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类别和认知状态对不同类型事件道德判断影响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5 14:13
近年来,有关道德的话题越来越多,对学生及公民的道德教育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道德教育中道德判断是一个不可避免的部分,对于道德判断的研究有助于反思道德教育现状,提高道德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自我发展。对道德判断的研究,是道德心理学研究中占比最大的,理论和实证研究丰富,其重要性和丰富度都促使我们不断进行更深入、更细化的研究,发现更微妙的东西,应用在道德教育中,使教育更好地发挥效用。研究者探讨了具体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差异性,同时在研究的逐步深入中,发现了认知资源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并做出了合理解释。但以往研究实验材料更多采用的是经典的假想故事或道德两难故事,离生活实际情况较远;在认知方面局限于认知资源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忽略了不同认知状态可能对道德判断产生的影响。故本文依据道德判断的双加工理论,分别从情绪类别和认知状态两个方面入手,研究其对道德判断的影响,并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道德判断事件作为实验材料。在此基础上,将道德判断事件分了三个维度,进一步探讨情绪类别和认知状态对道德判断事件不同维度间的差异性影响。本实验采用3(情绪类别:正性情绪、中性情绪、负性情绪)*2(认知状态:认知激活、认知压抑)两因...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道德判断的研究综述
1.1.1 道德判断的概念界定
1.1.2 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
1.1.3 道德判断的相关理论
1.1.4 道德判断的研究方法
1.1.5 道德判断的研究范式
1.1.6 道德判断的相关研究
1.2 情绪与道德判断的研究综述
1.2.1 情绪的概念界定
1.2.2 情绪与道德判断的相关研究
1.3 认知与道德判断的研究综述
1.3.1 认知的概念界定
1.3.2 认知与道德判断的相关研究
1.4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4.1 问题提出
1.4.2 研究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与假设
2.2 被试与实验设计
2.3 实验任务和材料
2.4 实验流程
2.5 数据收集与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实验干预的评定
3.2 情绪类别和认知状态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3.3 情绪类别和认知状态对不同类型道德判断事件的影响
4 讨论
4.1 情绪类别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4.2 认知状态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4.3 认知状态和情绪类别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绪如何影响道德判断:完全差异化的观点[J]. 文少司,丁道群. 心理研究. 2015(03)
[2]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现象、机制与意义[J]. 彭凯平,喻丰. 中国社会科学. 2012(12)
[3]道德隐喻:道德研究的隐喻视角[J]. 李宏翰,许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4]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的原理、方法与启示[J]. 潘蕾琼,黄甫全. 中小学德育. 2012(04)
[5]厌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J]. 吴宝沛,张雷.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2)
[6]实验伦理学:研究、贡献与挑战[J]. 彭凯平,喻丰,柏阳.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6)
[7]道德情绪:道德行为的中介调节[J]. 任俊,高肖肖.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8)
[8]道德认知的测量[J]. 黄华,赵飞. 道德与文明. 2011(03)
[9]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新进展: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J]. 张彦彦,陈浩. 道德与文明. 2009(06)
[10]詹姆斯·莱斯特限定问题测验述评[J]. 扶长青.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5)
硕士论文
[1]不同认知资源下情绪调节策略对道德决策的影响[D]. 张晨.河北大学 2019
[2]情绪与认知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D]. 李恒涛.郑州大学 2018
[3]个人卷入对道德决策的影响[D]. 余瑶.南京师范大学 2018
[4]死亡提醒、认知负荷对功利性道德判断的影响[D]. 薛月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5]认知负荷在不同情绪与道德伪善中的调节作用[D]. 尹童.四川师范大学 2015
[6]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 唐娟.湖南师范大学 2013
[7]消极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 邓康乐.福建师范大学 2012
[8]情绪状态及强度对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D]. 刘晨怡.湖南师范大学 2012
[9]情绪与认知在不同道德领域道德判断中的作用[D]. 胡传鹏.湖北大学 2012
[10]道德研究新视角:道德判断测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吴慧红.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02180
【文章来源】:吉林大学吉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8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道德判断的研究综述
1.1.1 道德判断的概念界定
1.1.2 道德判断的影响因素
1.1.3 道德判断的相关理论
1.1.4 道德判断的研究方法
1.1.5 道德判断的研究范式
1.1.6 道德判断的相关研究
1.2 情绪与道德判断的研究综述
1.2.1 情绪的概念界定
1.2.2 情绪与道德判断的相关研究
1.3 认知与道德判断的研究综述
1.3.1 认知的概念界定
1.3.2 认知与道德判断的相关研究
1.4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4.1 问题提出
1.4.2 研究意义
2 研究方法
2.1 研究目的与假设
2.2 被试与实验设计
2.3 实验任务和材料
2.4 实验流程
2.5 数据收集与统计
3 研究结果
3.1 实验干预的评定
3.2 情绪类别和认知状态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3.3 情绪类别和认知状态对不同类型道德判断事件的影响
4 讨论
4.1 情绪类别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4.2 认知状态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4.3 认知状态和情绪类别对道德判断的影响
5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情绪如何影响道德判断:完全差异化的观点[J]. 文少司,丁道群. 心理研究. 2015(03)
[2]道德的心理物理学:现象、机制与意义[J]. 彭凯平,喻丰. 中国社会科学. 2012(12)
[3]道德隐喻:道德研究的隐喻视角[J]. 李宏翰,许闯.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5)
[4]道德行为与发展双面理论的原理、方法与启示[J]. 潘蕾琼,黄甫全. 中小学德育. 2012(04)
[5]厌恶与道德判断的关系[J]. 吴宝沛,张雷. 心理科学进展. 2012(02)
[6]实验伦理学:研究、贡献与挑战[J]. 彭凯平,喻丰,柏阳. 中国社会科学. 2011(06)
[7]道德情绪:道德行为的中介调节[J]. 任俊,高肖肖. 心理科学进展. 2011(08)
[8]道德认知的测量[J]. 黄华,赵飞. 道德与文明. 2011(03)
[9]西方道德心理学研究新进展:道德判断的五基准理论[J]. 张彦彦,陈浩. 道德与文明. 2009(06)
[10]詹姆斯·莱斯特限定问题测验述评[J]. 扶长青. 教育测量与评价(理论版). 2009(05)
硕士论文
[1]不同认知资源下情绪调节策略对道德决策的影响[D]. 张晨.河北大学 2019
[2]情绪与认知对大学生网络道德判断的影响研究[D]. 李恒涛.郑州大学 2018
[3]个人卷入对道德决策的影响[D]. 余瑶.南京师范大学 2018
[4]死亡提醒、认知负荷对功利性道德判断的影响[D]. 薛月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5
[5]认知负荷在不同情绪与道德伪善中的调节作用[D]. 尹童.四川师范大学 2015
[6]情绪对道德判断的影响[D]. 唐娟.湖南师范大学 2013
[7]消极情绪对道德判断影响的实验研究[D]. 邓康乐.福建师范大学 2012
[8]情绪状态及强度对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影响[D]. 刘晨怡.湖南师范大学 2012
[9]情绪与认知在不同道德领域道德判断中的作用[D]. 胡传鹏.湖北大学 2012
[10]道德研究新视角:道德判断测验的理论和实证研究[D]. 吴慧红.南京师范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0218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021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