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的实时计算研究及生物医学应用
本文关键词: 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 实时跟踪 手术导航 数字化脉诊 表情重建 生物医学应用 出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三维数字图像相关法(Three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3D-DIC)是一种非干涉式、非接触式,用于全场形貌、变形与运动的光学测量方法。经过近二十余年的发展,其应用领域也逐渐从传统的实验力学扩展到生命科学、医疗、工业检测等领域,同时也对3D-DIC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实时性,鲁棒性等。立足于实际应用需求,本文致力于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的实时性研究以及解决3D-DIC方法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实际应用问题。虽然众多学者对3D-DIC的计算效率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但仍无法满足对全场大范围密集采样点进行实时相关计算的要求,只能实现小范围和小变形假设下的实时计算。而特定的应用场合,如机器人导航、人体虚拟动画等,只需评估关键点的位移及运动。因此,退而求其次,我们尝试使用3D-DIC方法来对离散点进行实时定位跟踪,在第二章中提出了一种设置间隔的整像素搜索方法。实验证明,相比于传统方法,该方法可提升计算效率4-10倍。本章还比较了计算机视觉中的特征方法与3D-DIC方法、圆形标记点与散斑标记点的不同特点。第三章中,基于优化的3D-DIC散斑点跟踪方法,本文设计了针对于颅颌面手术的导航系统,并制作原理样机验证了其精度和可行性。同传统的红外手术操作系统所使用的球形标记点相比,散斑标记点具有布置方便,占用空间少的优势,可以满足对于各种小型物体的实时跟踪需求。在系统框架设计中,较好的解决了系统注册、拉格朗日坐标下的姿态解算、跟踪中断再续等问题。第四章中,通过模拟传统脉诊过程中医生使用三个手指对不同穴位施加压力以获得脉搏信号反馈的过程,本文搭建了基于3D-DIC方法的脉搏信号采集系统,并针对不同压力下、不同穴位的脉搏信号,结合中医理论与实践经验进行分析,验证了传统中医"寸浮尺沉"的观点。文中还计算并讨论了脉搏波波速。在较低的压力值下,脉搏波波速的计算较为准确。第五章主要研究了基于自然纹理的人脸表情重建与动画制作。文中针对自然纹理相关度较差、大变形等问题优化了计算参数,并解决了重建中的坏点过滤、空洞修补等问题。第六章介绍了 3D-DIC在手背皮肤、捕蝇草闭合的变形测量以及印制线路板的三维形貌的应用,主要解决了照明、制斑等一系列工程问题。同其他方法相比,3D-DIC能够进行全场测量,在后期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中具有极大的优势。
[Abstract]:Three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3D-DICs) is a kind of non-interference and non-contact method, which is used for full-field morphologies. After more than 20 years of development, its application field has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traditional experimental mechanics to life science, medical treatment, industrial detection and so on. At the same time, the 3D-DIC method is also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such as real-time, robustness and so on, based on the actual application requirements. This paper is devoted to the real-time research of 3D digital image correlation and the practical application of 3D-DIC method in biomedical field, although many scholars have made great efforts to sol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problem of 3D-DIC. Quantitative research. However, it still can not meet the demand of real-time correlation calculation for large-scale dense sampling points. It can only realize real-time calculation under the assumption of small range and small deformation, and specific applications, such as robot navigation. Human virtual animation only needs to evaluate the displacement and motion of the key points. Therefore, we try to use 3D-DIC method to track discrete points in real time. In the second chapter, an integer pixel search method with interval is proposed, which is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method. This method can improve the computational efficiency 4-10 times. This chapter also compares the characteristic method and 3D-DIC method in computer vision, th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of circular marking point and speckle marking point. Chapter 3. Based on the optimized 3D-DIC speckle tracking method, a navigation system for craniomaxillofacial surgery is designed. Compared with the spherical marking points used in the traditional infrared surgery operation system, the speckle marking points have the advantages of convenient layout and less space. It can meet the real-time tracking requirements for a variety of small objects. In the system framework design, the system registration, Lagrange coordinate attitude solution, tracking interruption and other issues. Chapter 4th. By simulating the process of doctors applying pressure on different acupoints to obtain pulse signal feedback during traditional pulse diagnosis, a pulse signal acquisition system based on 3D-DIC method is built in this paper. And according to different pressure, different acupoints pulse signal, combined with TCM theory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 to analyze. This paper verifies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viewpoint of "cun floating ruler sinking". The pulse wave velocity is also calculated and discussed under the lower pressure value. The calculation of pulse wave velocity is more accurate. Chapter 5th mainly studies facial expression reconstruction and animation production based on natural texture. In this paper, the calculation parameters are optimized for the poor correlation of natural texture and large deformation. In chapter 6th, the application of 3D-DIC in the skin of the back of the hand, the deformation measurement of fly grass closure and the 3D appearance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 are introduced. A series of engineering problems, such as lighting and spot making, are mainly solved. Compared with other methods, 3D-DIC is able to carry out full-field measurement and has great advantages in data processing and analysis in the later stage.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R318;TP391.4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勇,马桃林;数字图像色彩评价方法的探讨[J];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学报;2000年06期
2 洪宝宁,苏华才;数字图像相关计算中的识别函数构造[J];实验力学;2003年01期
3 宗斌,王国红,魏建忠;数字图像的定倍[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年07期
4 柴西林;;基于数字图像空域处理的图像差异检测技术[J];甘肃科技;2012年03期
5 汪慧慧;胡著智;陈钦峦;;数字图像窗口镶嵌[J];遥感信息;1991年04期
6 郭芳;;嵌入式系统数字图像电路设计[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年11期
7 朱国宾;刘小利;李清泉;;基于单元复形的数字图像多级别层次表达[J];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2008年06期
8 姚海根;用数字图像相关技术预测土壤开裂[J];应用光学;1994年06期
9 胡斌;贺玲凤;张蕊;;橡胶材料弹性模量数字图像相关测定法[J];实验力学;2011年02期
10 ;多源地学信息数字图像综合处理技术现状及发展方向[J];国土资源遥感;1991年03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孟如松;蔡瑞康;赵广;周付根;姜志国;赵宇;;皮肤数字图像定量技术对育发类产品临床功效评价的研究与应用[A];第九届中国体视学与图像分析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1年
2 张震;任远;平西建;蒋斌;;数字图像盲取证中重复区域的检测[A];第十四届全国图象图形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8年
3 俞立平;江天云;吴大方;潘兵;;基于智能手机相机和参考试样补偿法的高精度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测量[A];北京力学会第20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4年
4 杨高波;金炜;;中子数字图像散射抑制算法[A];Proceedings of the 2011 Chinese Control and Decision Conference(CCDC)[C];2011年
5 David Riley;Jessie Whitsides;;在建筑业中数字图像照像技术的应用[A];勘察设计企业信息化建设研讨会资料汇编[C];2003年
6 罗毅;;浅析数字图像资料的管理[A];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二次医学影像设备应用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1年
7 陈金龙;胡小艳;张晓川;;扩展数字图像相关法及其应用研究[A];第十二届全国实验力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9年
8 潘兵;俞立平;吴大方;;使用双远心镜头的高精度二维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系统[A];北京力学会第19届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3年
9 刘聪;陈振宁;丁里宁;吴刚;何小元;;全方位数字图像相关测量系统在土木工程试验中的应用[A];中国力学大会——2013论文摘要集[C];2013年
10 刘浩学;黄敏;孟琳琳;解萌;;数字图像色差的主观评价实验及数据集的建立[A];中国光学学会2010年光学大会论文集[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6条
1 记者王朝霞;中美合作研制敦煌数字图像档案[N];甘肃日报;2002年
2 记者 毛黎;人类可通过思维操纵数字图像[N];科技日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柴选;影像鉴定方法论[N];中国摄影报;2008年
4 黄颖邋刘畅;积极参与文化创意产业发展[N];科技日报;2007年
5 范明义;PDVD抢占市场 DVD面临挑战[N];中国电子报;2000年
6 钟建明;摄影学科建设呼唤理论之声[N];中国摄影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荣;数字图像真实性被动取证技术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2 樊少菁;数字图像视觉真实感若干问题的研究[D];宁波大学;2014年
3 刘锋;数字图像内容取证的关键技术方法研究[D];浙江工业大学;2015年
4 申淑媛;数字图像信息隐藏的数学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究[D];湖南大学;2015年
5 薛远;三维数字图像相关的实时计算研究及生物医学应用[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7年
6 王波;利用成像引入特征的数字图像被动盲取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年
7 张蕊;数字图像相关及其在若干工程测试中的应用[D];华南理工大学;2011年
8 王莘;数字图像伪装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2年
9 宋海鹏;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及其在材料损伤破坏实验中的应用[D];天津大学;2013年
10 王显;考虑时/空连续性的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及其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达诚;典型材料抗鸟撞特性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5年
2 李文龙;基于盲鉴别技术的数字图像篡改检测研究[D];江苏科技大学;2015年
3 郭正泽;基于FPGA的数字图像加密系统的研究[D];河北工业大学;2015年
4 杨青;数字图像中印刷公式的提取方法研究与应用[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4年
5 代坤;数字图像相关测量方法及试验研究[D];长沙理工大学;2014年
6 史雪慧;加筋土的微观机理及结构参数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5年
7 江帆;移动终端数字图像隐私保护方案设计[D];中山大学;2015年
8 尹瑞雪;基于数字图像的车辆信息识别的研究与应用[D];北京交通大学;2016年
9 何广龙;微尺度数字图像相关方法和技术研究[D];江苏大学;2016年
10 范宏杰(Fadhel K.Jabor);基于局部数字图像采用匿名一次性密码的双认证机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46582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465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