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西坝窑陶瓷艺术特征及设计价值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7 05:46
西坝窑是四川乐山地区一处以烧造日常生活陶瓷为主的地方性民窑。因其地处四川乐山,故又称乐山西坝窑。有关乐山西坝窑的文字记载在各朝历史文献中几乎不见踪迹,再因其科学的考古发掘也相对较晚,以至乐山西坝窑少有人知。但根据出土器物来看,西坝窑陶瓷品类丰富,工艺考究,装饰风格独具艺术特色,尤其是其窑变釉色最为意象万千、精妙绝伦。乐山西坝窑陶瓷有着与众不同的地域特点,呈现出别具一格的审美形式与文化内涵。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组成部分,西坝窑陶瓷不仅丰富了中国陶瓷艺术的多样性,还体现着世代相传的文化积淀,是构成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容。它是宝贵的矿藏资源,为当下设计、艺术等文化发展提供不竭源泉,具有独特的设计价值。论文主要以乐山西坝窑出土的陶瓷器物为对象,从西坝窑发展历程变迁出发,重点对西坝窑陶瓷艺术特征及设计价值作深入分析研究,并展开相关设计实践探索。首先,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乐山西坝窑的发展历程变迁进行了大致梳理,逐步分析其兴衰原因以及与其他窑口的相互影响,并展开相关陶瓷器物艺术特征的横向比较分析。其次,在对已有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多学科专家的交流访谈获取重要佐...
【文章来源】:西华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坝窑博物馆Fig.2.2XibaKilnMuseum
乐山西坝窑陶瓷艺术特征及设计价值研究12图2.1西坝窑发掘遗址图2.2西坝窑博物馆Fig.2.1ExcavationsiteofXibakilnFig.2.2XibaKilnMuseum2.2.2发展现状在西坝窑遗址发掘之前,作为乐宜高速规划建设用地,由于年代久远,其地表基本是被自然植被等覆盖的,除却地面上的陶瓷残片,几乎寻不见古窑的踪迹,偶有一些零散分布的民居住房和耕地。而今,西坝窑窑址面临的境地是尴尬的,且情况不容乐观。西坝窑目前已探知的面积有30多万平方米,大部分都处在田间垄头。①但经考古发掘已出土的窑址遗迹却并没有进行合理的和特别的保护,导致西坝窑窑址遗迹在承受时间和自然侵蚀的同时,还面临着人为的破坏。或许长久之后,它便只存活在留存的图片、文字,以及人们的记忆中了。但值得慰藉的是,自西坝窑展露于世,一些民间陶瓷收藏爱好者就开始关注并对其中的精美陶瓷器物进行收藏。西坝窑器的收藏者中,尤以李洪涛先生最为著名,他率先于2011年10月在乐山市中区的新广场附近成立了乐山西坝古陶瓷研究馆,后来搬至峨眉山市,在峨眉院子度假区正式建立了西坝窑博物馆(图2.2)。该馆是一个公益性博物馆,是集典藏、研究、学术、教育、展示、传承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②西坝窑博物馆作为全国第一家收藏展示西坝窑陶瓷器物的民间博物馆,对于今后西坝窑陶瓷的相关收藏、保护及学术研究等方面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3乐山西坝窑与其他窑口相互影响乐山西坝窑是以生产烧造黑釉陶瓷为主的古代地方性民窑,其兴起与蓬勃发展绝不是孤立的。正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关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中所指出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因此,不管是存在直接与间接,还是内部与外部等的联系,乐山西坝窑的发展与当时或先前四川地?
足无釉,跟乐山西坝窑盏极其相似,只是涂山窑修胎相比较之稍精细一些。涂山窑还有一种所谓“白覆轮”装饰,即碗、盏的口沿处施有规整的约1厘米左右宽度的一圈白釉,或有模仿包银器物之感,让普通黑釉碗、盏增加了别样韵味(图2.3)。广元窑所烧陶瓷器物其胎质则略显粗松,或因淘洗不精而大多数器物均施白色或黑色化妆土来修饰胎面,器物釉面光洁度较高。其黑釉兔毫纹盏、玳瑁纹盏以及油滴盏同西坝窑较为相似,盏腹较深,茶盏外壁非满釉,但广元窑兔毫纹盏的兔毫纹理更为精细如银丝,与建窑兔毫纹盏更为相似,胎釉浑厚凝重(图2.4)。此外,广元窑还有一类腹部压印出筋纹产品,如黑釉出筋纹罐,出筋部位釉质较薄,隐约露出胎色,与西坝窑黑釉出筋纹产品装饰手法较为相似。在烧造窑炉形制上,西坝窑与涂山窑均采用半倒焰式馒头窑,而广元窑窑炉形制则采用的是阶梯窑,但这三窑生产的精品器物或多采用一匣一器的装烧方式。图2.3涂山窑白腹轮盏图2.4广元窑兔毫盏Fig.2.3ThemouthedgeofteacupiswhiteinTushankilnFig.2.4RabbithaircupofGuangyuankiln乐山西坝窑因发掘较晚,于近几年才逐渐被人所知,但根据正式考古发掘及出土遗物来看,西坝窑同川内一些窑口相比,其窑址规模较大,产品质量也比较优良,应属我国古代西南地区较为重要的窑口之一。它的发现与考古发掘填补并丰富了四川古代陶瓷艺术中以广元窑、涂山窑等为代表的黑釉陶瓷窑系,对于古代四川地区的陶瓷艺术研究而言,乐山西坝窑陶瓷是极其重要且不可忽略的补充。2.3.2乐山西坝窑与建窑和吉州窑西坝窑发掘出土的陶瓷器物多为两宋时期遗留,众多品类中,茶盏是出土数量极其可观的一类,这与宋代斗茶风尚盛行普及密切相关。西坝窑茶盏独具风格特色,而斗茶所需使用的茶盏也不得不提建窑和吉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吉州窑器物“尚黑”装饰审美探究[J]. 王占峰,刘亚芳,张立早. 大众文艺. 2019(21)
[2]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心理探究[J]. 方浩,洪孟良,沈敬山,张智鹏,岳兴林. 流行色. 2019(11)
[3]浅析视觉传达设计语言中蕴藏的设计价值[J]. 杨蕾蕾.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8)
[4]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J]. 黄辉耀. 东方收藏. 2019(12)
[5]古代巴蜀瓷器的辉煌 唐宋时期四川地区瓷器[J]. 张天琚. 收藏家. 2016(10)
[6]乐山西坝窑遗址的保护与探索[J]. 胡宇新,李银斌. 美术大观. 2016(07)
[7]窑变陶瓷的美学追求[J]. 宗成武. 明日风尚. 2016(13)
[8]宋代西坝窑黑磁茶盏简析[J]. 李银斌,胡宇新. 艺术品鉴. 2015(10)
[9]乐山西坝窑探秘[J]. 彭元江.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4(06)
[10]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模型研究与应用[J]. 王伟伟,胡宇坤,金心,杨晓燕. 包装工程. 2014(06)
博士论文
[1]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产业园区实践研究[D]. 王晓玲.上海交通大学 2015
[2]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D]. 郑涛.西南大学 2013
[3]中国古代美学精神[D]. 祁志祥.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南宋黑釉茶盏艺术风格研究[D]. 罗媛媛.广东工业大学 2019
[2]传统造物思想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价值探析与实践[D]. 胡南.云南艺术学院 2018
[3]四川乐山西坝窑研究[D]. 许文明.重庆师范大学 2018
[4]装饰有度[D]. 胡玥.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2
[5]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D]. 白雅虹.中央民族大学 2007
[6]宋代四川市场探析[D]. 吴擎华.四川师范大学 2004
[7]试论宋代民窑瓷器的审美取向[D]. 卜琳.西北大学 2003
[8]四川出土宋代瓷器初步研究[D]. 黄晓枫.四川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05209
【文章来源】:西华大学四川省
【文章页数】:102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西坝窑博物馆Fig.2.2XibaKilnMuseum
乐山西坝窑陶瓷艺术特征及设计价值研究12图2.1西坝窑发掘遗址图2.2西坝窑博物馆Fig.2.1ExcavationsiteofXibakilnFig.2.2XibaKilnMuseum2.2.2发展现状在西坝窑遗址发掘之前,作为乐宜高速规划建设用地,由于年代久远,其地表基本是被自然植被等覆盖的,除却地面上的陶瓷残片,几乎寻不见古窑的踪迹,偶有一些零散分布的民居住房和耕地。而今,西坝窑窑址面临的境地是尴尬的,且情况不容乐观。西坝窑目前已探知的面积有30多万平方米,大部分都处在田间垄头。①但经考古发掘已出土的窑址遗迹却并没有进行合理的和特别的保护,导致西坝窑窑址遗迹在承受时间和自然侵蚀的同时,还面临着人为的破坏。或许长久之后,它便只存活在留存的图片、文字,以及人们的记忆中了。但值得慰藉的是,自西坝窑展露于世,一些民间陶瓷收藏爱好者就开始关注并对其中的精美陶瓷器物进行收藏。西坝窑器的收藏者中,尤以李洪涛先生最为著名,他率先于2011年10月在乐山市中区的新广场附近成立了乐山西坝古陶瓷研究馆,后来搬至峨眉山市,在峨眉院子度假区正式建立了西坝窑博物馆(图2.2)。该馆是一个公益性博物馆,是集典藏、研究、学术、教育、展示、传承于一体的专题性博物馆。②西坝窑博物馆作为全国第一家收藏展示西坝窑陶瓷器物的民间博物馆,对于今后西坝窑陶瓷的相关收藏、保护及学术研究等方面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3乐山西坝窑与其他窑口相互影响乐山西坝窑是以生产烧造黑釉陶瓷为主的古代地方性民窑,其兴起与蓬勃发展绝不是孤立的。正如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有关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中所指出的,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因此,不管是存在直接与间接,还是内部与外部等的联系,乐山西坝窑的发展与当时或先前四川地?
足无釉,跟乐山西坝窑盏极其相似,只是涂山窑修胎相比较之稍精细一些。涂山窑还有一种所谓“白覆轮”装饰,即碗、盏的口沿处施有规整的约1厘米左右宽度的一圈白釉,或有模仿包银器物之感,让普通黑釉碗、盏增加了别样韵味(图2.3)。广元窑所烧陶瓷器物其胎质则略显粗松,或因淘洗不精而大多数器物均施白色或黑色化妆土来修饰胎面,器物釉面光洁度较高。其黑釉兔毫纹盏、玳瑁纹盏以及油滴盏同西坝窑较为相似,盏腹较深,茶盏外壁非满釉,但广元窑兔毫纹盏的兔毫纹理更为精细如银丝,与建窑兔毫纹盏更为相似,胎釉浑厚凝重(图2.4)。此外,广元窑还有一类腹部压印出筋纹产品,如黑釉出筋纹罐,出筋部位釉质较薄,隐约露出胎色,与西坝窑黑釉出筋纹产品装饰手法较为相似。在烧造窑炉形制上,西坝窑与涂山窑均采用半倒焰式馒头窑,而广元窑窑炉形制则采用的是阶梯窑,但这三窑生产的精品器物或多采用一匣一器的装烧方式。图2.3涂山窑白腹轮盏图2.4广元窑兔毫盏Fig.2.3ThemouthedgeofteacupiswhiteinTushankilnFig.2.4RabbithaircupofGuangyuankiln乐山西坝窑因发掘较晚,于近几年才逐渐被人所知,但根据正式考古发掘及出土遗物来看,西坝窑同川内一些窑口相比,其窑址规模较大,产品质量也比较优良,应属我国古代西南地区较为重要的窑口之一。它的发现与考古发掘填补并丰富了四川古代陶瓷艺术中以广元窑、涂山窑等为代表的黑釉陶瓷窑系,对于古代四川地区的陶瓷艺术研究而言,乐山西坝窑陶瓷是极其重要且不可忽略的补充。2.3.2乐山西坝窑与建窑和吉州窑西坝窑发掘出土的陶瓷器物多为两宋时期遗留,众多品类中,茶盏是出土数量极其可观的一类,这与宋代斗茶风尚盛行普及密切相关。西坝窑茶盏独具风格特色,而斗茶所需使用的茶盏也不得不提建窑和吉州?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宋代吉州窑器物“尚黑”装饰审美探究[J]. 王占峰,刘亚芳,张立早. 大众文艺. 2019(21)
[2]中国传统色彩文化心理探究[J]. 方浩,洪孟良,沈敬山,张智鹏,岳兴林. 流行色. 2019(11)
[3]浅析视觉传达设计语言中蕴藏的设计价值[J]. 杨蕾蕾. 中国民族博览. 2019(08)
[4]建窑建盏——陶瓷艺术界之星[J]. 黄辉耀. 东方收藏. 2019(12)
[5]古代巴蜀瓷器的辉煌 唐宋时期四川地区瓷器[J]. 张天琚. 收藏家. 2016(10)
[6]乐山西坝窑遗址的保护与探索[J]. 胡宇新,李银斌. 美术大观. 2016(07)
[7]窑变陶瓷的美学追求[J]. 宗成武. 明日风尚. 2016(13)
[8]宋代西坝窑黑磁茶盏简析[J]. 李银斌,胡宇新. 艺术品鉴. 2015(10)
[9]乐山西坝窑探秘[J]. 彭元江. 中共乐山市委党校学报. 2014(06)
[10]传统文化设计元素提取模型研究与应用[J]. 王伟伟,胡宇坤,金心,杨晓燕. 包装工程. 2014(06)
博士论文
[1]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化与文化产业园区实践研究[D]. 王晓玲.上海交通大学 2015
[2]唐宋四川佛教地理研究[D]. 郑涛.西南大学 2013
[3]中国古代美学精神[D]. 祁志祥.复旦大学 2003
硕士论文
[1]南宋黑釉茶盏艺术风格研究[D]. 罗媛媛.广东工业大学 2019
[2]传统造物思想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价值探析与实践[D]. 胡南.云南艺术学院 2018
[3]四川乐山西坝窑研究[D]. 许文明.重庆师范大学 2018
[4]装饰有度[D]. 胡玥.景德镇陶瓷学院 2012
[5]中国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标志设计中的运用[D]. 白雅虹.中央民族大学 2007
[6]宋代四川市场探析[D]. 吴擎华.四川师范大学 2004
[7]试论宋代民窑瓷器的审美取向[D]. 卜琳.西北大学 2003
[8]四川出土宋代瓷器初步研究[D]. 黄晓枫.四川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30520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052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