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硕博论文 > 医学博士论文 >

补肾活血膏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的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

发布时间:2022-07-19 12:02
  目的:本课题通过观察补肾活血膏方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肾虚血瘀型2年,评价其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分析补肾活血膏方对于患者AS疾病活动、生活质量、ESR、CRP等指标的影响;总结补肾活血膏方治疗AS的用药规律。方法:本研究通过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的方法,将是否自愿接受补肾活血中药或膏方作为暴露因素进行分组,分为高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加补肾活血中药及补肾活血膏方治疗)、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加补肾活血中药或中成药治疗)、非暴露组(西医常规治疗)进行观察,疗程为期2年。参考目前通用的疗效判定方法,观察三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相关指标,主要疗效指标ASDAS-CRP、次要疗效指标中医证候积分、BASDAI、BASFI、CRP、ESR、生活质量评价。并利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补肾活血膏方用药频数、四气五味、归经、组方规律、核心组合。结果:1.在治疗24月后,对主要疗效指标ASDAS-CRP临床改善情况进行比较,高暴露组较大改善18例,临床改善34例,无改善6例,总改善率为89.66%;暴露组较大改善6例,临床改善27例,无效21例,总有效率为61.11%;非暴露组较大改善6例,临床改善11例,无效38例,总有...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博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英文缩略词表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脱落标准
    1.6 剔除标准
2.研究方法
    2.1 样本量计算
    2.2 治疗方案
    2.3 观察疗程
    2.4 观察内容
    2.5 疗效判定标准
    2.6 统计和分析方法
3.研究结果
    3.1 一般资料及基线特征
    3.2 主要疗效指标ASDAS-CRP
    3.3 BASDAI
    3.4 BASFI
    3.5 CRP
    3.6 ESR
    3.7 中医证候积分评价
    3.8 SF-36评价
    3.9 补肾活血膏方用药分析
    3.10 不良反应
4.分析与讨论
    4.1 现代医学对强直性脊柱炎的认识
    4.2 祖国医学对膏方的认识
    4.3 祖国医学对大偻的认识
    4.4 补肾活血膏方的临床研究
    4.5 问题与展望
5.本课题创新点
6.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探析膏方中的传统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附录3 益气滋阴祛瘀法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临床观察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淫羊藿次苷Ⅰ及其代谢产物淫羊藿次苷Ⅱ通过AP-1/NFATc1信号通路调控破骨细胞生成[J]. 贺龙刚,高奥,邱煌沛,李文,林晓辉,周丽.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7(03)
[2]ASDAScrp和BASDAI在脊柱关节病患者病情活动评估中的差异及临床意义[J]. 李东旭,徐胜前,吴颖,刘文,齐姗,蔡静,徐建华.  中华全科医学. 2017(01)
[3]活血化瘀通络药在风湿病膏方中的作用初探[J]. 宋倩,刘健,周巧,黄旦.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6(05)
[4]补肾强督方对强直性脊柱炎膜内成骨Wnt/β-catenin通路影响的实验研究[J]. 徐愿,孔维萍,陶庆文,杨文雪,金玥,阎小萍.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2016(06)
[5]膏方历史渊源及发展特色探析[J]. 杨兵,唐东昕,龙奉玺,罗莉,李军,郭斌,王镜辉,黄雯琪.  亚太传统医药. 2016(08)
[6]甲氨蝶呤和柳氮磺吡啶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安全性和有效性的meta分析[J]. 翟佳羽,吕青,赵敏菁,古洁若.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2015(01)
[7]清代海派中医张玉书膏方特点探析[J]. 张树瑛,朱凌云.  江苏中医药. 2015(01)
[8]白花蛇舌草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纪宝玉,范崇庆,裴莉昕,马瑜.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2014(19)
[9]药对黄芪生地配合糖皮质激素治疗狼疮性肾炎的初步临床观察[J]. 李明,马晶晶,赵雪丽,朱芸.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4(08)
[10]娄多峰教授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总结[J]. 李满意,刘红艳,娄玉钤.  风湿病与关节炎. 2014(07)

博士论文
[1]骨碎补总黄酮联合纳米骨材料对成骨细胞增殖分化及血管新生的影响[D]. 李晋玉.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8

硕士论文
[1]骨碎补总黄酮对兔不同病变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IL-1β、MMP-3、MMP-13水平影响的实验研究[D]. 陈戟霞.右江民族医学院 2017
[2]补骨脂炮制工艺优选的研究[D]. 陈李东.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7
[3]从OPG/RANKL/细胞因子网络探讨补骨脂素抗绝经后骨质疏松作用机制[D]. 杨琳.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6



本文编号:36633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yxlbs/36633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e930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