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平凹小说中知识分子形象研究

发布时间:2020-07-25 12:31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急剧变化,转型时期的阵痛蔓延在每个人身上,作为天生敏感的知识分子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作为一名密切关注现实的作家,贾平凹敏锐地感受到了社会变化,在作品中塑造了诸多形象,其中,知识分子是其作品中至关重要的一类人物形象。由于贾平凹自身经历过从农民到知识分子身份的转变,他笔下塑造的知识分子形象具有多样的身份特征。知识分子作为农村中有学问,有见识的一批人,是乡村中国现代化的启蒙者,又是传统社会秩序的维护者。新一代的知识分子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的召唤下,希望进入城市,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与他们相对的是老一代知识分子,这些深受传统文化浸染的文化人,在新的时代大潮中面对现代化的到来,普遍持一种拒绝的姿态,自觉或者不自觉地站到了维护传统社会秩序这一面。此外,在贾平凹的笔下,进城知识分子离开了乡土呈现出一种失根状态,产生焦虑心理。城市生活的不适感,使知识分子迫切希望寻找精神依托,当在城市中寻找精神家园失败时,又将寻找的视线转到家乡,因此,他们既是现实家园的守护者,又是精神家园的追求者。现代化迅速发展无疑造成了知识分子寻求家园的失败,种种冲击导致了知识分子的精神生态危机感和生命的疲惫感,甚至使他们走向了堕落。这一系列知识分子形象,体现出贾平凹对当代知识分子群体精神生态的认识与深刻反思。与此同时,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是否放弃传统文化,全面接受现代化的矛盾,也时刻困扰着知识分子,他们最终的选择决定了知识分子未来的道路和最终的命运。贾平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在其文本内外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一方面,知识分子只有不断地反思自己,与时俱进,深入社会生活中,才能从迷茫和困顿中走出来,摆脱新时代生活带来的不适感。另一方面,知识分子的价值导向作用,也督促作者以开阔眼光积极探索知识分子的道路,为现实生活中的知识分子引导正确方向,在精神的苦痛中成长起来,塑造更加完美的人格。
【学位授予单位】:河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7
【分类号】:I207.4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沈穷竹;;贾平凹笔下的“带灯”形象——浅谈带灯形象的多重性[J];文艺争鸣;2016年06期

2 费团结;;从庄之蝶到杨科: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突围与宿命[J];太原大学学报;2015年04期

3 于淼;;微光照亮世界——浅谈贾平凹《带灯》小说中的人物形象[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S4期

4 王俊玲;;贾平凹小说中知识分子的救赎之路[J];文化学刊;2014年05期

5 牛秋实;;贾平凹小说创作中的乡土文化意识[J];作家;2012年12期

6 宋洁;;精神困境与救赎之路——贾平凹笔下知识分子形象解析[J];文艺争鸣;2011年15期

7 刘一秀;;赓续传统:现实主义的成长叙事——再论贾平凹的《浮躁》[J];学术界;2011年05期

8 刘一秀;孟繁华;;主体立场:现代理性与传统伦理的纠结——贾平凹《浮躁》新论[J];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年03期

9 傅异星;;在传统中浸润与挣扎——论贾平凹的小说[J];文学评论;2011年01期

10 王尧;;重评《废都》兼论九十年代知识分子[J];当代作家评论;2006年03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刘一秀;传统与现代的纠结[D];吉林大学;2012年

2 宋洁;论当代文学的民间资源[D];兰州大学;2007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4条

1 付新雅;生存的泥淖—论贾平凹长篇小说中知识分子的困境现象[D];西北大学;2014年

2 张海元;农民身份与现代性的冲突[D];华中师范大学;2013年

3 陈冬云;时代变迁下的精神录影—20世纪80年代以来贾平凹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2年

4 陈月芳;乡土知识分子的现代化想象[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276983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76983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85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