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7-25 23:19
  自1840年鸦片战争的炮火敲开了中国的大门,包括西方音乐在内的各式西方思想和文化艺术涌入中国,强烈地冲击着这个古老国度历经千年的传统。自“五四”运动之后关于中西方音乐关系的讨论以及中国音乐发展方向等问题成为了中国近现代音乐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特别是歌剧、交响乐等西方经典音乐艺术的传播,进一步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变革与发展。出生于中俄边境的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一生颠沛,在中国度过了其生命中的重要时光,他致力于创作和发展中国音乐,中西双重文化背景以及长期在中国生活的经历深刻地影响了他的音乐实践与艺术观,他的许多作品创作于中国,且多部作品在中国音乐史上都具有开创性的意义。《凤凰涅槃》是阿隆·阿甫夏洛穆夫多部具有中国性的作品之一,较为鲜见地以剧诗作为脚本创作,作品取材自郭沫若的同名剧诗《凤凰涅槃》,它基本保留了郭沫若剧诗的结构与内容,整部作品呈现出一种类似于诗配乐的创作特点,其中部分形象以音乐的方式得以凸显。创作形式上采取西方歌剧形式,综合运用了歌舞剧、交响诗等艺术形式;在音乐的体裁与风格方面体现出一种独特性,音乐结构采用了分段式结构,以主导动机的方式创作;音乐与戏剧的处理上,作曲家依据戏剧脚本... 

【文章来源】:上海音乐学院上海市

【文章页数】: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作曲家阿隆·阿甫夏洛穆夫与歌舞剧《凤凰涅槃》
    第一节 人物生平
    第二节 创作概况
    第三节 歌舞剧《凤凰涅槃》创作背景
    小结
第二章 歌舞剧《凤凰涅槃》戏剧结构
    第一节 脚本结构
    第二节 戏剧逻辑
    第三节 形象类型
    小结
第三章 歌舞剧《凤凰涅槃》音乐结构
    第一节 音响造型
    第二节 音乐形态
    第三节 音乐与戏剧
    小结
第四章 歌舞剧《凤凰涅槃》的时代意义与现代价值
    第一节 歌舞剧《凤凰涅槃》时代意义
    第二节 歌舞剧《凤凰涅槃》现代启示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音乐创作与舞蹈编创“关系论”之我见[J]. 李鑫.  音乐创作. 2017(10)
[2]增三和弦在调性音乐中的运用与演变[J]. 石磊.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2017(02)
[3]五声性调式和声研究[J]. 樊祖荫.  中国音乐学. 2017(01)
[4]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J]. 许昊洋.  戏剧之家. 2016(14)
[5]百年琴韵——中国钢琴创作的第一次高潮(五)[J]. 梁茂春.  钢琴艺术. 2016(05)
[6]论上海“飞地”音乐社会的政治与文化空间(上)[J]. 洛秦.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16(01)
[7]探求戏剧性的来源[J]. 靳娟娟.  视听. 2015(10)
[8]论郭沫若《凤凰涅槃》的修订及其释义[J]. 彭建华.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03)
[9]阿甫夏洛穆夫与《孟姜女》命运的浮沉[J]. 衣慎思.  音乐研究. 2014(01)
[10]论歌剧的戏剧结构[J]. 王石磊.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13(04)

博士论文
[1]20世纪上半叶中国音乐思潮研究[D]. 冯长春.中国艺术研究院 2005

硕士论文
[1]出土文本与《楚辞》中的咏物作品探析[D]. 赵茹.杭州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30297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0297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790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