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时间”、“时候”、“时期”偏误分析及其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20-07-11 19:34
【摘要】: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同义词辨析对于母语非汉语的学生来说更是学习的难点。本文通过对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研究发现,留学生对“时”、“时间”、“时候”、“时期”四个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且经常将它们混用。通过查找文献资料,笔者发现很多学者都从本体层面和对外汉语层面的不同角度对“时间”、“时候”进行了研究与辨析,成果丰硕,研究得也比较深入、细致。但是对“时”、“时间”、“时候”、“时期”这四个词系统的研究与辨析很少甚至鲜有人提及。同时,在对外汉语方面,对这几个词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时”与“时候”、“时候”与“时间”这两组词的异同及偏误情况分析方面,具体展开进行深入分析的很少,大多都是泛泛而谈,浅尝辄止。本文尝试着从本体知识、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等多方面来分析这四个词产生偏误的原因,并立足于此做了相关的教学设计。文章主体共分绪论、“时、时间、时候、时期”的偏误类型、“时、时间、时候、时期”偏误原因分析、“‘时间’与‘时候’”的教学设计和结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缘起与选题价值、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等内容,主要是研究背景的介绍。第二部分是对这四个词偏误类型的归纳与分析,主要是根据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语料将其分为误代、遗漏、误加三种类型,然后在选取语料进行适当分析。第三部分是对这四个词偏误原因的分析,这一部分是文章的核心部分,主要从语义、语法、语用、教材、工具书等几个方面对选取的语料进行偏误原因的分析。第四部分则选取了这四个词中使用频率较高且偏误情况比较多的“时间”与“时候”一组词,从语义和语法两个方面做了一些教学设计片断。第五部分是结论,概括了本文的研究成果。本文将“时”、“时间”、“时候”、“时期”这四个表示时间的词放在一起,主要从本体方面来探讨它们产生偏误的原因,并针对偏误情况做了相应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希望能够为对外汉语表示时间的同义词教学提供一定的帮助。
【学位授予单位】:重庆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H195.3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艳玲;;基于语料库的“时间”与“时候”的偏误分析[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5年11期

2 祝东平;宋咏雪;;从量词的使用看“时候”与“时间”的不同[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上旬);2015年01期

3 刘笳;;泰国学生使用汉语时间结构偏误类型分析——以由“时候”构成的时间结构为例[J];集宁师范学院学报;2014年03期

4 王勇;;“时间”和“时候”的多角度比较[J];现代交际;2014年04期

5 刘笳;;论由“时候”构成的时间结构[J];青年文学家;2013年36期

6 宋春梅;;“时候”与“时刻”[J];小学语文教学;2013年28期

7 翟玲玉;;“时候”与“时间”的互换及其不对等性[J];菏泽学院学报;2013年01期

8 毕燕娟;;从分布角度辨析“时”与“时候”[J];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12年05期

9 孙文琴;;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日本留学生“时候”的偏误分析[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2年01期

10 耿楠;;“时候”的多角度分析[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6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5条

1 张艳玲;“时间”、“时候”的偏误分析及其对外汉语教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年

2 赵琦玲;“时候”与“时间”的对比分析及教学设计[D];南昌大学;2016年

3 谢婵;留学生汉语时间结构表述方式的显性偏误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5年

4 周晓雪;外国学生“时”与“时候”偏误分析[D];重庆大学;2013年

5 张凤芝;留学生汉语时间表述方式偏误分析[D];暨南大学;2003年



本文编号:27508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7508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1c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