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越含人体器官成语对比与教学研究

发布时间:2021-07-29 13:16
  隐喻研究是一门古老与时尚并存的学科,之所以称其为古老是因为隐喻研究从2000多年前已被提出,只不过被限制于文学修辞领域的角落;而之所以说它时尚就是因为人类基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重新看待隐喻的本质的思维方式仅在最近40年来才不断出现并流行兴起。在1980年,美国语言学家赖考夫(Lakoff)和约翰逊(Johnson)认为我们的生活到处都有隐喻的痕迹,不仅存在于语言或文学中而且根源于人类思想和行动中的隐喻是我们在生活中赖以生存的一部分,从而从认知的角度下提出新的、世人犹未知的关于隐喻的观点。这种观点为隐喻研究开辟了新的一片天地。自古迄今中越两国地理上是山水相连、关系上如唇齿相邻。族群的自然迁徒和文化的交融碰撞,使两国之间的文化产生了许多的共同之处,也体现出互动共生的发展特征。中越文化的交流、碰撞与融合自然而然成为越南语成语的墙脚,对其诞生、发展以及结构形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在汉语和越南语碰撞和交流的过程中,越南语通过语言方式筛选并提取了中华人民对世界的认知。除此之外,越南人民创造成语的过程中,在认知意识上产生了与汉民族的认知方式的摩擦,以概念隐喻“内脏是情绪的出处”为例,汉民族常用“心”来表... 

【文章来源】:沈阳师范大学辽宁省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第二节 选题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现状
        一、隐喻本体的研究
        二、隐喻认知运用于中外语言与文化文艺的研究
        三、汉语成语中的隐喻认知研究
    第四节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语料来源及创新之处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二、语料来源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汉、越含人体器官成语的界定与统计
    第一节 汉、越含人体器官成语界定
        一、汉语人体器官成语界定
        二、越南语人体器官成语界定
    第二节 汉、越含人体器官成语的统计
        一、汉、越含人体器官成语的来源统计
            (一)汉语含人体器官成语的来源
            (二)越南语含人体器官成语的来源统计
        二、汉、越含人体器官成语的字格统计
            (一)汉语含人体器官成语的字格统计
            (二)越南语含人体器官成语的字格统计
第二章 汉、越含人体器官成语的隐喻现象与对比
    第一节 汉、越成语中的隐喻现象
    第二节 汉、越含人体器官成语对比
        一、人体器官与容器
            (一)头(首、脑)是容器
            (二)眼(目)是容器
            (三)心是容器
        二、人体器官与权力和敬重
            (一)手是控制权
            (二)脸面是人的声誉
            (三)鼻子是自尊心和骄傲
        三、人体器官与人的品格
            (一)品格是内脏的材料
            (二)品格是眼睛的形状
        四、其他映射
            (一)人体器官是情绪的源泉
            (二)人体器官配颜色是人的表情
            (三)视觉是认识的源泉
第三章 越南学习者对汉语含人体器官成语的调查与现状分析
    第一节 越南学习者对汉语含人体器官成语的调查
        一、问卷收回情况
        二、受访者个人信息统计
    第二节 越南学习者习得汉语含人体器官成语的现状分析
        一、汉语成语与汉语含人体器官成语的难度
        二、课堂上的教学方法
        三、学习者的学习成语方法
        四、学习者对汉语含人体器官成语的运用情况
第四章 越南学习者运用汉语含人体器官成语所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第一节 越南学习者运用汉语含人体器官成语所存在的问题
        一、对成语隐喻意义的理解问题
        二、错别字的问题
        三、回避使用的问题
    第二节 越南学习者运用汉语含人体器官成语的原因分析
        一、母语与文化因素负迁移
            (一)母语负迁移
            (二)文化因素负迁移
        二、学习策略与交际策略的影响
            (一)学习策略的影响
            (二)交际策略的影响
        三、外在环境的影响
            (一)汉语课堂教学的局限
            (二)汉语教材的缺陷
            (三)教师教学水平的限制
第五章 越南学习者运用汉语含人体器官成语的教学对策
    第一节 针对教师的教学对策
        一、采取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
        二、培养并提升教师的识别、理解和运用概念隐喻能力
    第二节 针对学习者的教学对策
        一、加强学习者的阅读能力
        二、培养学习者的识别、理解及运用概念隐喻能力
    第三节 针对教材编写的对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致谢
个人简历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现代汉语中事件结构隐喻的认知语言学探析[J]. 陈辰,陈瑜.  沈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概念隐喻跨语释解的认知语用学探析[J]. 马腾.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29)
[3]汉语的隐喻认知机制研究[J]. 程文文.  滨州职业学院学报. 2017(Z2)
[4]认知隐喻理论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教材建构[J]. 罗红玲.  国际汉语学报. 2016(01)
[5]汉越“口/嘴”成语的隐喻认知对比分析[J]. 阮氏金香,杨金华.  国际汉语学报. 2015(02)
[6]论理想化认知模型的本质、结构类型及其内在关系[J]. 王文斌.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14(03)
[7]从认知隐喻角度探讨对外汉语成语教学[J]. 陈树峰,刘权.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4(01)
[8]浅谈隐喻认知理论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J]. 陈玉.  青年文学家. 2013(29)
[9]从隐喻认知角度看对外汉语熟语教学[J]. 汪晓欣.  科教导刊(中旬刊). 2011(01)
[10]从关联理论解读隐喻含义[J]. 宋云.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3)

博士论文
[1]汉越语四字格成语的对比研究[D]. 陈氏映月(Tran Thi Anh Nguyet).华中师范大学 2016
[2]汉、越人体成语对比研究[D]. 邓海燕(Dang Hai Yen).华中师范大学 2016
[3]面向第二语言教学的汉语成语研究[D]. 范小青.武汉大学 2013

硕士论文
[1]面向越南学生的汉语成语教学研究[D]. 阮氏红桃(NGUYEN THI HONG DAO).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8
[2]隐喻视域下的对外汉语成语教学[D]. 李云娇.陕西师范大学 2018
[3]汉、越有关“心(t(?)m,lòng,d(?))”的成语对比研究[D]. 盘丽川.广西民族大学 2017
[4]含“狗(犬)”、“chó”的汉、越成语和俗语对比研究[D]. 曾沁涵.广西民族大学 2017
[5]汉语明喻成语在越南留学生群体中的传播现状调查研究[D]. TAPHUONGHAQUYEN(谢芳河娟).华南理工大学 2017
[6]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的留学生四字成语习得偏误研究[D]. 林晓倩.福建师范大学 2016
[7]隐喻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用[D]. 寇睿棋.云南大学 2016
[8]汉越佛教成语对比研究[D]. 陈国男.天津师范大学 2015
[9]汉、越道德成语俗语对比研究[D]. 黄凤.广西民族大学 2015
[10]汉语二语学习者篇章阅读中的名词隐喻认知研究[D]. 贾红.浙江大学 2014



本文编号:330939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30939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53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