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安房直子作品中的儿童本位意识

发布时间:2017-04-22 23:12

  本文关键词:试论安房直子作品中的儿童本位意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安房直子是日本著名的女性儿童文学家,在日本享有“文学大奖常胜军”之誉。在中国,其作品经彭懿译介后,也广受读者欢迎。从文学研究领域来看,对安房直子及其作品的研究近年来亦有逐渐增多的趋势。虽然儿童文学作品的读者可兼有儿童和成人两大读者群,但从其文学属性和其创作最初目的来看其根本出发点应该是儿童。也就是说儿童文学作品应该主要从儿童的特征出发,满足儿童的心理特征、成长需求和文学诉求,以儿童为本位,达到文学性、教育性和趣味性的统一。笔者认为儿童文学家安房直子的作品之所以备受欢迎,与她的作品中处处流露出的儿童本位思想关系密切。然而对其作品的研究大多是从成人角度进行分析,却很少有人关注到最重要的受众群体--儿童这一点。本论文将结合儿童心理学特征的相关知识,主要采取理论与文本相结合、文本分析、数据统计归纳的方式,对安房直子作品的艺术手法进行研究。从其善用颜色、歌谣以及拟声拟态词等的语言描述手法、充满幻想和死亡的故事情节特征以及洋溢着“爱”的主题书写三方面的艺术手法着手,探析其作品中流露的儿童本位意识。并进一步分析其儿童本位思想形成的原因和借鉴意义,希望能使读者从一个新的角度解读安房直子的作品,也期望能为中国儿童文学的创作和今后儿童文学的发展提供一点借鉴。首先,在绪论中对安房直子进行简要介绍,并总结国内外对安房直子的先行研究,从中发现研究不足,确立研究方向,同时阐明本研究的研究动机、方法和意义。第一章对儿童本位思想的概念以及它在西方、中国和日本等国家的发展过程进行综述。同时论述儿童本位在儿童文学中的重要性,表明对儿童本位研究的重要性。之后提出安房直子作品中的儿童本位思想具有突出表现,从而指出研究其作品中儿童本位思想的意义,进一步阐明本论题的研究价值。第二章分三节从三个方面探析安房直子作品中儿童本位意识的体现。第一节探析安房直子作品语言描述上的艺术手法,结合儿童心理学特征和数据统计结果,进行文本分析,分析其色彩和歌谣与儿童特征的契合以及对儿童读者的作用;分析拟声拟态词的多用以及对篇名、开头部分语言描述的设置。论述安房直子以儿童为本位进行创作,从而在语言叙述时频繁使用符合儿童感官发展特点的鲜明的色彩词汇和大量的歌谣,且使用大量的拟声拟态词和令人充满好奇与幻想的题目设置。第二节论述安房直子作品故事情节方面的艺术手法,结合儿童心理学方面的相关知识,通过具体文本分析,指出直子作品中幻想和死亡的特点,阐明安房直子通过非同一般的幻想手法和以恰当的方式涉及许多儿童文学家避之不及的死亡,实现了故事情节方面上儿童本位思想的表达。第三节通过具体文本分析,阐释安房直子作品中各种“爱”的主题书写:亲情、友情、爱情、无私奉献的博爱以及人与大自然之间的爱。结合儿童心理学相关知识,论述安房直子在关注孩子爱玩的天分、满足儿童爱幻想的需求的同时,更能从深层内涵上满足儿童的需求、关注儿童的感情,引导他们确立正确的价值观。通过“爱”的主题书写表现出作品主题上的儿童本位意识。第三章中,分析促使安房直子的儿童本位思想形成的多种原因,并论述其儿童本位意识对其他儿童文学创作者的几点借鉴意义。最后为结论部分,回顾和总结全文,并提出笔者在本论中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安房直子的作品中留露出十分鲜明的儿童本位思想,然而研究者却多从成人治愈角度出发对其进行研究,遗忘了儿童文学最根本的受众主体--儿童。通过本论文,笔者希望研究者和读者能重视儿童,从新的角度对其作品进行解读,也期待能对后来的儿童文学创作提供一点借鉴。
【关键词】:安房直子 儿童本位 颜色 歌谣 幻想 死亡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海洋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I313.078
【目录】:
  • 摘要5-7
  • 要旨7-11
  • 0.绪论11-16
  • 0.1 作家简介11-12
  • 0.2 国内外先行研究12-15
  • 0.3 研究动机、方法和意义15-16
  • 1 儿童本位的概念、发展和意义16-21
  • 1.1 儿童本位的概念和发展16-19
  • 1.2 儿童本位在儿童文学作品中的重要性19-21
  • 2 安房直子作品中儿童本位意识的体现21-49
  • 2.1 语言描述中的儿童本位意识体现21-33
  • 2.1.1 色彩描述的偏爱22-26
  • 2.1.2 歌谣编写的魅力26-30
  • 2.1.3 拟声拟态词等的多用和篇名、开头的设置30-33
  • 2.2 故事情节中的儿童本位意识体现33-44
  • 2.2.1 悄无声音的幻想34-39
  • 2.2.2 对死亡禁忌的突破39-44
  • 2.3 “爱”的主题书写中的儿童本位意识体现44-49
  • 2.3.1 人与人之间爱的书写45-47
  • 2.3.2 人与自然之间爱的书写47-49
  • 3 安房直子儿童本位意识形成的原因和借鉴意义49-54
  • 3.1 安房直子儿童本位意识形成的原因49-52
  • 3.1.1 对儿童文学的钟爱与心怀儿童的热忱49-51
  • 3.1.2 生活经验、个人品质与自身为养女的童年经历51-52
  • 3.2 安房直子儿童本位意识的借鉴意义52-54
  • 3.2.1 吸取经典之作的精华、形成深厚的文化积淀52-53
  • 3.2.2 心系儿童,坚定为儿童服务的创作意识53
  • 3.2.3 重在推陈出新,善于创新53-54
  • 4 结论54-58
  • 4.1 研究回顾和总结54-56
  • 4.2 本研究的不足和今后努力方向56-58
  • 参考文献58-60
  • 致谢60-61
  • 个人简历61
  • 发表的学术论文61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丽清;;安房直子童话意蕴之探析[J];昆明学院学报;2013年Z1期

2 王海燕;;渲染和谐安谧的氛围——浅谈安房直子作品学习的技巧[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3年08期

3 张丹阳;;“没事”大款[J];课堂内外创新作文(小学版);2009年Z1期

4 刘瑛琪;;在安房直子讲述的故事里[J];意林(少年版);2011年08期

5 蓝兰;梦幻的森林——安房直子作品赏读[J];语文世界;2004年09期

6 黄锡忠;;安房直子:一个东方的幻想样本[J];昆明学院学报;2009年02期

7 陈洪菊;;安房直子童话的自然性和传奇性[J];传奇.传记文学选刊(理论研究);2011年03期

8 马笛;;在温柔的魔法森林中徜徉——安房直子短篇童话的题材及主题浅析[J];语文学刊;2014年16期

9 夏晶;;论安房直子童话的特色[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4年04期

10 悠幽;;安房直子童话森林里的秘密[J];文苑;2009年0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北风;安房直子:一个住在童话森林里的女巫[N];文艺报;2005年

2 彭懿 作家;安房直子的魅幻森林[N];中国图书商报;2004年

3 本报记者 陆梅;安房直子:哀伤的幻想[N];文学报;2004年

4 潘向黎;神奇的花海 彼岸的清风[N];中国新闻出版报;2006年

5 徐鲁;谁能做最好的儿童文学作家[N];中国图书商报;2008年

6 戴庶;又读《彭懿梦幻西行》[N];文学报;2012年

7 安武林;一套绘本小说:青春是一件华美的衣裳[N];北京日报;2005年

8 刘畅(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博士);到真实的幻想里去[N];中国图书商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英;日本儿童文学中的传统妖怪[D];上海师范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珂;论安房直子幻想童话中人类和动物的交流[D];华中师范大学;2015年

2 李延晓;试论安房直子作品中的儿童本位意识[D];中国海洋大学;2015年

3 龙沛;安房直子童话中的人物形象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

4 高菲;安房直子幻想世界的暧昧性[D];吉林大学;2015年

5 许东尧;安房直子童话的主角形象背后的现实关怀[D];上海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关键词:试论安房直子作品中的儿童本位意识,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145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2145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cf63***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