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藏志》研究
发布时间:2022-01-07 22:20
《后藏志》是一部有关年域((?))的历史、宗教、文化、艺术、地理等方面的重要历史文献,基本成书于17世纪上半叶。该文献主要记载了年楚河流域出现的各个宗派的寺院、修行洞,主要高僧大德的生平事迹,以及年域上下部((?))的区域划分、特产、风俗习惯等。文献所涉及的历史人物数量之多,信息之丰富都是较其篇幅而言不可谓不大,是一部了解和研究后藏不可或缺的历史文献。本论文以《后藏志》作为研究课题,运用现代史学理论,以文献分析与文本研究为主要研究方法,解读了现存各个版本的《后藏志》,并结合相关史料和研究成果,论述此著作的版本、体例、体裁、作者及、成书年代和著书目的等问题。论文共分七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论述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价值,研究方法,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及《后藏志》的流传情况等。第二章为作者和成书年代的考证。此书作者不详,一般被认为是觉囊多罗那他(1575-1634)。然而,学术界对此莫衷一是、各说纷云,其原因主要归因为该著作后记部分的缺失,文本本身并未提供任何有关作者的信息。因此,当今个别学者依据文本的部分内容,推测贡庆白玛嘎布(1527-1592)为其作者。对此,笔者主要通过史源学的方法做了考究...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内容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西藏地方志的撰修、类型及特点[J]. 杨学东.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2]明代藏族史学名著《后藏志》思辨三则[J]. 顿拉. 西藏研究. 2018(03)
[3]哲布尊丹巴转世考疑[J]. 金雷. 世界宗教文化. 2017(04)
[4]《觉木隆教法史》初探[J]. 米玛次仁. 中国藏学. 2017(01)
[5]藏文史书《雅隆尊者教法史》的学术价值[J]. 张云. 民族研究. 2016(06)
[6]西藏甘丹彭措林寺建筑格局及其渊源考释[J]. 闫雪. 民族研究. 2016(05)
[7]清代藏传佛教寺志章法研究[J]. 彭祥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09)
[8]《后藏志》体例研究[J]. 彭祥琦.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6(04)
[9]陈垣“史源学实习”教学的魅力与启示[J]. 刘开军. 学术研究. 2015(10)
[10]林丹汗的改宗及与却图汗、藏巴汗结盟一事考述[J]. 陆军.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硕士论文
[1]清代民国西藏方志研究[D]. 彭升红.四川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75373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17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内容摘要
目录
正文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清代西藏地方志的撰修、类型及特点[J]. 杨学东. 西藏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1)
[2]明代藏族史学名著《后藏志》思辨三则[J]. 顿拉. 西藏研究. 2018(03)
[3]哲布尊丹巴转世考疑[J]. 金雷. 世界宗教文化. 2017(04)
[4]《觉木隆教法史》初探[J]. 米玛次仁. 中国藏学. 2017(01)
[5]藏文史书《雅隆尊者教法史》的学术价值[J]. 张云. 民族研究. 2016(06)
[6]西藏甘丹彭措林寺建筑格局及其渊源考释[J]. 闫雪. 民族研究. 2016(05)
[7]清代藏传佛教寺志章法研究[J]. 彭祥琦.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16(09)
[8]《后藏志》体例研究[J]. 彭祥琦. 四川民族学院学报. 2016(04)
[9]陈垣“史源学实习”教学的魅力与启示[J]. 刘开军. 学术研究. 2015(10)
[10]林丹汗的改宗及与却图汗、藏巴汗结盟一事考述[J]. 陆军. 西藏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4)
硕士论文
[1]清代民国西藏方志研究[D]. 彭升红.四川师范大学 2008
本文编号:357537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5753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