陇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战国陶鬲调查与研究
【学位单位】:西北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年份】:2020
【中图分类】:K876.3
【部分图文】:
陶鬲和
第二章陇东南地区陶鬲的考古学分类与分期25将各时期代表性器物分期排序如图2-1所示:图2-1齐家文化陶鬲分期图①Figure2综上,齐家文化陶鬲分为A类无耳鬲、B类单耳鬲、C类双耳鬲三类。A类分为A、B两型三式,其中A型Ⅰ式属于龙山早期,A型Ⅱ式、Ⅲ式属于龙山晚期。B型属于夏。B类下分为A、B、C三型四式,其中A型Ⅰ式、Ⅱ式和B型属于龙山早期,C型Ⅰ式属于龙山晚期,Ⅱ式属于夏。C类分为A、B两型两式,其中A型属于龙山早期,B型Ⅰ式、Ⅱ式属于龙山晚期。第二节周文化的分类与分期周文化包括周王朝建立前周人的文化和周王朝建立后疆域内的文化。前者指先周文化,后者包括秦文化等诸侯建立的文化。陇东南地区周文化的主要遗址包括甘谷毛家坪、崇信于家湾、崇信香山寺、灵台百草坡、灵台姚家河等,考古发掘和实地调查统计周文化陶鬲共162件,鬲足、口沿等残片不计。①图片由笔者根据自摄照片及相关发掘报告图片整理而来。
第二章陇东南地区陶鬲的考古学分类与分期33续上图:图2-2周文化陶鬲分期图①Figure3综上,周文化陶鬲分为A类鋬手鬲、B类无耳鬲、C类单耳鬲、D类双耳鬲和E类仿铜陶鬲五类,其中E类不作探讨。A类下分A、B两型两式。其中A型和B型Ⅰ式属于先周时期,B型Ⅱ式属于西周中期。B类下分A、B、C三型。A型分七式,其中Ⅰ、Ⅱ、Ⅲ式属于先周,Ⅳ、Ⅴ属于西周早期,Ⅵ、Ⅶ式属于西周中期。B型不分式,属于西周早期。C型分a、b两亚型十三式,其中a亚型Ⅰ至Ⅳ式、b亚型Ⅰ式属于西周早期。a亚型Ⅴ、Ⅵ式、b亚型Ⅱ式属于西周中期。a亚型Ⅶ式、b亚型Ⅲ式属于西周晚期。a亚型Ⅷ式、b亚型Ⅳ、Ⅴ式属于春秋。C类下分三式,其中Ⅰ、Ⅱ式属于先周,Ⅲ式属于西周晚期。D类分五式,其中Ⅰ属于先周,Ⅱ式属于西周早期,Ⅲ式属于春秋,Ⅳ、Ⅴ式属于战国。第三节寺洼文化的分类与分期寺洼文化是分布在甘宁青地区的一支青铜时代的考古学文化,因发掘于临洮①图片由笔者根据自摄照片及相关发掘报告图片整理而来。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天恩;;高领袋足鬲的研究[J];文物;1989年06期
2 张忠培;杏花文化的侧装双鋬手陶鬲[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4年04期
3 刘宝爱;啸鸣;;宝鸡市博物馆收藏的陶鬲[J];文物;1989年05期
4 单霁翔;;陶鬲谱系——舌尖上炊器的研究成果[J];南方文物;2015年01期
5 ;《中国陶鬲谱系研究》内容简介[J];南方文物;2015年01期
6 张忠培;;陶鬲研究史上的集大成之作:在《中国陶鬲谱系研究》首发式的发言[J];南方文物;2015年01期
7 李晓健;;太行山东麓地区东周陶鬲谱系研究[J];边疆考古研究;2019年02期
8 黄川田修;;东亚陶鬲研究之省思——以制法及相关问题为中心[J];三代考古;2011年00期
9 朱有仪;;一件伪造的红陶鬲[J];收藏;2013年05期
10 虞会青;吴隽;吴军明;;先秦陶鬲袋状空足的演变和实用性探析[J];中国陶瓷;2017年12期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9条
1 纪媛;陇东南地区新石器时代至战国陶鬲调查与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20年
2 马晟;燕山南北地区夏至早商时期陶鬲谱系新探[D];吉林大学;2019年
3 杨习良;淮河流域周代陶鬲研究[D];吉林大学;2018年
4 马明志;中国北方地带史前至夏商时期陶鬲的谱系源流[D];西北大学;2013年
5 李晓健;太行山东麓地区周代陶鬲谱系研究[D];吉林大学;2017年
6 杨阳;基于闽南地域特色的抓周文化的产品开发设计研究[D];福州大学;2015年
7 李景满;基于点轴理论的陇东南四市空间结构研究[D];兰州大学;2015年
8 胡刚;早期楚文化的初步研究[D];西北大学;2010年
9 刘斌;客省庄文化分期及相关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04年
本文编号:288211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2882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