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技术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应用

发布时间:2017-04-18 18:01

  本文关键词:移动技术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移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包括智能手机在内的移动终端的不断普及,将移动技术运用到教育中的移动学习已成为教育的发展趋势。而高职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特点,以及英语学科对全方位长时间的浸泡式语言学习环境的高要求,都适合展开此类移动学习。基于移动技术的移动英语学习为高职学生创造了具实践性的、自由的、不受时空限制的、丰富的情境化学习环境,不但有助于提高高职学生的英语实践应用能力,移动学习突出学生解决问题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和训练,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用技能水平的提升也有很大促进作用。因此,该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本研究在分析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界定移动技术和移动学习的相关概念的情况下,明确了移动技术下的移动英语学习所涉及的基础理论。结合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和教师教学的现状分析,探讨了移动技术运用于高职英语学习的可行性。之后总结学生在英语学习时对移动技术的反应和存在的问题,研究针对学生个体差异因素,探究移动技术下适用于激发我国高职高专学生英语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效果的可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模式。最终对该模式的实施应用过程进行了具体详细的实例剖析,在后测阶段得出了移动技术运用于高职英语学习的效果结论及评价。本研究为移动学习的教学模式的设计和创新提供了现实的依据,为移动学习理论增加了实际的应用案例,为今后的科研和移动学习资源的建设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移动技术 移动学习 高职英语 学习模式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理工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H319
【目录】: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绪论11-16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11-12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12-14
  • 1.2.1 国外研究现状12-13
  • 1.2.2 国内研究现状13-14
  •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14-16
  • 1.3.1 研究内容和目的14-15
  • 1.3.2 研究结构15
  • 1.3.3 研究方法15-16
  • 第2章 基于移动技术的移动学习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16-26
  • 2.1 相关概念界定16-21
  • 2.1.1 移动技术和移动学习16-17
  • 2.1.2 智能手机和平板及无线技术的发展17-20
  • 2.1.3 现有基础通用和专业应用两大类移动工具介绍20-21
  • 2.2 理论基础21-26
  • 2.2.1 信息技术与学科深层融合理论21-22
  • 2.2.2 非正式学习理论22
  • 2.2.3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22-23
  • 2.2.4 学习动机理论23-24
  • 2.2.5 个性化学习理论24
  • 2.2.6 翻转课堂学习理论24-26
  • 第3章 移动技术运用于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现状的可行性分析26-35
  • 3.1 高职英语教学现状分析26-31
  • 3.1.1 高职英语学科教学现状及课改要求26-27
  • 3.1.2 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与原因27-28
  • 3.1.3 对于移动技术运用于高职英语学习的现况分析28-31
  • 3.2 学习者对于移动技术运用于英语学习的需求分析31-35
  • 3.2.1 可行性分析31
  • 3.2.2 需求分析31-32
  • 3.2.3 学习者特征分析32-33
  • 3.2.4 学习内容分析33-34
  • 3.2.5 技术可行性分析34-35
  • 第4章 基于移动技术的移动英语学习模式设计35-39
  • 4.1 手机移动英语学习模式设计的特点和原则35-36
  • 4.1.1 凸显移动技术在语言学习中的优势35
  • 4.1.2 增强学习者学习兴趣35
  • 4.1.3 突出学习者主体地位和交互性35-36
  • 4.1.4 教学内容和扩展资源的目的性与丰富性36
  • 4.2 技术环境支持36-39
  • 4.2.1 无线网络技术36
  • 4.2.2 移动学习系统设计与开发36-37
  • 4.2.3 移动学习资源设计37
  • 4.2.4 移动学习支持服务设计37-38
  • 4.2.5 移动学习教学设计要点38-39
  • 第5章 基于移动技术的移动学习教学模式的实施39-55
  • 5.1 移动语言学习教学设计模式的实际构建39-40
  • 5.2 建设模式与流程具体分析40-55
  • 5.2.1 课前阶段40-44
  • 5.2.2 课中阶段44-49
  • 5.2.3 课后阶段49-52
  • 5.2.4 移动技术运用于英语考核的形成性评价体系模式52-55
  • 第6章 移动英语学习的效果与评价55-62
  • 6.1 移动技术对英语学习效果的影响55-58
  • 6.1.1 研究对象55
  • 6.1.2 实验目的55
  • 6.1.3 实验方法55-56
  • 6.1.4 实验中的变量56
  • 6.1.5 实验步骤和阶段56
  • 6.1.6 学生学习结果检测56-58
  • 6.2 问卷与访谈分析58-60
  • 6.2.1 调查问卷58-60
  • 6.2.2 访谈分析60
  • 6.3 问题与反思60-62
  • 6.3.1 存在的问题60-61
  • 6.3.2 对策建议61-62
  • 总结与展望62-63
  • 参考文献63-66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66-67
  • 致谢67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姚建平;浅谈篮球的脚步移动技术教学[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1期

2 李勤友,徐文升;篮球移动技术动作结构与分类的探析[J];湖北体育科技;2002年04期

3 雷先良;对篮球移动技术的运用浅析[J];体育函授通讯;2002年S1期

4 郑英楷;移动技术教学之我见[J];云梦学刊;1999年04期

5 华凤岩,于扬;对篮球个人防守中移动技术运用的探讨[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6 朱昌荣;篮球移动技术浅析[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1994年01期

7 郭景峰;;试论篮球脚步移动技术的教学与训练[J];神州;2013年04期

8 毕务萍;篮球移动技术分析及运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1999年03期

9 钟镇坤;篮球移动技术教学心得ABC[J];体育师友;1999年04期

10 王少华,郎富平;移动GIS相关技术在旅游业中的应用前景[J];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王越;;移动技术支持的协作学习[A];创新沈阳文集(B)[C];2009年

2 李刚;刘宇峰;;基于移动技术的规划实施评估工作多元信息的获取研究[A];城乡治理与规划改革——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04城市规划新技术应用)[C];2014年

3 ;互动论坛3:2012年度云计算和移动技术落地论坛[A];第五届(2012)中国商业信息化行业大会暨第五届中国商业信息化技术展览会会刊[C];2012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本报驻美国记者 田学科;美国大选傍上移动技术[N];科技日报;2012年

2 本报驻美国记者 田学科;移动技术与医疗共舞[N];科技日报;2012年

3 本报记者 赵媛 孙振刚 陈姚;新疆移动:用移动技术与车辆“对话”[N];人民邮电;2013年

4 Matthew Heusser;拥抱移动技术的三个途径[N];计算机世界;2013年

5 本报记者 刘春辉;让移动技术改善人们的生活[N];人民邮电;2013年

6 本报记者 陈姚 通讯员 胡明明;移动技术让“望闻问切”穿越时空[N];人民邮电;2014年

7 ;微软亚洲工程院移动技术中心成立[N];人民邮电;2006年

8 本报驻美国记者 田学科;甜蜜的移动生活[N];科技日报;2011年

9 本报记者 吴刚;展望:2013年移动技术新趋势[N];人民邮电;2013年

10 玛丽·沙克莱特;移动技术在供应链中的应用[N];中华合作时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朱振伸;基于移动技术的个人空间开发[D];河南师范大学;2015年

2 贾思明;移动技术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应用[D];北京理工大学;2015年

3 魏亮;中外男篮中锋攻防移动技术的比较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年

4 王军;移动技术背景下高职英语混合式听说教学模式研究[D];燕山大学;2014年

5 吴迪;移动技术在政府部门的应用与市场[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11年

6 崔伟伟;移动技术在安全生产监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D];东华大学;2013年

7 张怡鑫;脚步移动在篮球防守中的运用与分析[D];成都体育学院;2013年


  本文关键词:移动技术在高职学生英语学习中的应用,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54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154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0be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