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工作记忆提取的自主性优势
发布时间:2021-07-28 06:31
视觉工作记忆是核心的认知能力。它常常需要被试记住多个项目,并在一段时间后提取部分项目信息。研究表明,当需要对所有记忆项目的信息进行提取时,自主选择回忆项目的顺序导致更好的行为表现,但是目前还没有研究对自主选择和非自主选择的差异的机制进行系统探究。本研究通过行为、磁共振和脑电三方面实验研究自由顺序和规定顺序两种回忆方式的加工差异及其认知神经机制。实验一是行为研究并结合高时间精度(250 Hz)的鼠标轨迹记录和计算建模,揭示出自由顺序比规定顺序产生更好的行为结果的认知机制。16名被试完成视觉工作记忆回忆任务,在屏幕上呈现三个不同颜色色块200ms,再经过900ms空白屏幕的延时后,通过线索提示被试按照两种策略中的一种依次回忆三个色块的颜色:第一种是被试自由选择;第二种是被试按照电脑随机指定的顺序。结果发现,在自由顺序时被试往往优先回忆精度最高的项目;在规定顺序回忆时,被试也倾向于回忆精度最高的项目,而当实际回忆项并非精度最高的项目时,更高精度项目会产生干扰作用,表现在鼠标轨迹向高精度项目偏转,这也是导致规定顺序反应时更长的原因。这种“精度越高越优先回忆”的策略导致自由顺序时总体回忆精度更高...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高(Fougnieetal.,2012;Suchowetal.,2017)。因此,近年有研究者开始使用全部报告的短时回忆范式(Adametal.,2017),要求被试将所有的记忆项目都进行回忆,同时设置了两种不同的回忆顺序——由被试自己选择的自由顺序,以及由程序随机决定的规定顺序。研究者通过该范式验证了容量上限的存在,而虽然容量上限的问题仍然存在争议,新范式的出现却为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图2:Adam等人(2017)实验精度图1.3工作记忆与注意领域的自主性优势在只回忆一个项目时,当要求被试优先回忆他们记忆最好的项目,而不是按照规定回忆某一个位置的项目时,被试的回忆精度明显更高(Fougnieetal.,2012;Suchowetal.,2017),该结果揭示了不同的回忆方式影响工作记忆表现。而由于被试对于每一个项目的记忆精度并不完全相同(vandenBergetal.,2012),研究者在使用全部报告的短时回忆范式时,发现自由回忆精度更高,不同项目之间的精度差异较大,而规定顺序下,总的精度较低,各个回忆项目的精度相差较小(Adametal.,2017)。虽然在他们的研究中,这两种顺序的任务是在单独的两个实验、两批不同的被试上进行,无法直接进行比较,但是仍然可以说明不同的回忆方式——自由顺序回忆和规定顺序回忆——影响工作记忆表现,且自由顺序的回忆似乎对记忆有更大的帮助(见图2)。这些研究将人们的关注点引向了自由意识对回忆的影响。而与此同时,在传统规定顺序的探究方式中,研究者们发现回忆的项目之间存在干扰的现象(Oberaueretal.,2012;Oberauer&Kliegl,2006;Oberauer&Lin,2017;Oberauer,2001),这种干扰很可能降低了工作记忆表现,而自由意识的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图3:研究思路框架图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全部报告的视觉工作记忆范式,要求被试首先记忆三个不同颜色色块并经过短暂延迟后,通过线索提示被试使用自由顺序或规定顺序对全部的记忆项目进行序列回忆,比较不同回忆方式下的精度、反应时、位置偏好等差异,并通过高时间精度的鼠标轨迹记录和计算建模,分析回忆过程的鼠标轨迹,拟验证自由选择优势的存在,并从行为表现上探究自由选择优势出现的具体原因。在实验二中,通过fMRI的实验进一步探究在自由顺序和规定顺序两种回忆方式下的神经活动差异,主要关注线索提示呈现阶段两种任务脑活动的差异,以及不同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在实验三中,在原有范式的基础上加入信心评分,并利用一个元认知模型分离出表征元认知的几个指标,探究不同回忆方式下元认知能力的差异,记录脑电并使用编码、保存和线索提示阶段的脑电信号解码回忆项目的位置,探究在记忆提取之前的阶段两种回忆方式大脑活动的差异,同时对自由意识的时间动态过程进行描绘。本研究推广了前人研究的新范式,并首次使用该范式对自由顺序和规定顺序的回忆进行直接的比较,弥补了以往视觉工作记忆研究中不同项目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缺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在视觉工作记忆领域中集中而深入地探究自由选择优势的问题,进而验证了视觉工作记忆领域中自主性优势的存在,说明在工作记忆中自由意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从行为学和脑成像的角度对自主性优势的本质进行了解释,使用了功能磁共振和脑电两种方法探究了自由顺序和规定顺序的视觉工作记忆加工脑机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据证明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refrontal cortex and sensory cortices during working memory: quantity and quality[J]. Yixuan Ku,Mark Bodner,Yong-Di Zhou. Neuroscience Bulletin. 2015(02)
本文编号:3307417
【文章来源】: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Baddeley的工作记忆模型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4高(Fougnieetal.,2012;Suchowetal.,2017)。因此,近年有研究者开始使用全部报告的短时回忆范式(Adametal.,2017),要求被试将所有的记忆项目都进行回忆,同时设置了两种不同的回忆顺序——由被试自己选择的自由顺序,以及由程序随机决定的规定顺序。研究者通过该范式验证了容量上限的存在,而虽然容量上限的问题仍然存在争议,新范式的出现却为视觉工作记忆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方向。图2:Adam等人(2017)实验精度图1.3工作记忆与注意领域的自主性优势在只回忆一个项目时,当要求被试优先回忆他们记忆最好的项目,而不是按照规定回忆某一个位置的项目时,被试的回忆精度明显更高(Fougnieetal.,2012;Suchowetal.,2017),该结果揭示了不同的回忆方式影响工作记忆表现。而由于被试对于每一个项目的记忆精度并不完全相同(vandenBergetal.,2012),研究者在使用全部报告的短时回忆范式时,发现自由回忆精度更高,不同项目之间的精度差异较大,而规定顺序下,总的精度较低,各个回忆项目的精度相差较小(Adametal.,2017)。虽然在他们的研究中,这两种顺序的任务是在单独的两个实验、两批不同的被试上进行,无法直接进行比较,但是仍然可以说明不同的回忆方式——自由顺序回忆和规定顺序回忆——影响工作记忆表现,且自由顺序的回忆似乎对记忆有更大的帮助(见图2)。这些研究将人们的关注点引向了自由意识对回忆的影响。而与此同时,在传统规定顺序的探究方式中,研究者们发现回忆的项目之间存在干扰的现象(Oberaueretal.,2012;Oberauer&Kliegl,2006;Oberauer&Lin,2017;Oberauer,2001),这种干扰很可能降低了工作记忆表现,而自由意识的
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6图3:研究思路框架图在实验一中,我们使用全部报告的视觉工作记忆范式,要求被试首先记忆三个不同颜色色块并经过短暂延迟后,通过线索提示被试使用自由顺序或规定顺序对全部的记忆项目进行序列回忆,比较不同回忆方式下的精度、反应时、位置偏好等差异,并通过高时间精度的鼠标轨迹记录和计算建模,分析回忆过程的鼠标轨迹,拟验证自由选择优势的存在,并从行为表现上探究自由选择优势出现的具体原因。在实验二中,通过fMRI的实验进一步探究在自由顺序和规定顺序两种回忆方式下的神经活动差异,主要关注线索提示呈现阶段两种任务脑活动的差异,以及不同脑区间的功能连接。在实验三中,在原有范式的基础上加入信心评分,并利用一个元认知模型分离出表征元认知的几个指标,探究不同回忆方式下元认知能力的差异,记录脑电并使用编码、保存和线索提示阶段的脑电信号解码回忆项目的位置,探究在记忆提取之前的阶段两种回忆方式大脑活动的差异,同时对自由意识的时间动态过程进行描绘。本研究推广了前人研究的新范式,并首次使用该范式对自由顺序和规定顺序的回忆进行直接的比较,弥补了以往视觉工作记忆研究中不同项目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缺失。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首次在视觉工作记忆领域中集中而深入地探究自由选择优势的问题,进而验证了视觉工作记忆领域中自主性优势的存在,说明在工作记忆中自由意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研究从行为学和脑成像的角度对自主性优势的本质进行了解释,使用了功能磁共振和脑电两种方法探究了自由顺序和规定顺序的视觉工作记忆加工脑机制,提供了更加有力的证据证明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Prefrontal cortex and sensory cortices during working memory: quantity and quality[J]. Yixuan Ku,Mark Bodner,Yong-Di Zhou. Neuroscience Bulletin. 2015(02)
本文编号:33074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07417.html
教材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