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吾尔族木勺文化研究 ——以新疆柯坪县为例
发布时间:2022-02-17 18:11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有食即必有食器。兼具其区域与民族特色的木勺,是附着于其民族饮食文化的重要文化符号,从而也是了解其传统文化的窗口。柯坪县维吾尔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借鉴与吸收了许多邻近其他民族的文化和其审美特点,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柯坪县维吾尔族木勺文化。本文以柯坪县维吾尔族木勺为研究对象,采用民族学的田野调查和文献研究相结合的调查方法,以地方知识等相关理论,从文化整体论的视角出发,通过小小木勺来讨论维吾尔族文化的特点及多元文化的影响。本文立足于柯坪县维吾尔族所生存的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综合探讨木勺文化产生与发展的背景、过程及其所蕴含的多重文化意义和文化变迁。绪论部分介绍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综述、理论视角及研究方法,并在学术回顾基础上,进行理论预设。第一章主要是对调查点柯坪县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生态环境进行分析,以此来透视柯坪木勺文化的生存空间及其与当地整个文化事象之间的有机联系;第二章通过介绍木勺的生产方式、制作程序和分类来描述柯坪县木勺文化的现状。第三章主要分析木勺的使用场景及其功能。从文化功能和文化角色两个方面入手,意在进一步凸显柯坪木勺文化在现实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和作...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走进柯坪:田野点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
小结
第二章 柯坪木勺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生产方式
第二节 柯坪木勺的制作程序
第三节 木勺的分类
小结
第三章 木勺的使用场景及其功能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木勺
第二节 人生礼仪中的木勺
第三节 木勺熟语及其涵义
小结
第四章 木勺的社会价值及其文化特点
第一节 木勺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 木勺的文化特点
小结
第五章 木勺文化变迁
第一节 制作工具的变迁
第二节 传承人与传承方式的变迁
第三节 社会功能的变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专用术语解释
附录B: 田野调查日记
附录C: 访谈记录
附录D: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战略的多层面解读[J]. 左停. 国家治理. 2015(36)
[2]新疆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造型与制作工艺研究[J]. 覃伟伟,邬建华.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5(Z1)
[3]西北典型传统木器、旋木制品的装饰技法分析[J]. 赵燕婷,雷亚芳,兰青,李侃侃.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06)
[4]概念整合中的类属空间及映射解析[J]. 刘芬.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5]中国传统食具——筷子的设计之道[J]. 夏进军,邵彩萍. 民族艺术研究. 2011(05)
[6]维吾尔“木”文化探析[J]. 孙明霞,阿不都若夫·塔吉.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7]盛世华宴 马王堆文物与汉代饮食[J]. 于兵. 收藏家. 2010(12)
[8]中国象征人类学研究综述[J]. 刘婷. 贵州民族研究. 2010(04)
[9]汉代漆器中美学思想之管窥[J]. 孟祥玲. 大家. 2010(11)
[10]反映蒙古人知识体系的民间手工艺[J]. 达妮莎.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9(09)
博士论文
[1]沙漠干旱地区的人类文化适应研究[D]. 依丽米古丽·阿不力孜.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近代南疆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研究(1884-1949)[D]. 成珊娜.陕西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维吾尔族本土植物知识保护与传承[D]. 热孜万古丽·依力尼亚孜.新疆大学 2017
[2]云南佤族传统餐饮器具设计研究[D]. 刘丽文.江南大学 2015
[3]碗里乾坤—迪庆藏族木碗文化研究[D]. 和梦.云南大学 2015
[4]维吾尔族萨玛瓦尔舞的调查与研究[D]. 古丽加克热木.乌司满江.新疆师范大学 2015
[5]基于汉文化背景下的食用器具功能性研究[D]. 袁佳.河北工业大学 2015
[6]城镇化对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D]. 李彩霞.石河子大学 2014
[7]新疆维吾尔族木摇床形态研究[D]. 董艳伟.新疆师范大学 2014
[8]哈萨克族茶俗探析[D]. 赵岩.新疆师范大学 2014
[9]散杂居柯尔克孜族文化变迁研究[D]. 孔杜孜·沙卡尔.中央民族大学 2013
[10]维吾尔族乐器都塔尔的制作工艺研究[D]. 阿丽叶·吐尔迪.新疆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29878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211工程院校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9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第三节 理论视角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走进柯坪:田野点概况
第一节 自然地理环境
第二节 社会文化环境
小结
第二章 柯坪木勺的现状考察
第一节 生产方式
第二节 柯坪木勺的制作程序
第三节 木勺的分类
小结
第三章 木勺的使用场景及其功能
第一节 日常生活中的木勺
第二节 人生礼仪中的木勺
第三节 木勺熟语及其涵义
小结
第四章 木勺的社会价值及其文化特点
第一节 木勺的社会价值
第二节 木勺的文化特点
小结
第五章 木勺文化变迁
第一节 制作工具的变迁
第二节 传承人与传承方式的变迁
第三节 社会功能的变迁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部分专用术语解释
附录B: 田野调查日记
附录C: 访谈记录
附录D: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精准扶贫战略的多层面解读[J]. 左停. 国家治理. 2015(36)
[2]新疆木垒哈萨克族民间传统木制餐具造型与制作工艺研究[J]. 覃伟伟,邬建华.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5(Z1)
[3]西北典型传统木器、旋木制品的装饰技法分析[J]. 赵燕婷,雷亚芳,兰青,李侃侃.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14(06)
[4]概念整合中的类属空间及映射解析[J]. 刘芬.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04)
[5]中国传统食具——筷子的设计之道[J]. 夏进军,邵彩萍. 民族艺术研究. 2011(05)
[6]维吾尔“木”文化探析[J]. 孙明霞,阿不都若夫·塔吉.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11(04)
[7]盛世华宴 马王堆文物与汉代饮食[J]. 于兵. 收藏家. 2010(12)
[8]中国象征人类学研究综述[J]. 刘婷. 贵州民族研究. 2010(04)
[9]汉代漆器中美学思想之管窥[J]. 孟祥玲. 大家. 2010(11)
[10]反映蒙古人知识体系的民间手工艺[J]. 达妮莎.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09(09)
博士论文
[1]沙漠干旱地区的人类文化适应研究[D]. 依丽米古丽·阿不力孜.中央民族大学 2012
[2]近代南疆维吾尔族社会生活研究(1884-1949)[D]. 成珊娜.陕西师范大学 2010
硕士论文
[1]维吾尔族本土植物知识保护与传承[D]. 热孜万古丽·依力尼亚孜.新疆大学 2017
[2]云南佤族传统餐饮器具设计研究[D]. 刘丽文.江南大学 2015
[3]碗里乾坤—迪庆藏族木碗文化研究[D]. 和梦.云南大学 2015
[4]维吾尔族萨玛瓦尔舞的调查与研究[D]. 古丽加克热木.乌司满江.新疆师范大学 2015
[5]基于汉文化背景下的食用器具功能性研究[D]. 袁佳.河北工业大学 2015
[6]城镇化对农民生计方式变迁的影响[D]. 李彩霞.石河子大学 2014
[7]新疆维吾尔族木摇床形态研究[D]. 董艳伟.新疆师范大学 2014
[8]哈萨克族茶俗探析[D]. 赵岩.新疆师范大学 2014
[9]散杂居柯尔克孜族文化变迁研究[D]. 孔杜孜·沙卡尔.中央民族大学 2013
[10]维吾尔族乐器都塔尔的制作工艺研究[D]. 阿丽叶·吐尔迪.新疆师范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6298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shoufeilunwen/zaizhiboshi/3629878.html