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光栅激光器及其传感应用研究
本文关键词: 光纤光栅激光器 磁场传感器 拍频 吸收光谱学 气体传感器 出处:《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博士论文 论文类型:学位论文
【摘要】:光纤光栅激光器传感器作为一种新型的传感器在近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核心传感元件是光纤光栅激光器,具有高信噪比和窄线宽等诸多优点。相对传统的基于电的传感器而言,基于光纤光栅激光器的传感器具有灵敏度高,抗电磁干扰,体积小巧等优点。而相对无源的光纤光栅传感器而言,它仍然具有窄线宽,高信噪比等独特的优势。在信号解调方面,除了波长信号解码方式之外,它还可以巧妙地利用相位和频率解调等方式对传感信号进行解调。例如,利用解调光纤激光器产生的频域信号对物理量进行探测,不仅能够提高灵敏度,而且降低解调系统的成本,因为对频域信号的电解调技术比传统的波长解调技术更加成熟。另外,根据吸收光谱学原理,基于光纤光栅激光器的传感器能够利用许多气体在近红外和中红外波长区域的吸收特性对CO2、CO和CH。等大气污染气体的浓度进行测量,形成结构简单的吸收型气体传感器系统,为环境健康监测提供了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本论文主要根据不同的信号解调方式和传感用途设计并实现了两种光纤光栅激光器传感器:基于正交双频分布式布拉格反射(DBR)光纤激光器的磁场传感器和基于波长可调掺铥光纤光栅激光器的气体传感器。前者利用DBR光纤激光器的拍频信号对磁场和电流进行了高灵敏度的测量;后者利用结构简单的2μm可调掺铥光纤激光器对CO2气体浓度进行了高灵敏度的有效探测。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成果如下:1.介绍了光纤布拉格光栅和光纤光栅激光器以及它们在传感应用方面的发展情况,并对各自的传感特性进行了比较。详细介绍了光纤光栅激光器传感器的两种不同传感类型:拍频调制型和吸收型。拍频调制型传感器利用光纤激光器的拍频信号对待测量进行传感,解调方式简单且灵敏度高;吸收型传感器根据吸收光谱学原理,针对不同气体在紫外和红外区域存在的不同吸收特性来测量气体的浓度。2.研究了一种新颖的基于正交双频DBR光纤激光器的磁场传感器。根据相位掩模法利用扫描写入方式写制了光纤布拉格光栅,该方式利用193nm准分子激光器成功地在一根掺铒光纤上连续写制间隔一定距离的高、低反射率光栅,进而形成短腔DBR掺铒光纤光栅激光器。基于该激光器的磁场传感器利用通电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安培力的原理,将安培力横向作用于DBR光纤激光器,导致激光器的拍频信号产生变化,通过测量拍频信号的变化实现对磁场和电流的测量。实验结果显示:灵敏度和理论计算一致,分别是~258.92kHz/mT和~1.08727MHz/A,磁场传感器的最小可探测磁场达到高斯量级,为弱磁场探测领域提供了新的选择。3.基于实现CO2气体浓度现场高灵敏度探测的目的,我们设计并优化了一个全光纤线性结构的2μm掺铥光纤光栅激光器。根据相位掩模法利用定点写入方式写制了光纤布拉格光栅,该方式利用248nm准分子激光器在普通单模光敏光纤上分别写制了高、低反射率光栅,中间熔接一段掺铒/掺铥光纤形成掺铒和掺铥光纤光栅激光器,前者用做泵浦源为后者提供泵浦能量。对掺铥光纤光栅激光器进行了优化,首先优化其泵浦源——1600nm掺铒光纤光栅激光器,主要优化光纤光栅对和掺铒光纤两个要素,优化后的泵浦功率达到173.5mW,以其作为泵浦源制作掺铥光纤光栅激光器,用同样的方法优化掺铥光纤光栅激光器,最后得到在1874nm和1995nm两个波长的输出功率分别是35.5mW和10.6mW,为进一步的气体传感应用做了准备工作。4.为了提高2μm掺铥光纤光栅激光器在C02气体传感应用中的灵敏度和精确度,根据光纤光栅弯曲产生应变的机械特性,调谐激光器结构中的低反光栅(高反射率腔镜是在光纤端面通过银镜反应镀上的宽带银镜)使掺铥光纤光栅激光器实现波长可调,在1874nm和1995nm两个波长均实现30nm的调谐范围,其中1995nm激光器的波长可调谐到2004nm,在2μm波长区域,CO2气体在此波长具有最佳吸收特性。在波长调谐过程中,对输出激光的3dB带宽进行了观察和研究,提出一种有效抑制3dB加宽的方法,输出功率和波长调谐范围均满足稳定的气体传感研究。最后结合我们之前的实验结果,对此激光器应用于CO2气体传感进行了理论计算和分析,最小可探测CO2气体浓度为3.73×1016 molecule/cm3,即1254ppm,证明其应用于气体传感方面的优异特性和巨大潜力。
[Abstract]:A new type of fiber Bragg grating laser sensor has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 which has many advantages such as high sensitivity , high signal - to - noise ratio and so on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e laser in CO2 gas sensing applications , the tunable range of 30 nm is obtained by using the same method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e laser in CO2 gas sensing applications at 1874nm and 1995nm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e 2 渭m doped Tm fiber grating laser in CO2 gas sensing applications , the laser has a tunable wavelength tunable to 200nm .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and accuracy of the 2 渭m doped Tm fiber grating laser in CO2 gas sensing applications , this laser has been applied to CO2 gas sensing in wavelength tuning . The minimum detectable CO2 gas concentration is 3.73 脳 1016 molecule / cm3 , i.e . , 1254ppm , which proves its excellent characteristics and great potential for gas sensing .
【学位授予单位】:大连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TP212;TN24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辛雨,余重秀,吴强,忻向军,胡乐辉,姚德启;光纤光栅的几种调谐方法[J];光通信研究;2002年05期
2 夏光琼,吴正茂,陈建国;考虑光纤光栅反射率分布的外腔半导体激光器的理论模型[J];中国激光;2002年04期
3 黄永清,宋继恩,李建新,夏月辉,陈雪,任晓敏;利用均匀光纤光栅模拟长距离光纤的理论和实验研究[J];光电子·激光;2003年03期
4 黄权;秦子雄;曾庆科;周春新;罗玖田;王志高;;光纤光栅制作技术的最新进展[J];光通信技术;2006年06期
5 刘洋;王小兵;孙斌;张玺;程勇;王立军;;光纤光栅制作技术研究[J];激光与红外;2007年04期
6 肖永良;;光纤光栅的制作方法[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7年03期
7 张洪宪;;光纤光栅传感器技术及其应用[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年03期
8 史双瑾;邱琪;邱志成;廖云;熊彩东;;基于光纤光栅的实时延时技术[J];半导体光电;2009年05期
9 李燕;陈建军;;啁啾型光纤光栅原理及制作技术[J];软件导刊;2010年10期
10 ;香港理工大学研发光纤光栅监测技术试用于全国高铁[J];硅谷;2011年15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陈熙源;;光纤光栅在测量技术的应用[A];加入WTO和中国科技与可持续发展——挑战与机遇、责任和对策(下册)[C];2002年
2 史巍巍;胡婷婷;;光纤光栅探测超声波的研究现状浅析[A];2011年机械电子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11年
3 黄锐;蔡海文;方祖捷;陈高庭;;调节光纤光栅参数的一种新方法[A];全国第十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一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OFCIO’2001)论文集[C];2001年
4 周文;陈抗生;章献民;叶险峰;;光纤光栅的研究与发展[A];面向21世纪的科技进步与社会经济发展(下册)[C];1999年
5 章献民;陈抗生;;光纤光栅在微波毫米波光子学中的应用[A];2001年全国微波毫米波会议论文集[C];2001年
6 文庆珍;黄俊斌;赵培仲;;封装聚合物对光纤光栅压力传感增敏的影响[A];2004年全国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7 刘全;吴建宏;陈刚;方玲玲;;用于制作光纤光栅相位掩模的衍射特性分析[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郑伟;卓仲畅;苏雪梅;于永森;张玉书;;利用取样光纤光栅实现应变和温度同时测量[A];全国第十二次光纤通信暨第十三届集成光学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9 孙伟民;赵磊;姜富强;相艳荣;刘志海;;荧光光纤光栅的制作与测试研究[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10 姜富强;赵磊;孙伟民;朱玉华;李金娟;;载氢光纤光栅退火特性研究[A];江苏、山东、河南、江西、黑龙江五省光学(激光)联合学术'05年会论文集[C];2005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3条
1 杨凤鸣;神奇的光纤光栅[N];中国电力报;2004年
2 特约记者 金红;三项地灾监测仪获国家专利[N];中国国土资源报;2011年
3 卢庆儒;高速光纤传输应用中元件技术趋势(4)[N];电子资讯时报;2007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张业斌;基于光学加热的新型光纤光栅折射率传感器的研究[D];浙江大学;2015年
2 姜暖;用于光纤光栅传感网络的光纤光栅阵列和新型光栅器件研究[D];国防科学技术大学;2013年
3 张金涛;光纤光栅传感器复用关键技术的研究与应用[D];合肥工业大学;2015年
4 张晓强;光纤中涡旋光束的产生与调控研究[D];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16年
5 姚爽;光纤光栅激光器及其传感应用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6年
6 陈哲敏;光纤光栅动态应力和折射率传感研究[D];浙江大学;2008年
7 孙伟民;基于荧光光纤光栅的应变与温度同时测试技术[D];哈尔滨工程大学;2005年
8 王国东;啁啾光纤光栅的优化设计与光纤光栅模拟软件的开发[D];吉林大学;2006年
9 姜莉;光纤光栅写入及其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10 杨亦飞;工程化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的设计与应用研究[D];南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刘慧莹;基于光纤光栅和MZ干涉仪的全光纤传感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2 蔺际超;基于磁流体包覆复合光纤光栅的磁场传感器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3 王静怡;薄包层光纤光栅理论及色散特性研究[D];天津理工大学;2015年
4 彭李;基于光纤光栅应变桩的边坡结构监测与稳定性灰色模型研究[D];昆明理工大学;2015年
5 周丰洲;相位取样型光纤光栅多信道幅频与相频滤波性能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4年
6 孙高盼;基于光纤光栅的钢轨温度力监测技术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7 姜红;光纤光栅测试技术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8 陈韩彬;基于CDMA技术的光纤光栅传感系统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9 米秋实;光纤光栅传感技术在轨道状态监测中的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5年
10 王露;基于光纤光栅Sagnac环微波光子滤波器的研究[D];上海师范大学;2015年
,本文编号:1466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xxkjbs/1466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