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格非中长篇小说中的空间书写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5 12:48
本论文以中国当代作家格非自2004年以来创作的8部中、长篇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江南三部曲”、《望春风》、《月落荒寺》、《蒙娜丽莎的微笑》、《隐身衣》、《不过是垃圾》。本研究主要运用叙事学、文学地理学、空间理论等,探讨格非小说空间书写的文本特征、叙事技巧及写作意义等。本文由四个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部分主要包括了选题来源与意义、该选题研究现状以及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主要分析小说文本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叙事空间,并分析其所具有的象征含义。本研究主要选取了“江南”、“花家舍公社”以及“孤岛”三个空间意象,分别对应着小说叙事空间的三种关系:重叠、冲突与分立。其中地理空间与文化空间的重叠造就了“江南”鲜明的地域特色与文化内蕴;“花家舍公社”中权力威力以“圆形监狱”的形式呈现,形成了对个人空间全方位秘密监视,导致个体过度自我规约并丧失了私人空间,空间冲突书写揭示了高度极权状态下的现实异变;以“孤岛”为形式的精神空间与日常生活形成二元分立状态,“孤岛”书写象征着期待用以解决日常生活困境的理想方式但却并不奏效,其带有更加纯粹的理想主义色彩。小说文本中的空间书写代表着作者对历史与社会的审视与反思,及...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空间书写的文本呈现
第一节 江南:地理空间与文化想象
第二节 殡仪馆:权力空间与失语个体
第三节 “孤岛”:精神空间与日常生活
第三章 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空间并置
第二节 圆圈式叙事结构
第三节 时间与空间的互文
第四章 空间书写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纸上虚拟:文学原乡建构
第二节 “月落荒寺”:复归人生诗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异质空间与个体精神嬗变[J]. 夏豫宁. 江苏社会科学. 2020(01)
[2]“原乡”视域下新导演电影作品中的空间建构[J]. 王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9)
[3]文学的空间发微——2018年文学的城市、空间、地理研究图书盘点[J]. 云韬. 中国图书评论. 2019(06)
[4]文化影响与文学创作——以当代江南作家群为例的考察[J]. 韩松刚. 百家评论. 2019(01)
[5]论格非《人面桃花》中梦境叙事空间的构筑[J]. 王旭.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01)
[6]忧伤与批判:从《春尽江南》看格非新世纪的都市书写[J]. 汪西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5)
[7]论格非写作中的时间问题——以《江南三部曲》为例[J]. 王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10)
[8]时间碎片中的日常生活史——论《望春风》[J]. 王兴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10)
[9]质疑与批判:格非小说的反乌托邦叙事[J]. 孙景鹏.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漫谈[J]. 周安平. 浙江社会科学. 2017(05)
博士论文
[1]城市空间的文化记忆与生存体验[D]. 储兆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2]“空间转向”中的当代中国小说研究[D]. 李静.苏州大学 2013
[3]中国古代小说空间论[D]. 韩晓.复旦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汪曾祺小说中的空间叙事[D]. 庄岩.辽宁师范大学 2018
[2]“原乡”书写与纠葛:李永平小说论[D]. 邹秀子.暨南大学 2014
[3]论格非小说中的封闭空间[D]. 季晔倩.南京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02061
【文章来源】:华侨大学福建省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空间书写的文本呈现
第一节 江南:地理空间与文化想象
第二节 殡仪馆:权力空间与失语个体
第三节 “孤岛”:精神空间与日常生活
第三章 空间书写的叙事策略
第一节 空间并置
第二节 圆圈式叙事结构
第三节 时间与空间的互文
第四章 空间书写的文化意义
第一节 纸上虚拟:文学原乡建构
第二节 “月落荒寺”:复归人生诗意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格非“江南三部曲”中的异质空间与个体精神嬗变[J]. 夏豫宁. 江苏社会科学. 2020(01)
[2]“原乡”视域下新导演电影作品中的空间建构[J]. 王萍.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9(09)
[3]文学的空间发微——2018年文学的城市、空间、地理研究图书盘点[J]. 云韬. 中国图书评论. 2019(06)
[4]文化影响与文学创作——以当代江南作家群为例的考察[J]. 韩松刚. 百家评论. 2019(01)
[5]论格非《人面桃花》中梦境叙事空间的构筑[J]. 王旭. 黑龙江工业学院学报(综合版). 2019(01)
[6]忧伤与批判:从《春尽江南》看格非新世纪的都市书写[J]. 汪西东. 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5)
[7]论格非写作中的时间问题——以《江南三部曲》为例[J]. 王健.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10)
[8]时间碎片中的日常生活史——论《望春风》[J]. 王兴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17(10)
[9]质疑与批判:格非小说的反乌托邦叙事[J]. 孙景鹏.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5)
[10]私人空间与公共空间漫谈[J]. 周安平. 浙江社会科学. 2017(05)
博士论文
[1]城市空间的文化记忆与生存体验[D]. 储兆文.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3
[2]“空间转向”中的当代中国小说研究[D]. 李静.苏州大学 2013
[3]中国古代小说空间论[D]. 韩晓.复旦大学 2006
硕士论文
[1]论汪曾祺小说中的空间叙事[D]. 庄岩.辽宁师范大学 2018
[2]“原乡”书写与纠葛:李永平小说论[D]. 邹秀子.暨南大学 2014
[3]论格非小说中的封闭空间[D]. 季晔倩.南京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30206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02061.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