三代并封国夫人封号。皇后级别本家兄弟一般受封较为实际的官品,他们拥有比一般人更多的封官封爵机会,至于能否成为朝廷高品级与高爵级官员,最重要的仍是与个人才能息息相关。另外,如果是生前受封,一般均从较低品级起封,并逐步上升;如果是卒后追封,则一般品级较高,基本为正一品官爵。金帝正一品、正二品妃嫔,其本家父辈受封赠代数为一代以上,三代以下,父辈受封赠品级为正三品至正一品,受封赠爵级为正一品,母辈受封赠为国夫人。妃嫔品级越高,其本家兄弟姊妹受封赠人数越多。同时,妃嫔受封会惠及本家兄弟,本家兄弟才干出众同样会令妃嫔连带性受进封。宦门、平民妇女与本家关系部分,着眼于对妇女婚后与娘家的一般性接触,妇女离婚后归宁,妇女夫亡后归父母家或兄弟家等问题的探析。金朝妇女结婚后例行性、定期回父母家探望时为一种常态。离婚案被判定有效后,离婚后的妇女大多都归还本家生活。当收继婚风俗衰落,妇女在丈夫亡故后,更多的是选择回归本家而非留居夫家继续生活,此本家范围不仅仅指妇女的父母家,更扩大到已嫁妇之兄弟家,甚至是侄子家。 第四章,金代女性的教育与文学成就。本章通过运用文字史料与金石史料结合的方法,首先从女性受教角度,全面解析金代社会宫廷妇女、宦门妇女及平民妇女所受教育情况,包括文化教育及思想教育等内容,同时总结各阶层妇女所取得的文学成就。另外,亦从女性作为施教者的角度,研究除官方教育外金代的家庭教育。上至宫廷后妃下至平民阶层妇女,金代女性在家庭生活中教诫子女的内容与方式,教育取得的结果,通过对诸多问题的研究,进而探析金代妇女与晚辈关系问题。 第五章,金代女性的社会生活与习俗。本章探讨了金代的婚姻习俗,包括婚姻习俗的特点、结婚聘礼、婚姻缔结的程序和礼仪。同时,探讨了金朝后妃阶层、宦门阶层、平民阶层女性的丧葬习俗。其中,在宦门阶层丧葬习俗部分,笔者具体研究了金朝妇女丈夫亡故后,丈夫与诸夫人合葬、与前室合葬或者与后室合葬、主持夫妇合葬者的身份问题。同时,还研究了金代岁时风俗与女性社会活动,尤其探讨了金代女性所参与的社会救助与宗教相关等社会活动。最后,探析了金代女性的生活习俗,包括饮食与居住习俗、服饰发式习俗、文娱与乐舞等内容。 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对金代女性的政治地位、经济待遇、家庭关系、教育与文学成就、社会生活与习俗等情况进行了全面的总结与说明。
【关键词】:金代 女性 家庭关系 后妃 品官命妇 封赠 社会习俗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C913.68;K246.4
【目录】:
- 中文摘要4-7
- Abstract7-15
- 绪论15-37
- 一、 选题意义15-16
- 二、 研究现状16-33
- 三、 论文研究思路和方法33-35
- 四、 论文创新点、难点与界定35-37
- 第一章 金代女性的社会阶层与政治地位37-91
- 第一节 宫廷女性的政治地位37-55
- 一、 后妃的政治地位37-46
- 二、 公主的政治地位46-50
- 三、 宫女的地位50-55
- 第二节 宦门妇女的政治地位55-77
- 一、 品官命妇封号与等级56-57
- 二、 品官命妇主要依据品官爵级封赠57-59
- 三、 品官命妇获封赠途径59-67
- 四、 品官母辈尊长与妻辈封号区别67-77
- 第三节 平民女性及奴婢的地位77-91
- 一、 劳动妇女的地位77-80
- 二、 娼优的地位80-83
- 三、 教门女性的地位83-86
- 四、 奴婢的地位86-91
- 第二章 金代女性的经济来源91-105
- 第一节 宫廷女性的经济来源91-95
- 一、 常规俸给91-93
- 二、 非常规收入93-95
- 第二节 宦门女性的经济来源95-99
- 一、 随嫁妆奁与家产继承95-98
- 二、 皇帝的赏赉98-99
- 第三节 平民女性的经济来源99-105
- 一、 劳动所得100-101
- 二、 政府的赈恤与表彰101-105
- 第三章 金代女性婚后家庭关系研究105-159
- 第一节 妇女与丈夫关系研究105-128
- 一、 丈夫与妻妾关系研究105-122
- 二、 妇女离婚、再嫁与守志研究122-128
- 第二节 妇女与婆家关系研究128-136
- 一、 妇女与舅姑的关系128-131
- 二、 妇女与婆家收继婚俗131-136
- 第三节 妇女与本家关系136-159
- 一、 后妃与本家关系136-152
- 二、 宦门、平民妇女与本家关系152-159
- 第四章 金代女性的教育与文学成就159-187
- 第一节 女性受教研究159-169
- 一、 宫廷女性受教研究159-162
- 二、 宦门女性受教研究162-168
- 三、 平民女性受教研究168-169
- 第二节 女性文学成就研究169-178
- 一、 宫廷女性的文学成就170-173
- 二、 宦门女性的文学成就173-176
- 三、 平民女性的文学成就176-178
- 第三节 女性施教研究178-187
- 一、 施教主体与施教对象179-182
- 二、 施教方式与施教内容182-184
- 三、 施教成果184-187
- 第五章 金代女性的社会生活与习俗187-224
- 第一节 女性婚姻与丧葬习俗187-202
- 一、 婚姻习俗187-191
- 二、 丧葬习俗191-202
- 第二节 岁时风俗与女性社会活动202-211
- 一、 岁时风俗202-206
- 二、 社会活动206-211
- 第三节 女性生活习俗211-224
- 一、 饮食与居住211-214
- 二、 服饰、发饰与车辇214-221
- 三、 文娱与乐舞221-224
- 结语224-230
- 参考文献230-239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科研成果239-240
- 后记240-2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恩虎;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后妃问题初探[J];安徽大学学报;1996年03期
2 黄嫣梨;中国传统社会的法律与妇女地位[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03期
3 戴洪霞;;金代齐国王墓服饰出土整体提取的技术问题[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年07期
4 ;安达县昌德公社小南山墓群简介[J];黑龙江文物丛刊;1984年02期
5 邓荣臻;女真发辫式样管窥[J];北方文物;1987年04期
6 祝注先;金代女真族的诗歌[J];北方文物;1988年03期
7 邓荣臻;;金代女真族“妻后母”说考辨——兼论女真族宗族接续婚[J];北方文物;1990年01期
8 阎景全;;黑龙江省阿城市双城村金墓群出土文物整理报告[J];北方文物;1990年02期
9 王可宾;;女真公主述要[J];北方文物;1990年03期
10 庞志国,王则;完颜希尹家族考[J];北方文物;1991年01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张宏;金代后宫制度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2 赵永军;金代墓葬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李玉君;金代宗室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4 刘晓飞;金代汉族家庭形态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W
本文编号:83111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sklbs/8311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