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贤亮小说创伤叙事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0 16:23
【摘要】:张贤亮自1979年复出文坛以来,便一直是当代文坛中颇受争议的一位作家,其小说创作敢于突破言说的禁区,是当代文学史上第一位大胆描写“性”的作家。因此,他的多数作品一经问世,往往都会掀起轩然大波。评论界对他的作品也是褒贬不一,存在着许多争论。过去的研究论著大都只限于张贤亮单篇作品中的“性”描写、人物形象、创作心理的分析,但通览其小说作品便会发现,张贤亮的小说创作具有浓厚的苦难情结,他对创伤经验的讲述甚至达到了一种痴迷的境地。张贤亮之所以如此执着地重视讲述苦难,与他遭受二十二年炼狱般的惨痛生活经历割离不开。可以说,“创伤”就是张贤亮的生命烙印,终其一生也无法摆脱。在张贤亮的小说中苦难是如影随形的存在,饥饿、死亡、性压抑……种种对于人生命本能的摧残几乎成为浸透其身体和灵魂的创伤印痕。然而,张贤亮作品中的创伤叙事,并非简单地对苦难进行宣泄,而是通过讲述苦难让自己的生命和灵魂得到慰藉,最终指向人的生命关怀,从而超越苦难,抚慰受伤的生命,获得征服创伤记忆的精神力量。本文以张贤亮本人的苦难生活经历和其小说作品中知识分子的创伤体验为切入点,分三章论述其小说创作中创伤叙事的价值所在。第一章“张贤亮小说创伤叙事的动因”总结了张贤亮作品中“创伤”的具体表现形式即推动其创伤叙事的动因,分别为:饥饿的折磨、情欲的煎熬、死亡的恐惧、精神的困顿。第二章“张贤亮小说创伤叙事的策略”主要探究张贤亮有意识地追寻人性美,以抚慰自己受伤的生命和扭曲的灵魂,其中重点考察了分析其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这些人物以善良、朴素和温情抚慰了苦难中的落魄主人公,由此可见,张贤亮极力地在寻找超越苦难与精神突围的途径。第三章“张贤亮小说创伤叙事的意义”将研究重点转向张贤亮对自我精神的探究和反思上,表达真诚的忏悔与重构知识分子男性身份成为其实现精神突围的手段。最后,以张贤亮创伤叙事的心理矛盾为入手点,重点对张贤亮的自我辩护意识进行探究,他在小说中表达忏悔的同时不遗余力地对自己的虚伪、卑劣等种种行为进行着辩解,以此消解忏悔和创伤,同时又在欲望合理化的书写中遮蔽了创伤体验,最终形成了名为超越实为背离的悖论。
【学位授予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庆勇;;作者资源与新世纪文学的畅销书生产[J];文艺争鸣;2012年04期

2 石舒清;;劳动者的情感——再读张贤亮《灵与肉》小记[J];名作欣赏;2009年21期

3 李军;;试论伤痕文学创作的美学特征——以张贤亮小说为例[J];时代文学(下半月);2009年05期

4 黄健;;米兰·昆德拉与张贤亮小说中死亡意识之比较[J];广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年02期

5 田鹰;;解构与重构——论张贤亮小说中的“才子佳人”模式[J];名作欣赏;2009年06期

6 郭燕;;张贤亮小说艺术的深层心理机制解析[J];名作欣赏;2008年06期

7 李泽厚;;循康德、马克思前行[J];读书;2007年01期

8 房伟;;荒野中的迷失——从张贤亮的小说谈中国当代文学救赎意识之溃败[J];海南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9 贾永雄;;形而上与形而下:张贤亮小说创作的困境[J];小说评论;2006年04期

10 陈静梅;;性与政治——重探张贤亮小说中的性描写[J];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5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李庆勇;穿行在艺术女神与经济巨人之间[D];吉林大学;2012年

2 李敏;“伤痕”与“反思”文学中的创伤叙事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刘大磊;张贤亮创作心理论[D];南京大学;2013年

2 刘琳;论张贤亮小说的身体叙事[D];西南大学;2012年

3 施维;张贤亮小说中的知识分子身份归属感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4 甄广旭;张贤亮小说与“人”的文学[D];内蒙古大学;2011年

5 殷宏霞;论张贤亮小说的性别意识[D];苏州大学;2009年

6 佘萧群;张贤亮小说中自我生存的艺术呈现[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7 涂志勇;论张贤亮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D];海南师范大学;2008年

8 徐艳华;论张贤亮的小说创作及其死亡意识[D];吉林大学;2007年

9 董淑华;张贤亮小说的情理世界[D];延边大学;2005年



本文编号:276367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76367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d9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